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像我家(通用4篇)
幼兒園像我家 篇1
設計意圖
在幼兒的生活經歷中,從家庭到幼兒園是一次較大的環境變遷。幼兒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來到陌生的環境,難免缺乏安全感。同時,幼兒從“小太陽”變為群體中的一員,這種角色的轉換要求他們改變以往的某些習慣做法,學會在集體生活中要遵循一定的行為規范。本次系列活動旨在為幼兒及時提供幫助,使他們盡快熟悉并喜愛幼兒園的環境和集體生活,帶給幼兒有益的嘗試和生活經驗,從而積極主動適應生活環境,實現順利過渡。
活動一:參觀幼兒園
活動目標
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及認識教室的不同區域。
活動準備
場地安全檢查
過程建議
1.教師帶領孩子分別參觀活動室、盥洗室、寢室及玩具區、飲水區。爸爸、媽媽可陪同參觀,了解其用途及與幼兒的關系。
2.觀看園內環境及了解班級的位置。
3.大家分享見聞并自由活動。
活動二:我的東西我認識
活動目標
認識自己的標記。知道在幼兒園有屬于自己的東西。
活動準備
每個孩子的個人生活物品有不同的標記。
過程建議
1.帶幼兒來到飲水區,認識自己的茶杯,了解其作用。
2.選擇自己喜歡的標記貼在茶杯上。
3.說一說自己茶杯的標記是什么樣的?是否喜歡?
4.認標記拿自己的茶杯喝水。
5.告訴孩子口渴時可自行取杯喝水。
活動三: 有趣的飼養角
活動目標
知道幼兒園里有可愛的小動物,愿意親近它們。
活動準備
飼養角里飼養小兔、鴿子等小動物,并準備動物的食物。
過程建議
1. 幼兒來到飼養角,看一看可愛的小動物的家。
2.摸一摸小兔、鴿子等小動物,說說自己的感覺。
3.給小動物自由喂食。
延伸提示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幼兒園生活的基本規則,如午休時不吵鬧。
2.要求家長帶幼兒參觀幾所幼兒園,豐富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像我家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歌詞內容,嘗試跟著歌曲旋律打節奏,并跟唱歌曲。
2、進一步產生愛幼兒園、愛老師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幼兒已經會打語言節奏。
2、歌曲錄音磁帶
重點:在學念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難點:拍手打旋律節奏。 活動過程
一、復習舞蹈:搖籃曲
注意身體姿態。
二、熟悉歌曲旋律
1、第一次欣賞旋律。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聽完后告訴我你想跟著音樂做什么?
2、拍手打節拍節奏。
——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拍拍手好嗎?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小手都會跟著音樂的快慢一起做游戲,每一首音樂都有自己的不變的有規律的快或是慢,這就是音樂的節拍。
三、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想不想知道歌曲里說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你聽到歌曲里在說什么?”(在說老師和小朋友的事情)
2、再次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幼兒園像什么?幼兒園這個家里有些什么呀?”
——老師叫我什么?
——我說老師像誰?你覺得老師像媽媽嗎?
——老師哪些地方像媽媽?(教師自我介紹像媽媽的地方)
(教師用歌詞小結)
3、 跟著伴奏,教師拍手打節奏,幼兒跟著教師念兒歌。(糾正翹舌音:“師”、“說”)
四、完整跟唱歌曲
幼兒輕聲跟老師唱歌
——“你們覺得這首歌好不好聽啊?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唱唱看?”
結束語:“小朋友唱得真棒,連老師都感動了,老師叫你們好娃娃,你們說老師是好媽媽,
下次邀請小朋友到我們的音樂廳表演這首歌曲好嗎?”
幼兒園像我家,像呀像我家。
老師愛我我愛她,我愛她。
老師叫我好娃娃,叫我好娃娃。
我說老師像媽媽,老師像媽媽。
幼兒園像我家 篇3
目標:1、學習用普通話念兒歌,學說翹舌音(師、說)。
2、喜歡上幼兒園、喜歡老師和同伴。
準備:兒歌錄音磁帶。
過程:1、談話活動:
——“你喜歡幼兒園嗎?你喜歡老師、小朋友嗎?”
2、欣賞兒歌:
教師示范念兒歌:
——“你聽到兒歌里在說什么”
再次欣賞兒歌:
——“幼兒園像什么?幼兒園這個家里有些什么呀?”
老師叫我什么?(教師豎起大拇指表揚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能和老師有禮貌地打招呼的孩子,說他們是好娃娃。)
“我說老師像誰?你覺得老師像媽媽?”(教師自我介紹像媽媽的地方。)
教師完整念兒歌,告訴幼兒兒歌的名稱。
幼兒學念兒歌:
糾正翹舌音:“師、說”。
幼兒園像我家 篇4
社會活動名稱:幼兒園像我家鄒老師活動
準備幼兒用書,圖片活動
目標引導幼兒喜歡幼兒園,適應幼兒園
活
動
過
程1、 向幼兒介紹主要人物寶寶,告訴幼兒寶寶回來小朋友一樣也是幼兒園的小朋友
2、 結合幼兒用書進行提問
3、 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