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學設計4
三、學習第二段
接下來我們重點來學習銀杏樹。課文的哪一段寫了銀杏樹呢?
1、自由地讀讀第二自然段,看誰先讀完三遍(課件出示內容)
2、這段話中也有兩個生字寶寶,我們一起來和它們交個朋友吧。(學生字:珍、孫)
3、生字學會了,這段話你會讀了嗎?(檢查讀文:分男女讀)
4、讀了課文,你發現銀杏樹有哪些奇異的地方?(我發現銀杏樹──)
、拧」爬稀⒄滟F(指導讀好“幾億年前”)
⑵ 葉子奇特(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觀察觀察銀杏樹的葉子吧,出示銀杏葉子圖片:銀杏樹那一片片的葉子就好象一把把小扇子,長的那么與眾不同,難怪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
指導朗讀:你能通過朗讀讀出銀杏樹葉子的奇特嗎?
、恰∩L速度慢(體驗:如果你小時侯種下一棵銀杏樹,那么要一直等到你(指一男生)成為──,等到你(指一女士)成為──,(多指),等大家都老了,才能吃到銀杏樹結的果子呢。銀杏樹長得真是──慢極了,怪不得他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公孫樹。
5、想象說話:小朋友們,當你白發蒼蒼的時候,看見自己小時候就種下的銀杏樹才剛剛開花結果,你會對這棵銀杏樹說些什么?
6、多么古老、珍貴、奇特的銀杏樹呀,可是還有許多人還不了解它,想不想把銀杏樹介紹給大家、,并讓大家都來保護它呢?、自由準備,指名介紹,同桌互說
7、以第一人稱介紹(戴上頭飾):誰想來當銀杏樹,把自己介紹給大家。
8、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我們對大熊貓和銀杏樹這兩種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2、3自然段。
四、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通過讀,自己讀懂了大熊貓和銀杏樹,課文當中還提到了中華鱘這種活化石,我們下節課來學習。在這里老師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些活化石,它們是──(展示圖片)生活在3.5億年前的腔棘魚;4.5億年前的鸚鵡螺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娃娃魚;桃花水母;寬咽魚;紅豆杉,已經1200歲了;稀有物種桫欏,它們都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你們想了解它們的話,可以通過上網查詢,下節課我們一起進行交流。
五、寫字
又到了認真寫字的時候了,今天我們要寫的是“化”和“代”
1、仔細觀察,都是單人旁,注意撇不能太彎,豎要直。
2、師范寫。
3、學生練習。
【教后反思】
1、注重生活經驗和課堂的語言實踐,把識字和閱讀緊密結合,在本課時中重點隨文學習了5個生字,學得扎實。
2、圖文資料的適時引入及適度拓展,為學生學習科普文章提供了內容性的支撐。
3、重點學習2、3段,抓住特征的句子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探究了語言文字,又了解了大熊貓和銀杏樹的特征,使學生自然而然的產生對它們的熱愛和珍惜之情。
【不足之處】
1、最大的不足是語速過快,讓聽課老師有一種心急火燎的感覺,不適宜低段學生。
2、本節課容量大,如果將表演介紹放到第二課時去,將時間用在朗讀和指導書寫上,這樣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