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教學實錄
5.作品展示
將剛剛用數碼照相機拍攝的四張照片按順序展示出來。請其它小組的同學猜一猜這是誰拍攝的照片?為什么是某個同學拍的?請你說一說理由。
(1)好,你們覺得哪一張最容易看出來?為什么?
生:我覺得第1張最容易看出來,因為拍的是小狗的屁股,肯定是坐在它后面的張徐健同學拍的。
(2)還有那一張也很容易看出來呢?
生:第2張也很容易看出來的,因為拍的是小狗的下面,肯定是坐在它正面的徐秋童拍的。
分別請拍攝小布狗前面和后面的同學站起來,看看是不是如你所說?(對拍報的同學問題的同學都給予表揚和鼓勵)。請與他們拍攝的玩具布狗一樣的同學站起來。
(3)指第3張和第4張問:這兩張分別是誰拍的呢?(神秘的樣子)指名幾個學生說。提問:怎樣區分這兩張照片哪張是在小布狗的左面拍的,哪張是在小布狗的右面拍的?
(在小布狗左面拍的應該是它的左邊的兩條腿,在小布狗右面拍的應該是它右邊的兩條腿)
6.提問:為什么我們第組四個同學拍到的小布狗是不一樣的?
生1:因為我們站的位置不同。
生2:因為我們拍攝的方向不同。
生3: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
……
7.小結: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觀察物體)
觀察物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樣你就能看到物體不同角度下的沒形狀。
8.那么你們想從沒的角度玩具布狗嗎?每個小組的同學離開座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自己小組的玩具布狗。
[分析:我采用學生喜愛的玩具布狗為素材,通過2個層次的觀察活動即本位觀察和換位觀察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布狗的樣子是不同的。由實物到照片,形象直觀,遵循了兒童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認知規律。在設計的過程中,我考慮到不少孩子家里都有相機甚至是數碼相機,我何不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攝影的快樂,于是有了上述的教學過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著,也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拓展延伸
(一)觀察茶壺。
1.師:我們每個小組也都帶來了水壺是嗎?下面我們就從不同的位置來觀察觀察我們自己帶來的物體,好嗎?好,請小組長拿出你們這組準備好的水壺,放在桌子的中間,將壺嘴朝前。放好了嗎?請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出示圖)我們也像他們這樣來觀察觀察我們的水壺。
2.師:你現在看到的水壺是什么樣子呢?水壺的嘴在哪一邊?(稍停)閉上眼睛想一想,再睜開眼睛看一看。
3.投影出示茶壺圖片,匯報觀察結果。
師:我們先來看第一幅圖,壺嘴朝哪一邊啊?小朋友們可以用手比劃比劃。(一手義腰作壺柄,一手彎彎作壺嘴)你看到的水壺是這個樣子的小朋友請站起來。你站得對嗎?同一組的其他同學可以到他位置上看看
電腦逐個出示水壺的另外三面,分別請看到這三面的同學起立(對起立并判斷正確的同學加以贊揚)。
4.換位觀察。師:你們想知道其他同學看到的水壺是什么樣子的嗎?下面我們就來交換位置再觀察。(讓學生順時針逐個交換位置觀察)請同學逐個說出你觀察到的水壺是投影片上的幾號水壺,其他同學做裁判,看他說得對不對。
5.師:好,小朋友們合作得非常好。剛才我們從不同的位置來觀察水壺,看到的形狀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