小班歌曲《小樹葉》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秋天的到來,葉子一片片都變黃了,秋風一吹,就像是翩翩起舞的美麗蝴蝶飛落下來,美麗的意境和歌詞內容,貼近著學生的生活又為學生所喜愛。通過本次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藝術體驗,在拍手、律動、歌唱等環節中感受音樂的不同速度和情緒,體驗不同的情感內涵,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說教材:(一)教材分析《小樹葉》是蘇教版第一冊音樂教材第五單元內容歌曲,是一首ab段式擬人化的、富有情感教育意義的歌曲。一問一答的歌詞,把大樹比作媽媽,樹葉比作孩子,充滿了童趣和溫情,唱出了樹葉飄零的不舍和企盼來年春天歸來的樂觀心情。兩段歌詞用不同的速度處理,強調了第一段的緩慢憂傷和第二段的歡快樂觀,給了學生強烈的情感對比和體驗。(二)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適逢秋天的季節,斑斕的色彩和豐富的物產給學生無限的歡樂和遐想。這首歌在幼兒園就很熟悉甚至已學過,熟悉的歌曲和歌曲的本身內容給了學生更強的學習熱情。(三)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學習演唱歌曲《小樹葉》,用連貫、柔和的聲音表現秋葉飄零,略帶傷感的情緒,用稍斷、有彈性的聲音表現小樹葉勇敢、樂觀,期盼春天歸來的情緒。2、能跟著音樂做與音樂節奏吻合的簡單律動。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提高學生的歌唱表現力。3、在歌曲學習的過程中引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并從小豎立起保護自然與自然和平共處的良好意識。(四)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演唱歌曲《小樹葉》,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速度和聲音表現不同情緒。難點:1.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速度和聲音表現不同的情緒。2.對比把握音準:3 3 3 2 | 1 5 | 3 3 3 3 | 2 — |(五)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樹葉的相關圖片和音樂資料制作成課件,為學生的欣賞和學習創設情境和直觀、感性的視聽效果。2.讓學生通過欣賞樹葉貼畫、秋信、拿著小樹葉律動等活動,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三、說教法和學法(一)教法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個體在認識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 個體對認識對象的體驗也就越細致,越豐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 深刻。在本課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示范法。其中,通過啟發引導法,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啟發幼兒發散性思維,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而情境教學法貫穿活動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為他們享受藝術,表現藝術提供了機會,激發他們的藝術表現欲。(二)學法 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認為:“兒童學習音樂,首先應該學習聽完整的優秀音樂,而且需要學到能聽出這些好的音樂中的一切細微變化及獨特情趣,并能對這些音樂及其細微變化熟悉到能夠做出直覺反應的程度。”根據這一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欣賞法、對比法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法,這兩種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為學生提供了充分感受音樂、自由表現的機會,同時肯定和接納學生獨特的表現方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四、說教學過程:教學過程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運用對比引導學生理解情感,把握歌曲,在綜合多樣的活動過程中,給學生兒營造一個民主、平等、輕松愉快的藝術氛圍,促進學生的藝術能力和良好個性的發展。(一) 導入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2、導入:小朋友們好!