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反思
《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反思
我們這次的展示課是《小柳樹和小棗樹》。這篇課文是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的,它借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為自己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夸獎小柳樹。通過它們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學生懂得“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從這一句話,我們能體會到識字教學的意義和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本節課在設計上是以識字、寫字、讀文整體推進為重點,盡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境中識字。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如:加一加,換一換,猜謎語等。
對學生書寫時容易出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童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發展個性,讓學生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朗讀為主線,在讀中感悟,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造性地學習。課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導新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指導得也比較成功。如在指導學生體會小柳樹的美時,抓住柳樹的生長的過程與特點,運用多種形式將描寫小柳樹美的3句話一遍遍的在讀中悟。學生在文字中體會到了美。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回答“小棗樹和小柳樹你喜歡誰?為什么”這樣的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再次細讀文本,抓住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語言進行不同語氣地朗讀、比較和體會。學生不僅在讀中感悟課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也體會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其中對小棗樹心情與性格地方理解比較到位。
雖然自己經過了精心的備課,但是還有一些不足,值得自己引以為戒:
1、生字的教學,雖然比較扎實,但在學生已經掌握住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猜字謎的訓練,顯得有些作秀。另外,學生在解說“忍”的時候,說的話有些血腥味,我沒有及時的引導。
2、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不夠及時,特別是學生每朗讀完一部分,我都應該給學生一個正確而富有鼓勵性的評價。
3、課文結尾處的“你喜歡小棗樹還是小柳樹?”這個問題處理時有過分強調思想教育之嫌。
總之,我會從這節課中發現優點,繼續保持,找出缺點,努力改正,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反思
一、引導學生讀題想象,聯系生活,說說自己知道的棗樹和柳樹。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柳樹和棗樹嗎?請大家說說自己了解的柳樹和棗樹
生:春天柳樹很漂亮,有長長的枝條,小棗樹樹枝光禿禿的。
生:秋天,小棗樹就結棗了;而柳樹卻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