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八周教育活動方案(通用2篇)
小班第八周教育活動方案 篇1
周三
晨間活動:室內(雪花片、積木等)
室外(大皮球、跳圈、毽子)
晨會:和孩子說說自己的名字。
上午教學活動:語言、社會
活動名稱:好聽的名字
活動目標:
1、能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會應答。
2、能圍繞自己的名字,大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照片。
2、請家長告訴幼兒他(她)名字的含義。
3、布娃娃一個。
活動重點:
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會應答
活動難點:
能圍繞自己的名字,大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活動過程:
1、介紹自己的名字:
布娃娃叫“小花花”。
——“我的名字叫小花花,你們的名字叫什么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是小名)。
2、聽名字應答:
教師與幼兒一起叫小花花的名字,布娃娃慢慢出現。
——“小花花我叫你,你怎么不答應我呢?小朋友你們說,我叫它名字了,它該怎么說呢?”
教師小結:別人叫你的名字,你聽見了,就應該說“我來了”!
教師叫幼兒的名字,幼兒逐一應答。
教師與幼兒再次叫小花花的名字,小花花應答。
3、說說我的名字:
布娃娃介紹自己的名字。
——“你能說說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好聽的名字嗎?”
幼兒自由敘說自己名字的由來、意義等。
活動二:藝術
活動名稱:我自己
活動目標:
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認識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體中交流。
2、有編唱歌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
2、幼兒的照片。
活動重點:
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認識自己和同伴。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編唱歌曲。
活動過程:
1、照鏡子,認識自己:
幼兒照鏡子,觀看自己的小臉。
——“你覺得自己臉上哪些地方長得最有趣?”
引發幼兒在鏡中做各種可愛、滑稽的表情。
——“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讓它們變一變,做一些有趣的怪臉嗎?”
2、看照片,認識同伴:
集體看照片。
——“這是誰?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臉上怎么樣?”(請照片上的幼兒也說說自己的小臉)
老師根據幼兒自己的介紹及集體討論情況,即興編唱歌曲。
如:“這是我的嘴巴小小的;這是我的眼睛圓圓的;這是我的頭發長長的;這就是我呀!我叫。”
3、編唱歌曲:
在音樂伴奏下,幼兒根據鏡中自己的小臉,編唱“我自己”的歌。
——“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可愛的小臉,每張小臉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請你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編進歌里唱一唱吧!”
在愉悅的音樂氛圍中,幼兒將自編的“我自己”的歌唱給好朋友聽。
活動三:草坪
帶幼兒到草坪上觀察秋天里的小草有無變化。
下午活動一:
生活活動:扣紐扣
活動準備:有紐扣的衣服
活動方法:1、教師教幼兒學習扣紐扣的方法(從下——上)
2、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活動二:
區域游戲:
小手真能干(剪紙、橡皮泥、撕紙、涂鴉等)
周四
晨間活動:室內(雪花片、穿線板)
室外(推小車、玩圈)
晨會:教育幼兒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上午教學活動:整合
活動名稱:我會干的事情真不少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區別最大和最小。
2、學習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活動準備:
各區域的玩具,幼兒用書《連線游戲》。
活動重、難點:
通過比較,區別最大和最小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教師交代游戲的情境。
——“等會有客人要來,可是家里亂糟糟的,該怎么辦呢?”
“誰愿意來幫忙整理一下?”
幼兒觀察情境,并說說有哪些東西需要整理。
2、幼兒操作材料,積累經驗:
請幼兒在同一類的材料中找出物體最大和最小的各一份。
交流按物體大小排序的方法。
——“看一看,這些碗是用什么辦法排列整齊的?”
教師請幼兒按物體大小排序的方法,再次對材料進行操作。
3、檢驗操作情況,鞏固經驗:
師生共同檢驗每件物品的整理情況。
4、幼兒用書《連線游戲》。
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練習,鞏固對大小的理解。
活動三:鵝卵石
帶幼兒到鵝卵石上走走跳跳。
下午活動一:
圖書室
組織幼兒去圖書室看書,培養幼兒安靜看書的好習慣。
活動二
草坪
組織幼兒到草坪上玩玩具,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良好習慣。
周五
晨間活動:室內(積木、雪花片)
室外(小推車、沙包)
晨會:教育孩子飲食要有規律,少吃零食。
上午教學活動:整合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的方法分辨多少。
2、了解多少是通過比較得來的。
活動準備:
裝有溫水的杯子若干(多于幼兒人數)。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目測的方法分辨多少。
活動過程:
1、尋找寶寶杯:
幼兒尋找自己的寶寶杯,認識自己的標志。
看看、嘗嘗杯子里是什么,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
2、比多少:
請幼兒告訴大家,喝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樣?
