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三周教育活動方案(精選2篇)
小班第三周教育活動方案 篇1
周一
中秋節放假
周二
晨間活動:1、桌面游戲:插花片、插塑
2、玩圈、開火車
晨會內容:教育幼兒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客人。
整合活動:親親好朋友
活動一
活動目標:1、消除幼兒的陌生感,親近老師和同伴。
2、以大方的態度與人交往。
活動準備:1、哭、笑、怒三種表情的面具及其幼兒玩的其他面具。
2、紅絲帶若干
活動過程:1、情感感知
教師自我介紹
介紹游戲:“我的背后有三張面具,看看,面具在干什么?”
“請你們猜猜,它在笑,還是哭,還是在生氣?”
教師與猜對的幼兒握手、親近,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3、體驗內化
幼兒和朋友玩
教師捏住紅絲帶中間,兩邊的幼兒扯住兩端。教師松手,拉住同一根帶子的幼兒即為朋友。朋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姓名與愛好。
游戲反復進行
幼兒兩兩相互玩表情游戲。玩時要說出對方的名字與面具的表情。
“看你朋友的臉”的游戲,教師依次發口令,幼兒做動作:
“看朋友的鼻子,鼻子下面干凈嗎?”
“眼睛里面有什么?”
“伸出舌頭,看看能不能舔到下巴、臉、鼻子?”等。
活動二:小兔送蘑菇
活動目標:1、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跳。
2、體驗幫助同伴的快樂。
活動準備:與幼兒人數相同數量的塑料袋,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蘑菇,紅、黃、綠小房子3間。
活動過程: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教師扮兔媽媽,幼兒扮兔寶寶。
“我們來學小兔走路。”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兔寶寶們,你們喜歡吃什么?”
“草地上有好多好多好吃的蘑菇,我們項什么辦法把它們采回家?”
幼兒自由探索嘗試跳著去采蘑菇,并跳著拿回家的辦法。
3、重點指導,練習難點。
請部分幼兒演示雙腳并攏向前跳。
兔寶寶再次采蘑菇。
4、游戲練習,強化鞏固。
出示房子,“采了這么多蘑菇,吃也吃不完,怎么辦?”
“好朋友的家是什么顏色的?我們采的蘑菇又是什么顏色的?”
引導幼兒把蘑菇送到相應顏色的房子里。
檢查是否送錯,并糾正。
5、放松身體,結束游戲。
兔媽媽帶領兔寶寶唱唱跳跳回家。
活動三:折紙:小飛機
1、教幼兒學習用一角向中間折的方法折飛機,每次折疊時要將折縫按平、對齊。
將自己的禮物與好朋友交換。
下午活動:
體育游戲:開火車
游戲目標:
1、學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能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游戲準備:
1、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游戲過程:
1、游戲活動:吹泡泡。
幼兒沿圓走成大圓圈,邊拍手邊念兒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當教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一起向圈內走;教師說“泡泡變大了”,幼兒一起走到圈上;當教師說“嘭,泡泡炸了”,幼兒集體蹲下。
2、游戲:開火車。
教師發出火車啟動的聲音,讓幼兒辨別是什么聲音,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交待游戲方法:每組是一列火車,開車時,后面的小朋友拉好前面一個小朋友的衣服,一個跟著一個走,看哪組開得又穩又好。
玩“火車變長”的游戲。(兩組連接)
在教師的幫助下,引導幼兒由四列變兩列,并繼續玩“開火車”的游戲。
玩“一列火車”的游戲。(全體連接)
讓幼兒由兩列火車變成一列火車,在開火車的音樂聲中,繼續玩“開火車”的游戲。(注意動靜交替)
3、音樂游戲:拉拉手。
玩音樂游戲“拉拉手”,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放松身心,并繼續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二:
草坪
組織幼兒到草坪上做游戲。
周三
晨間活動:
1、桌面游戲:搭積木、插塑
2、玩球、踩高蹺
晨會內容:教育幼兒早上與小朋友見面時要有禮貌。
整合活動:特別的禮物
活動目標:1、了解小兔西西在媽媽住院前后的改變,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激發幼兒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重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活動過程:1、情景導入(第一段故事內容)
小兔西西“我是小兔西西,不愛勞動。兔媽媽有好多的事情要做,燒飯、洗衣、,還要照料西西。吃飯時,兔媽媽一口一口喂西西,衣服也要兔媽媽幫我穿,兔媽媽累極了,生病了。”
看完表演后討論。“你們喜歡這樣的西西嗎?”
