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二周教育活動方案(精選3篇)
小班第二周教育活動方案 篇1
晨間活動:室內:桌面玩具(插片、插粒)
室外: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晨會: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談話)
上午活動:
整合:歡樂蹦蹦跳(健康、社會)
目標:
1、在集體活動中,學會輪流和等待。
2、形成同伴之間要謙讓的意識。
準備:
1、幼兒初步了解哪些是正確的行為,哪些是不安全的行為。
2、幼兒用書《大家一起玩》。
3、教學掛圖:玩滑梯。
過程:
1、自由討論:
談話。“大家說說我們怎樣玩滑梯才會更安全?”
教師和幼兒討論活動情況,確定怎樣的行為最安全。
2、看看講講:
幼兒觀察教師出示的掛圖。“圖片上有什么?”
“誰玩滑梯是正確的?”
“誰玩滑梯是不安全的?”
“什么是輪流?大家一起來排隊試試看。”
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在大家一起玩滑梯的時候,要學會輪流和等待,小朋友之間要謙讓。
3、師生閱讀:
師生共同閱讀《大家一起玩》。
教師講解閱讀的方法。“畫面上有誰?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
游戲活動:
種植園地
引導幼兒認識種植園地,進行簡單的交流(看看說說)。
下午活動一:
鞏固認識:我的標記
活動目標:1、練習找到自己放杯子、毛巾、鞋等的地方。
2、認識自己左右兩旁的朋友。
活動過程:1、幼兒介紹自己的標記。
2、幼兒掌握自己物品的擺放位置,并加以練習。
認識我旁邊的朋友:拉拉鉤做個好朋友。
活動二:
大型玩具
教會幼兒能夠正確使用大型玩具,注意安全.
小班第二周教育活動方案 篇2
(周三)
晨間活動:室內:桌面玩具(娃娃穿衣服)
室外: 推小車、大皮球
晨會:我的老師(結合教師節進行愛老師的教育,鞏固認識自己的老師)。
上午活動:
爸爸的大口袋(語言、游戲)
目標:
1、聽懂普通話,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喜歡和同伴一起聽老師講故事。
準備:
布袋偶爸爸(爸爸的大口袋要夸張一些)、小亮,巧克力、甜餅干各一塊,故事錄音磁帶《爸爸的大口袋》。
過程:
1、布偶表演,初步了解故事:
教師邊演示邊講述故事。“爸爸的大口袋里有些什么?”
2、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重點理解第三段。“小亮使勁扳開爸爸的大拳頭,什么也沒有,小亮怎么樣?”
讓幼兒來扳一扳教師的手,幫助理解“扳”的意思。
“第三天,小亮是怎么上幼兒園的?”(學講角色對話)
幼兒學說對話。“你們會像小亮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嗎?”
3、模仿游戲,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
教師扮演不同角色,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幼兒扮演小亮。
“家長”送小亮上幼兒園,亮亮跟“家長”說“再見”,并叫聲“老師早”。
戶外活動:
草坪
要求幼兒玩玩具時不推不擠,懂得互相謙讓。
下午活動一:
學習小班幼兒模仿操(小孔雀、小貓)
學習模仿操動作,要求幼兒能跟著老師學做動作。
活動二:
復習模仿操
幫助幼兒糾正動作。
周四
晨間活動:室內:桌面玩具(雪花片)
室外: 趕小豬、玩皮球
晨會:我的老師(結合教師節進行愛老師的教育,鞏固認識自己的老師)。
上午活動:
整合:好朋友
目標:
1、愉快地跟著老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感受學念兒歌的快樂。
2、懂得朋友見面時要有禮貌。
準備:幼兒用書《見面歌》、木偶:小狗、小貓、小雞。
過程:
1、木偶表演:引導幼兒說出并模仿小動物見面時的叫聲。
“小雞見面是怎樣問好的?”(嘰嘰嘰,嘰嘰嘰)
“小貓見面是怎樣問好的?”(喵喵喵,喵喵喵)
“小狗見面是怎樣問好的?”(汪汪汪,汪汪汪)
學說小朋友見面時問候的話。
“小朋友見面時又是怎樣問好的?”(你好!你好!)
2、表演兒歌。
1、學習兒歌:
提醒幼兒注意個別字詞的清楚發音:狗、見面
分角色表演兒歌。
游戲:我的好朋友
鞏固認識同伴的姓名,并能相互禮貌地稱呼。
活動三
鵝卵石:
帶幼兒到鵝卵石上走走跳跳。
下午活動一:
手指游戲:大指歌
活動目標:1、認識五個手指
2、學唱歌曲,感受、體驗與老師和同伴的情感交流。
活動過程:1、教師帶領幼兒玩手指游戲,認識五個手指。
教師伸出手指,引導幼兒認識每個手指的名稱。
教師說各個手指的名稱,幼兒伸出相應的手指。
玩手指游戲:教師問:“ 指哥 指哥,你在哪里?”
