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功了》的課堂案例
一、教材分析《我們成功了》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三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這個專題編寫的。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提升孩子們的愛國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奧成功后人們興奮、自豪的心情和歡樂的場面,表達了人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朱作仁教授說過:“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則使人感受”。在教學中,應該把讀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本文雖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奮。基于這點考慮在教學中既要充分發揮范讀與指導讀的作用,又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通過播放課件和聯系實際的想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意境,讓他們體會到申奧成功后人們激動的心情。
三、教學目標
1、識記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重點句段的意思。
3、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心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文中重點句段的意思,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心情。
五、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新課
出示福娃的圖片。
師:認識他們嗎?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出示北京奧運會會徽。
師:看到這些你可以聯想到什么?
師:對了,奧運會將在2008年的8月8日在北京召開,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下北京申奧成功那天的情景吧!請大家齊讀課題——我們成功了。(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學生拼讀、認識“功”字,齊讀題目。讀題目兩遍,一遍比一遍有感染力。)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
師:瞧!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讀了。請你們輕聲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本課的生字新詞。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2、學生朗讀課文,勾畫生字。
3、同桌用生字卡片相互檢查,相互抽讀。
4、教師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三)、初讀課文,邊讀邊想
1、邊讀邊想: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2、完成下面這個填空:
( )年( )月( )日,北京申辦( )年奧運會成功了。
(讓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個整體的認識,理清思路。)
(四)、以讀代講,體驗情感
師:孩子們,你們學習生字部分太棒了,請你們再次去朗讀課文,看看這一次讀課文是不是更通順了?
1、學生再次放聲地朗讀課文。教師巡視學生讀書情況。
1、師:北京是在什么時候申奧成功的呢?(2001年7月13日)
想看下中華世紀壇的人如海,歌如潮的情景嗎?播放錄象。
想說點什么嗎?帶著你的這種激動的心情,大聲的讀這一段。
自由讀最后一段,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激動的時刻,請大家齊讀課文。
(五)、作業
回家搜集有關北京奧運的相關資料和圖片,下節課班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