2、觀察圖片:
小動物們的禮物:
“小動物送什么禮物給兔媽媽?”
“他們會對兔媽媽說什么?”
小兔西西的禮物。
“嗚——我什么也不會,給媽媽送什么呀?”
“小兔西西為什么哭了?”
“它為什么沒有禮物?”
幼兒自由講述。
3、情景感知(第二段故事內容)
故事表演第二段:小猴子把小兔西西帶到野外說:“禮物就在這地底下,你自己挖把!”小兔西西用力挖呀挖呀,挖了一個大蘿卜。小兔西西把大蘿卜送給媽媽,媽媽說:“這是最好的禮物!”
“你看到了什么?”
“西西送了什麼禮物給媽媽?”
為什么兔媽媽說大蘿卜是最好的禮物?“
教師小結。
原來大蘿卜是小兔自己勞動得來的,所以這是最好的禮物。
4、完整欣賞故事。
5、引導幼兒閱讀《特別的禮物》,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下午活動一:我會看書啦!
活動目標:
1、認識蠟筆、紙,并學會正確翻書的方法。
2、學習握筆姿勢。
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畫冊、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畫冊,學習翻書的技能。
帶領幼兒認識封面、封底,學習一頁一頁地翻書。
幼兒練習翻書。
2、出示蠟筆畫的一幅畫,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看看畫上有什么?”
“你知道這幅畫是用什么畫的?”
觀察蠟筆,并試著在紙上畫畫。
4、幼兒畫畫
正確姿勢:右手抓筆,大拇指和食指握筆,其余指頭成握拳狀。
幼兒練習。
活動二:
大型玩具
組織幼兒到戶外玩大型玩具,要求幼兒注意安全,不推不擠。
小班第三周教育活動方案 篇2
(周四)
晨間活動:
1、桌面游戲:折手帕、插花片
2、推小車、滾圈
晨間談話:教育幼兒學會安靜吃飯,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整合活動 :自己吃飯香噴噴
活動一:吃飯(兒歌)
活動目標:1、指導正確的進餐方法,習慣與同伴一起吃飯。
2、初步學會念兒歌。
活動重點:學習念兒歌,知道正確的進餐方法。
活動難點:能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活動過程:1、幼兒看表演寧引導討論:
幼兒向幼兒介紹小貓和小兔,并相互問候。
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一:
這是小貓的家,小貓正在吃飯,一邊吃一邊喊:“喵!喵!喵!菜不要吃,飯不要吃。”小貓東張西望,手不扶碗,一不小心,飯打翻了。
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二:這是小兔的家,小兔坐的端端正正,一手扶著碗一手拿調羹,一大口,一大口,一會兒飯菜吃完啦。
教師提問:
“打翻了?為什么?”
“小兔時怎樣吃飯的?”
引導幼兒一起模仿小兔吃飯,學說:“吃飯時坐端正,一手扶著碗,一手拿調羹,一口一口往下咽。”
2、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完整欣賞。
“聽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
師生共同邊朗誦邊表演。
活動二:
給瓶娃娃喂食
活動目標:1、認識正方形。
2、學習正確點數。
活動重點:能根據形狀送相應的圖形。
活動難點:學會擺放
活動準備:瓶娃娃、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1、瓶娃娃導入:
“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愛的瓶娃娃,它們在和小朋友打呼呢!”
引導幼兒觀察瓶娃娃的嘴(圓形、三角形)
2、給娃娃準備餅干:
“娃娃的肚子餓了,小朋友快給它們吃些餅干吧!看看有些什么餅干?“(圓形、三角形)
引導幼兒根據瓶娃娃的嘴,喂相同形狀的餅干(圓形、三角形)
(出示方形嘴的瓶娃娃)“這些瓶娃娃也餓了,它們吃什么呢?”
引導幼兒找到方形的餅干。(認識方形)
3、給瓶娃娃喂食:
“有那么多瓶娃娃,我們一起來個給它們吃餅干吧!先請小朋友把餅干放到盤子里去,好嗎?”
