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硬幣
教學內容 教材第92-93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活動,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一定還會發生,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2、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猜測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不確定現象,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猜測,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教學手段 硬幣、一個盒子、3個黃球、3個白球。
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 在黑板上展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和幻燈片,以引起
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入新課。
2、 承上啟下:以游戲引自對可能性的問題的學習。
二、 拋硬幣。
1、 出示幻燈片,邊作游戲邊展示幻燈片。
2、 拿起一枚硬幣,向空中拋去,然后用手平夾住,要
求學生猜,落下后哪面朝上。
3、 展開手掌開出是下面朝上(下)。
4、 請一個學生上講臺來拋硬幣,讓全班同學猜落下后
哪面朝上。開出結果。
5、 要求學生2人一組在座位上做拋硬幣的游戲。
6、 總結: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三、 猜一猜。
1、 把盒子放在講臺上,放進3個黃球和3個白球,把
手放進盒子里摸,并問學生:老師摸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2、 接著引導提問:有可能摸到黑球嗎?
3、 出示“連一連”,讓學生判斷哪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
的,哪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4、練習“轉一轉,比一比”:教師和學生都拿出轉盤,并問:每轉一次指針指向什么數?
5、要求學生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6、要求學生交流完成“小調查”。
四、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大量的實驗的基礎上體會到:有些事情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一定不會發生。從而使學生明白簡單事件都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板書設計:
拋硬幣
一、 硬幣拋起落下后哪面朝上?
二、 摸出的球是什么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