教師為幼兒添水,鼓勵幼兒主動用“多一點”或“少一點”來表示。
幼兒喝水。
——“現在你杯子里的水比原來多還是少了?”
幼兒嘗試比較多少。
比較桶里的和桌上的杯子哪個多,哪個少。
3、完成幼兒用書《早餐》。
通過觀察比較、連線等活動知道物體的多與少關系。
活動三:
區域游戲:
1、小手真能干(涂鴉、撕紙、剪紙等)
2、生活模仿區
3、玩具區(毛絨玩具、電動玩具)
4、圖書區
下午活動一
科學發現室
組織幼兒去科學發現室探索各種玩具的玩法。
1、磁性玩具(釣魚、走迷宮等)
2、電動玩具(電筒、小汽車等)
活動二
看動畫片
放動畫片給孩子們看,培養幼兒耐心、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小班第八周教育活動方案 篇2
周一
晨間活動:1、室內:雪花片、插塑等。
2、室外:皮球、沙包、跳圈。
晨會:檢查幼兒衛生。(指甲、衣服、手帕)
上午教學活動:
活動名稱:丁零當啷
活動目標:
1、能分辨蠶豆、黃豆、赤豆等東西搖晃時發出的不同聲音。
2、會用豆罐敲擊身體發出︱ ︱的節奏。
活動準備:
裝有蠶豆和赤豆的八寶粥罐。
活動重、難點:
學習敲打︱ ︱的節奏。
活動過程:
1、搖搖聽聽:
——“搖搖你手中的小罐子,聽聽它發出什么聲音?”
幼兒說說自己的小罐子發出的聲音。
相互之間聽聽同伴的罐子發出的聲音。
2、敲打節奏:
教師用罐子在自己的肩膀、小腿上敲打出︱ ︱的節奏。
——“老師用罐子在身上敲擊后發出什么聲音?”
幼兒嘗試模仿。
教師重點講解︱ ︱節奏的敲擊方法。
幼兒分小組練習、演示。
教師鼓勵幼兒感受敲擊身體不同部位的樂趣。
活動二:科學
活動名稱:我的身上有……
活動目標:
1、了解點數的簡單方法,認識數字1和2。
2、知道自己的身上有什么及其基本作用。
活動準備:
1、蘋果、桔子、糖、醋等。
2、五官、手腳的圖片,數字卡片1、2,幼兒用書《我們身上的好朋友》。
活動重點:
認識數字1、2.
活動難點:
學會點數。
活動過程:
1、猜禮物:
嘗一嘗:
——“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禮物,都藏在盤子里,請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禮物,不能用眼睛看。”
請幼兒品嘗食物,猜出吃的是什么。
——“說說你是怎樣知道的?誰幫了你的忙?”(出示嘴的圖片)
“看看你猜的對不對?”
——“這次,你請誰幫的忙?”(出示眼睛的圖片)
——“我們有幾張小嘴?”(出示數字1,放在嘴的圖片旁邊。)
“有幾只眼睛?”(出示數字2,放在眼睛圖片旁邊。)
聞一聞:
——“我們再來請身上的一位朋友幫幫忙,猜猜這里的禮物是什么?”
請幼兒聞聞醋、醬油的味道,猜出瓶子里的禮物。
“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請誰幫的忙?”(出示鼻子的圖片)
“數數我們身上有幾個鼻子?”(請幼兒從數字1和2里找出數字1)
2、找身上的好朋友:
——“我們身上還有誰的本領也很大?數一數,它們有幾個?”
幼兒在自己或同伴身上找一找。(還有小手會吃飯、小腳會走路…)
“我們身上朋友的本領真大!”