引導幼兒根據餅干形狀和盤子的形狀對應擺放。
分好餅干后在給瓶娃娃喂餅干。
活動三:
數學游戲:找正方形,幫助幼兒鞏固對正方形的認識。
下午活動一:層層高(安全教育)
活動目標:
1、知道上下樓梯人多時不能擁擠。
2、能夠排隊靠右一個接著一個上下樓梯。
活動準備:
請大班孩子扮演兔姐姐。
活動過程:
1、通過嘗試,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上樓的方法。
師:“今天兔姐姐要過生日,我們一起去她家做客吧!”
教師和幼兒討論,怎樣上樓梯安全?
小結:上樓梯不要害怕,不著急,眼睛要看好樓梯,一步一步向上走。
帶幼兒上樓去兔姐姐家做客。
2、通過嘗試,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下樓的方法。
師:“謝謝兔姐姐的招待,我們該回家了!”
討論下樓的方法:手扶欄桿,一步一步往下走。
請一幼兒示范,再一組一組請幼兒走。
3、教師小結:
師幼共同討論小結:上下樓的人很多時要一個跟著一個走,還要順著右邊走。
活動二:
圖書室
組織幼兒到圖書室看書,鞏固翻書的技能。
周五
晨間活動:
1、 桌面游戲:搭積木、插花
2、 玩圈、推小車
晨間談話:教育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個愛笑的乖寶寶。
整合活動:快樂的寶寶
活動一:做個笑寶寶(社會、語言)
活動目標:1、通過照鏡子活動,初步分辨笑與哭的表情。
2、懂得上幼兒園時不哭,應該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
活動重點:激發幼兒熱愛老師、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1、大鏡子一個、五角星若干
2、笑娃娃與哭娃娃頭像各一個
活動過程:1、聽錄音機里的笑聲與哭聲。
“你們喜歡哪種聲音?為什么”
2、感知理解:
幼兒對著鏡子笑。“說說你為什么笑?”
幼兒對著鏡子裝哭。“說說你為什么哭?”
“你認為笑好還是哭好?為什么”
3、拓展話題:
出示哭娃娃與笑娃娃頭像。
“誰是笑娃娃?誰是哭娃娃?你喜歡誰?為什么?”
“你愿意做一個什么樣的娃娃?”
“早晨上幼兒園時我們應該做笑娃娃還是哭娃娃?”
4、表演鞏固:
老師扮演媽媽,幼兒分別扮演早上來園時高高興興和媽媽說再見、和老師問好的寶寶。
將自己照片貼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告訴娃娃“我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給每個幼兒一朵小紅花,鼓勵他們要作個快樂的笑娃娃。
活動二:光頭弟弟、辮子妹妹
活動目標:1、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主要特征,知道自己的性別。
2、具有與性別角色相應的行為。
活動重點:知道自己的性別,了解男、女小朋友的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能根據自己的性別參與具體活動。
活動準備:1、男、女小朋友圖片一幅。
2、大班男孩、女孩個一個。
活動過程:1、游戲情景導入
“大班的小朋友來和我們做游戲,看看他們是誰?”
“這兩個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你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2、和哥哥姐姐做游戲:
大班幼兒背向全體幼兒,兩人分別念一首兒歌。
聽一聽,猜一猜:哪一句是男孩念的。哪一句是女孩念的?
看圖片,說一說,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從哪兒看出來?
說區別(頭發、服裝、身體等方面)
3、哥哥姐姐當領隊,男孩、女孩比本領:
哥哥姐姐各站一處,幼兒根據自己的性別站隊。
在領隊的帶領下,進行節目比賽。
教師做評委。
活動三:草坪
組織幼兒到草坪上做游戲。
下午活動一:許多餅干(繪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封閉的線條畫餅干。
2、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吃餅干(各種形狀):
——“你們吃了什么?好吃嗎?”
2、說餅干:
——“你們吃過哪些形狀的餅干?”
鼓勵幼兒說出各種形狀的餅干。
3、畫餅干:
教師示范畫餅干的方法,有圓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
鼓勵幼兒畫出各種形狀的餅干。
活動二:
故事欣賞:
三只小豬
培養幼兒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