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秋姑娘悄悄的來到了我們身邊, 還帶來了一樣特殊的禮物,你們想看看嗎?(出示一封樹葉信)秋姑娘:小朋友們你們好,在這金色的秋天里,我想介紹幾個好朋友給你們認識,好嗎?3、節奏練習第一個給大家介紹的是小雞(嘰嘰 嘰嘰 嘰 嘰嘰 嘰嘰 嘰)第二 小羊( )第三 小貓( )第四 小鴨( )學生跟讀節奏(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營造了一種活潑、寬松的活動氣氛,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同時對歌曲的節奏進行練習。)師:秋姑娘帶來了這么多的好朋友,還帶來了金色的秋風,秋風輕輕唱著歌,把小樹葉一片一片染成金黃。想知道秋風是怎么唱的嗎?仔細聽一聽。(此環節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法和整曲欣賞法。課件將生動的畫面與歌曲《小樹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下子就將學生帶入歌曲的情境中,呈現了完整的藝術形象,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了藝術美的享受。)(二)發聲練習1、師示范演唱wu—(出示圖片)2、師用wu范唱。師:請小朋友們跟著音樂和秋風一起唱一唱。(有助于練習學生的音準、節奏。練聲曲里包含了兩種不同風格的唱法,非常有趣,為學生領會歌曲《小樹葉》兩段輕緩連貫、歡快跳躍的不同旋律風格做好鋪墊。)3、聽賞歌曲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小樹葉也被吸引過來了,它也唱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小樹葉》。(設置情境 ,感受旋律,讓學生初步感受《小樹葉》的音樂旋律。)(三)學唱歌曲第一段1、朗讀第一段歌詞師:原來啊這首歌的第一段是一封秋姑娘寫給小樹葉的信,聽老師把這封信念一念。(出示歌詞,師跟著節奏朗讀第一段歌詞)朗讀第一段歌詞師:小朋友們,你能學著老師樣子跟老師一塊讀讀這封信嗎?2、律動第一段師:小樹葉飄呀飄呀,你們能學學小樹葉飄落的樣子嗎?小朋友們做的真棒,老師也想和小樹葉一起跳舞,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跟老師做跳舞的動作。(在律動中,用肢體的動作去感受音樂得特性,并控制自己的聲音在讀歌詞、唱歌詞中去進一步體驗和表現。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發展學生的感受、學習和表現的能力。)3、學唱歌詞(1)師:小朋友跳的真棒!下面我們一起來唱唱秋姑娘的信吧。還記得秋風是怎么唱的嗎?(wu—)老師唱一句,你們唱一句。師:下面我們把wu連起來唱。(2)師:下面請小朋友跟老師學唱歌曲,老師唱一句,你們唱一句。師:老師下邊把歌曲連起來唱,請小朋友們在心里唱,聽一聽你心里唱的和老師一樣嗎?師:你們和老師唱得一樣嗎?可以唱出聲來。(旋律和節奏是歌曲的靈魂,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朗誦歌詞,接著用單音“wu”來哼唱旋律,進一步熟悉旋律線條,最后,學生完整學唱歌曲。教師通過引導,幫助學生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把自己內心的體驗通過音色、節奏、音量、情緒等表現出來。這樣,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四)學唱第二段歌曲1、朗讀第二段歌詞師:小朋友們,秋姑娘在信中問小樹葉離開媽媽你害怕嗎?如果你就是一片小樹葉,你會怎樣回答呢?讓我們來聽聽小樹葉的回答吧!(聽第二段歌曲)按節奏朗讀歌詞(出示第二段歌詞)2、加入聲勢動作朗讀歌詞師:小樹葉可真勇敢,讓我們為小樹葉鼓掌加油吧!第一行拍手,第二行拍腿,跟著老師一起做。3、學唱歌詞(1)師:剛才我們用掌聲為小樹葉加油,那下面我們再用歌聲來贊美勇敢的小樹葉吧。(2)學唱第二段師:我們把第二段歌詞連起來唱。引導學生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第二段。(對比第一段的歌曲,感受前后不同的速度和情緒,用雷同的方法學習第二段歌詞,學生很輕松的把握歌曲。)(五)完整的演唱歌曲1、師:秋姑娘的信和小樹葉的回答連起來就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小樹葉》請我們大家再完整的聽一遍(出示歌譜)2、師:下邊老師唱藍色的部分(秋姑娘的問),你們唱紅色的一部分(小樹葉的答)秋姑娘的聲音輕柔、抒情、稍慢,小樹葉的歌聲堅定、有力、稍快。(學習后的鞏固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把握歌曲的音樂節奏,扎實學習歌曲,發展音樂的能力,為表現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