3、游戲:誰的耳朵最靈。
——“聽聽是誰來了?看看誰的耳朵最靈?”(教師模仿小動物的叫聲)聽到什么,就自由模仿動物的動作,跳跳、走走、爬爬。
活動三:
健身房
組織幼兒到健身房活動。(騎小車、海洋球、大型積木)
下午活動一
游戲:小耳朵聽一聽
活動準備:小密封罐若干、分別裝有黃豆、木珠、紐扣(數量不同)
活動方法:1、幼兒搖動罐子,憑聽覺區分那一只罐子只有一粒,那一只罐子有許多粒
2、把只有一粒的一罐送給一個女寶寶,把有許多粒的一罐送給男寶寶。
活動二
玩沙
帶幼兒到沙池玩沙,教育幼兒注意安全,不揚沙,不亂撒。
周二
晨間活動:室內(穿木珠、插塑等)
室外(推小車、棒球、沙包)
晨會:教育幼兒天氣漸涼,要注意添加衣物,不隨便脫衣服。
上午教學活動:藝術
活動名稱:照鏡子
活動目標:
1、用手指涂抹的方法裝飾人臉。
2、能畫出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鏡子、記號筆、紅色蠟筆等。
活動重、難點:
畫出自己的五官
活動過程:
1、找五官:
帶幼兒到舞蹈房的大鏡子前照鏡子。
——“找一找,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哪里?”
幼兒找找說說。
說出五官分別在臉部的什么地方。
2、畫五官:
幼兒回教室畫五官。
3、裝飾臉:
——“小朋友的臉蛋都是紅通通的,我們在臉上畫上兩個紅的圓,用手指在圓的周圍抹一抹,多漂亮啊!”
教師用涂抹的方法演示臉上的紅暈。幼兒嘗試給自己的臉進行裝飾。
活動二:語言
活動名稱:這就是我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臉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能對自己的外貌特征感興趣。
2、能正確找到眼睛、鼻子、嘴巴的部位,知道它們的主要用途。
活動準備:
小鏡子、臉、眼睛、鼻子、嘴巴的黏貼材料,弟弟和妹妹的標記,小紅花和五角星的貼紙。
活動重點:
能正確找到眼睛、鼻子、嘴巴的部位
活動難點:
知道臉、眼睛、鼻子、嘴巴的主要用途
活動過程:
1、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臉:
——“你看到自己的臉上有什么?”
“你的眼睛大大的還是小小的?有幾只?”
“你的鼻子高高的還是扁扁的?”
“你的嘴巴大大的還是小小的?”
教師小結:我們的臉上有兩只眼睛、一只鼻子,還有一張嘴。
2、游戲“指指點點”:
教師說到臉上的哪個部位,幼兒就正確而迅速地指點哪個部位,如:教師說“眼睛”,幼兒迅速點自己的眼睛。
——“你的眼睛在哪里?”
幼兒指點哪一部位,教師可幫助幼兒分清它長在臉上什么地方。
3、游戲“我是男孩,我是女孩”:
妹妹站到老師左邊,貼紅花;弟弟站到老師右邊,貼上五角星。
活動三:延伸活動
幼兒用書:《寶寶的五官在哪里》。
幼兒在書上指指說說寶寶五官的位置及功能。
下午活動一
安全教育:大大的眼睛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眼睛的結構,知道眼睛的功能。
2、教育幼兒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注意眼睛的衛生。
活動準備:小鏡子、教育掛圖《大大的眼睛》、幼兒操作卡
活動過程:1、讓幼兒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
提問:(1)你看到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在鏡子里仔細看看,或用手輕輕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個小圓球。
(2)眼睛什么地方會動?邊摸邊感知眼球會動。
(3)眼睛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4)眼睛長在哪?
小結:我們的臉上有兩只大大的眼睛,里面有一個會動的眼球,眼球中間有黑黑的眼珠,四邊是眼白,眼睛上有眼睫毛等,眼睛在眉毛的下邊。
2、讓幼兒互相觀察眼睛,并進行比較。
提問:
(1)請你們看看旁邊小朋友眼睛里有什么?(說出眼珠里有自己的影子)
(2)你的眼睛和旁邊小朋友的眼睛一樣嗎?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說出眼睛的大小、形狀或單雙眼皮等不一樣的地方)
3、出示教育掛圖并提問:
(1)我們知道眼睛有什么用?
(2)我們怎樣愛護、關心自己的眼睛?知道畫畫、看書是應姿勢端正,不用臟手揉眼睛,要用干凈的手帕擦眼淚等。
4、幼兒操作:添畫眼睛
活動二:大型玩具
組織幼兒到戶外玩大型玩具,教育幼兒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