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教學設計(匯報課) 第2課時
教學目標: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中國臺灣孩子想看真的雪。
2.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講的是誰看雪啊?我們還學習了《看雪》的生字新詞,和這些詞語已經成為了朋友,這些朋友今天來到了這里,我們還能認識它們嗎?讀詞語。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一、朗讀第1自然段,了解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和難以看見雪的原因。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地圖,找到臺灣省 3、師:為什么中國臺灣難以看見雪呢?
二、朗讀1—2自然段,通過看圖,體會孩子喜歡看雪。
1.師:自由讀讀1—2自然段,想想:中國臺灣小朋友喜歡看雪嗎?
2.從哪句話知道的?(師:即使棉花做的雪,孩子們也愛看。)
3.出示圖片,想一想:中國臺灣小朋友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4.帶著你的體會再來讀讀這段話。單個讀,齊讀。
三、朗讀課文3~11自然段,體會孩子想看真的雪。
1.通過看圖片我們知道了,中國臺灣小朋友是喜歡雪的。請小朋友再輕聲讀讀課文3—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也可以找到中國臺灣小朋友喜歡看雪的句子。找到后畫出來,多讀幾遍。
2.師:孩子們讀得真認真,誰找了第一句?反饋出示:孩子們問老師:“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a.你怎么體會的?(孩子問別人看見過真的雪嗎,其實表示孩子自己想看真的雪)
b.誰帶著這感覺來讀讀。
c.分角色:師讀旁白,生齊讀問句。
3.還有嗎?出示:“您是在哪兒見過的?”孩子們驚奇地問。
a.你從哪里體會到孩子們喜歡雪的?(問句說明孩子們想去那里看雪。驚奇也能看出。)
b.生反復品讀,
c.分角色:師生合作讀。
4.出示:“北京離這兒很遠吧?”孩子們問。
a.為什么這句也是呢?(說明孩子們想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b.你想一想,孩子們希望老師怎么回答啊?(不算太遠)
c.是的,老師就是這么答的。可是到底遠不遠?(看看中國地圖,其實很遠啊)
d.那老師為什么說不算太遠呢?(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其實還有別的原因,等下孩子們通過讀書你就知道了。
e.師:接著她就給孩子們講起童年玩雪的情景。師朗誦,播放配音。
f.師:想親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嗎?讀讀課文第九段吧。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配樂)
(交流)師: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喜歡這句?帶著這種感覺讀讀這句。生反復體會讀。
g.師:什么是雪毯、什么是銀裝啊?到多媒體課件上找找。
比較兩句: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
冬天,天上下著雪花,地上有厚厚的雪,樹上積著雪。到處一片潔白。
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h.師:還有誰喜歡第二句?(生讀) 想象我們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我想那樣我們一定能讀得更好!(男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