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酸的和甜的(教案)
一、引出課題出示生字“酸”。
師:誰認得這個字?你吃過的東西當中有什么是酸的?有什么是甜的?(適時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7《酸的和甜的》(請生讀題)。
二、讀文引出四種動物,學寫“狐、貍、猴”
1、齊讀課文
師: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昨天,小朋友學完以后,都非常喜歡,那么在座聽課的老師,也很想知道,這個故事到底講了什么?你們愿意不愿意把這篇課文,正確流利地讀給老師們聽啊?
2、引出四種動物
師:剛才鐘老師用我的耳朵去聽,用我的心去感受,孩子們讀得非常認真。我現在要請小朋友來說一說,這篇課文里邊一共講了幾種小動物。(狐貍,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
3、學寫“狐、貍、猴”
師:在這些動物的名稱里藏了一個秘密,你發現了嗎?(課件出示“狐、貍、猴”)
重點指導寫反犬旁的字“狐、貍、猴”。反犬旁的筆順。第二筆不容易寫好,要作示范。注意提示,“狐”右邊不要寫成“爪”;“猴”右邊不要寫成“候”。
三、從“葡萄”入手學文
1、出示“葡萄”詞,再出示葡萄圖和真葡萄。
(1)師:我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水果,這種水果是狐貍,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都想吃的,你知道是什么嗎?誰能讀出它的名稱(注意讀準輕聲詞)。
(2)引導學生用好詞形容葡萄:一串葡萄、一串串葡萄、一顆葡萄、一串串 葡萄。
(3)師:鐘老師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葡萄是酸的還是甜的,你有什么好辦法能知道這葡萄是酸的還是甜的呢?
小結:要親自嘗試才知道是酸的還是甜的!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狐貍動畫和第一自然段文字
①師:在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里,是誰最先發現這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它想吃又吃不到就說葡萄酸呢?從圖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狐貍非常想吃葡萄?對應這幅圖是文中的哪一個自然段?
②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從哪句話看出狐貍非常想吃葡萄?
③指導朗讀:葡萄架下,有一只狐貍。他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讀出“著急”)
④狐貍沒摘到葡萄,它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句話:于是,他指著葡萄架上的葡萄,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⑤請學生上臺演一演狐貍。
3、學習第4自然段
①師:在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里,誰最先吃到葡萄知道葡萄是甜的?
出示猴子圖和第四自然段,重點理解:迫不及待
②比較: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這只猴子可真是迫不及待啊,我們還可以說小猴子怎么樣爬上葡萄架呢?(換詞)
③你們真了不起,能用這么多詞語來表現小猴子著急的樣子。是啊,小猴子心里很著急,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應該怎樣讀這句話呢?(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第2句)
④正當小猴子摘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時,小兔子來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出示第4自然段第2句并指導讀)
這只熱心的小兔子真著急呀,誰能學學他?(生讀)可真像。咱們一起加上動作和表情來學學小兔子吧!
4、學習2、3自然段
設疑: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讀2、3自然段,提問:它們倆都是聽別人說的,自己去嘗試過嗎?小猴子有沒有相信小兔子的話?它是怎樣做的?從哪幾個自然段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