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迫不及待”、“告訴”,分清“一串”、“一串串”,會寫3個帶有反犬旁的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明確目標
1.認讀生字詞,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2.課文里的小動物你們還記得嗎?我們把故事里的小動物請出來。誰說葡萄是酸的,誰認為葡萄是甜的呢? 板書:狐貍 松鼠 小兔 小猴
3.學習目標:為什么狐貍、松鼠、小兔說葡萄酸, 而猴子知道葡萄甜呢?這節課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讀課文,要帶著我們的體會,有感情地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讀一讀。
過渡:第一個來到葡萄架下的是——狐貍,他在葡萄架下干什么呢?
二、指導朗讀,發展語言
(一)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狐貍在干什么?把句子劃出來,讀一讀再結合圖畫,體會狐貍的心情。
生讀句子,談體會。(指導體會:狐貍為什么老是轉來轉去?狐貍轉來轉去想些什么?)
感情朗讀,讀出狐貍想吃葡萄,吃不著的心情。
引讀:狐貍一顆葡萄也沒摘到,于是,他指著架上的葡萄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2.朗讀二、三自然段:
理解“告訴”:狐貍說的話小松鼠聽到了,告訴了小兔子,看看告訴這個詞,想想這兩個字的偏旁為什么是口字旁、言字旁?
松鼠、小兔聽了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咱們來合作讀讀2、3自然段,老師讀前面的,同學們讀松鼠和小兔子想的話。師生配合讀。指導讀出相信的語氣。
(二)學習課文4-7自然段。
1.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猴子來到葡萄架下是怎樣做的,劃出相關的句子。
生讀句子,讀準三個帶有生字的詞語。
識記“串”字,分清“一串”、“一串串”:看看“串”字,想想它像什么?你能分清一串和一串串嗎?看圖填填。
看到這葡萄小猴子會怎么想或怎么做?課文中有一個詞就寫出了他的這種心情——迫不及待。
感情朗讀,讀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的心情。
生活中,你有過迫不及待的時候嗎?齊讀這段話。
引讀:當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葡萄就要往嘴里送的時候,小兔子連忙說——(生接讀小兔說的話)
2.請男女生比著讀讀,男生讀5自然段,女生讀6自然段。師讀7自然段,漏讀“大口大口”。
比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讀讀這兩個句子,看看多了“大口大口”感覺有什么不一樣呢? 感情朗讀。
指導朗讀:啊!真甜。變換句式說一說:啊? ?
(三)學習第8自然段。
葡萄明明是甜的,為什么狐貍硬說葡萄是酸的呢?體會狐貍自我安慰的心理。
三、感悟明理,發展思維
松鼠和小兔子差點沒吃到這甜甜的葡萄,差點錯過了這頓美餐,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猴子,你會對松鼠、小兔說什么呢?(不能光聽別人說,自己能試的就試一下。)
四、引導觀察,指導寫字
組合成字:狐 貍 猴
1.引導觀察。2、教師示范,闡明要點。3、學生練寫。4、相互欣賞評議。5、集中展示評議。
板書設計: 17酸的和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