幼兒回答:“我在這里。”做伸出手指相互問好的動作并說:“你好不好?”
1、幼兒邊玩游戲邊學唱歌曲。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邊玩游戲邊演唱。
活動二
圖書室
組織幼兒到圖書室看圖書,教會他們正確翻書的技能.
周五
晨間活動:室內:桌面玩具
室外: 趕小豬、大皮球
晨會:做個笑娃娃。懂得上幼兒園時不能哭鬧,應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
上午活動一:
音樂游戲:朋友碰一碰
目標:
1、感受2/4拍音樂節奏,學著按節奏走步。
1、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快樂情感。
準備:
1、錄音磁帶《朋友碰一碰》。
2、木偶娃娃兩個。
過程:
1、聽辨旋律:
“我們都有很多好朋友,請你找一位好朋友。”
幼兒跟著音樂節奏邊拍手邊走步(一拍一步)。
2、學唱歌曲:
“好朋友見面可高興啦,怎樣表示呢?”
(1)幼兒與相鄰的好朋友互相做友好動作。出示木偶娃娃并進行表演。
“兩個娃娃在干什么?”(握手、擁抱等動作)
(2)教師邊唱歌邊表演木偶戲,演示歌曲中好朋友相碰的部位。
(3)幼兒學唱歌曲。
3、音樂游戲:朋友碰一碰
(1)玩法:幼兒邊唱邊走步找朋友,音樂終止時,教師說出好朋友相碰的部位,幼兒按指令找朋友碰一碰。
(2)幼兒游戲若干次。
活動二:
小動物模仿操
繼續學習模仿操(小雞、小猴)。
戶外活動:
玩大型玩具(學會輪流。)排隊,懂得按序
下午活動一:
玩沙玩水
活動目標:認識玩沙玩具,嘗試用玩具玩沙,體驗沙的特點。
活動準備:玩沙玩具、清理沙池
活動過程:
1、認識玩沙玩具
2、動動小手,感受沙的特點。
3、幼兒自由玩沙。
活動二:
節日活動:慶團圓
活動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與吉祥。對于剛入圓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并不了解中秋節的意義和傳統風俗習慣。今年的中秋,意義非同尋常,國家特為中秋團圓節設立了節假日。所以,在我班開展的“慶團圓”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讓幼兒體驗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孩子們樂意上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1、請家長給孩子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一首有關月亮的歌曲、詩歌等。
2、請家長帶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最圓、最亮。
3、帶孩子去超市,觀察各式各樣的月餅,并帶月餅入園。
活動過程:1、組織幼兒去音樂大廳開展活動。
2、教師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天的月亮特別亮、特別圓。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習慣,中秋節晚上一家人要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還可以放煙火、玩燈,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3、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幫助幼兒了解“月”的變化。
4、“慶團圓”節目表演,幼兒表演自備節目。
5、師生一邊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一邊品嘗月餅,并對同伴、老師說祝福的話,共享節日的快樂。
小班第二周教育活動方案 篇3
晨間活動:室內:桌面玩具(小木珠)
室外:推小車、喂娃娃(投沙包)
晨會:我的------(鞏固認識自己的物品標記,重點:小手帕)
上午活動:整合: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語言、藝術)
目標:
1、通過看圖片和制作開心娃娃,知道要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
2、樂意說說自己上幼兒園的事情。
準備:
1、情景表演、開心娃娃的臉部及五官、膠棒。
2、教學掛圖。
過程:
1、圖片講述: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教師講述圖片內容:這是開心娃娃,他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幼兒園,和爸爸媽媽揮手再見。他見到了老師,鞠躬向老師問早。在幼兒園里他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和朋友們玩得真高興!提問:“開心娃娃是怎么上幼兒園的?”“他在幼兒園里為什么很高興呢?”
2、情感體驗:
鼓勵幼兒說說自己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事。“今天誰也是開心娃娃?”“傷心娃娃卻在哭,她為什么哭?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她不哭嗎?”
3、做開心娃娃:讓我們一起做個開心娃娃,我們都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幼兒制作開心娃娃,粘貼五官,并向同伴展示。
游戲活動:
健身房
重點指導幼兒學習健身器材的正確使用與具體玩法。
下午活動一:
建構游戲:好玩的槍
活動目標:1、教幼兒學會用積木建構出簡單的槍。
2、培養幼兒對建構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百變積木、智力積塑等每組一簍、范例一件
活動過程:
a)出示范例:激發幼兒的興趣。
b)鼓勵幼兒玩一玩、摸一摸,讓幼兒感知“槍”的建構材料。
c)教師示范講解“槍”的建構方法。
d)引導幼兒按意愿參與活動,教師巡回觀察,結合幼兒的能力給予適當幫助。
e)評價幼兒游戲情況,引導幼兒互相評價。
f)結束:收拾、整理。
活動二:
區域活動:玩沙
重點指導幼兒學習借助輔助工具來玩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