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學詞學句(二)3
教學要求
1.學會14個生字和7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量詞,知道正確使用量詞非常重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生字新詞,掌握文中量詞的用法。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9個詞語的圖片或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新課 1.出示古詩《一去二三里》,讀一讀。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圈出詩中的“里、家、座枝、枝”,提問。把這幾個詞調調位置,換成“枝、里、家、座”,行嗎?為什么?(意思講不清,沒有這種說法。) 3.揭示課題,提出學習目標:學習用準詞語。 二、自讀短文 要求: 1.憑借漢語拼音把短文讀正確、讀通順。 2.用“——”畫出短文中最重要的一行字。 三、讀短文,初步認識量詞 1.指名朗讀,相機糾正不正確的字音,再集體把短文讀通。 2.說出短文中最重要的一行字,讀兩遍。 3.認讀“量詞”,并理解。 (1)出詞語:三條魚 五本書(認讀) 講解:“三條魚”這個詞語是說魚,有幾條?(三條)“五本書”這個詞語是說什么?(書)有幾本?(五本)詞語中的“條”、“本”就是量詞。量詞常用在數字后面,表示事物的多少。剛才讀的短文中就有不少這樣的詞。 (2)在短文中找出量詞,在下面畫圈。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出短文中的量詞,再集體認讀。 頭 匹 條 只 本 支 棵 朵 架 輛 注意讀準“匹、支、輛”。“只”是多音字。 區別“只——支”“支”用于筆類桿狀物、隊伍、歌曲等,如:一支筆、一支軍隊、一支歌。 “只”用得比較廣,如:一只鳥、一只貓、一只耳朵、一只手、一只襪子、一只小船等等。 4.朗讀短文。 指導:讀句時,要把量詞和數字加起來讀,與事物名稱之間稍作停頓,讓別人聽清說的是什么,有多少。例:七棵/果樹/八朵/花。 5.小結。同學們知道了用準量詞的重要。還要在句子中用對。 四、學習第一部分的詞語。 1.出示圖片(或投影片),認讀生詞。(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牛奶 面包 香腸 鉛筆 尺子 轉筆刀 飛機 汽車 輪船 2.口頭填量詞,看誰不出笑話。 在以上每個詞前加上“一( )”,讓學生根據圖片試說該用什么量詞。 教師補充說明:有的實物可用不同的量詞,要根據圖片中的數量、形狀選用合適的。如:牛奶隨容器不同,可用瓶、杯、桶、盒、袋等,在本課中用“杯”才合適。面包可用片、個、塊,本課中用“塊”合適。 但有些只能用一種量詞,如,飛機(架)、汽車(輛)、樹(棵)等,要善于從規范的語言文字中學習、積累。 3.讀一讀課文中的9個詞語。 五、鞏固生字的讀音,學會部分生字 1.用生字卡片認讀所有生字。(開火車讀、齊讀) 2.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杯:木字旁加個“不”。 支:通過組詞鞏固字義。 根:與“跟”區別。樹根的根,與樹有關,木字旁。 條:上邊是折文兒,三筆寫成,與“反文旁”區分。下面不是“木”,是一橫加個“小”。 3.抄寫4個生字。(課后練習2,提示:認真觀察范字,先描,后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二、學習10個生字,指導書寫。 奶:組詞訓練(牛奶、奶奶)記住字形。右邊筆順后寫“撇”。 鉛、船:通過比較識記、區分字形。認識金字旁和舟字旁,指導這兩個偏旁的筆順。注意提示右半邊的第二筆不是橫折彎鉤。 書:第一筆橫折,第二筆橫折鉤,上下相疊,上小下大。 尺:最后的捺要伸出。 刀、機、汽:啟發學生運用熟字和學過的偏旁記憶。 三、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填上合適的詞。 一( )書 一( )花 一( )樹 一( )雞 一( )牛 一( )路 3.對口令。 同座位兩人對說,比比誰對得多。 第一局:先說數量詞,后說事物名稱。 1.甲說:一頭 一杯 一塊 一根…… 已對:牛 奶 糖 竹竿…… 2.乙說:一條 一輛 一架 一只…… 甲對: 圍巾 車 飛機 雞…… 第二局:先說事物名稱,后說數量詞。 (略) (南京 金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