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教學雜談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桂平市桂平鎮中心小學 陸瓊麗】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新課程引導的課堂,其本質特征在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實踐主體、認識主體,又是道德主體、審美主體。一句話,他們應當是自主發展、自我構建的主體。而活動是主體存在和發展的方式。離開了自主的、具體的、感性的學習活動,學生是無法獲得主體地位,也不能發揮主體作用的。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盡可能地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朗讀方式,自主選擇作業方式,自讀自悟,自己觀察發現……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第2段時,有兩個季節,我做了隱性設計,學生喜歡夏季則先學第二句,若學生喜歡先學秋季的,則先學第三四句,以此作為課堂調節手段去調適和引導學生的主體行為。
【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小學 華晴】
〖用美妙的音樂,帶領學生走進童年話般的世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學習,把學習變成是自己的事,自覺自愿地學,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于學生內部的學習動機,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生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也是高效的。上課時,我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找回童趣,獲得幸福感。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的教學走進了教室,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它那悠揚的音樂、精彩的圖象、絢麗的色彩、美妙的畫面、優美的動作,就像一塊塊巨大的磁鐵牢牢地吸引著學生幼小的心。我把幻燈片、錄像帶、掛圖、教學光碟等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比如:我在教學《葡萄溝》一文時,讓學生邊聽錄音:“我們新疆好地方。”邊欣賞《秋到葡萄溝》的詩歌,同時播放葡萄溝的迷人景色,樂聲一起,同學們個個眉飛色舞,心曠神怡,沉浸在這醉人的意境中。同學們聽著這音樂,目睹著眼前的美景,仿佛走進了葡萄溝,伸手便可以摘到一大串、一大串白的、紅的、灰的、紫的……五顏六色的葡萄,并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新疆多美啊,我長大了一定要到新疆去”的慨嘆!望著孩子們那如癡如醉的神態,我激動不己,運用這種方法,學生覺得新鮮而有趣,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活躍之中。這樣,學生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自主地去學習,才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重慶市萬州區高粱中心小學 應德燕】
〖直觀呈現,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語文教學中有時把文字轉換成直觀的圖象,會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文字。直觀性就是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和形成表象,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教材,恰到好處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較好地領悟和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理解教學內容的內涵。每堂課,老師都有自己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就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這些知識點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講解有時也很吃力。這時,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獨有的形象性和直觀性,許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變得輕而易舉了。
如《葡萄溝》,課文僅用了幾句話敘述了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和形成原因,這對于缺乏生活經驗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單靠教師采用傳授、口述等一般媒體設境進行這一段語言文字教學,是難以掌握課文內容的,還會覺得枯燥、難以理解。而通過應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進行動畫的動態演示,形象生動、逼真,趣味性強,促進學生從形象思維順利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同學們觀看葡萄干過程的動畫,通過看、讀、議、想,順利地理解在制作過程中關于“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掉”等語言文字之間的關系,葡萄干的形成原因和制作過程一目了然,順利地完成了教學重難點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