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書”》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知道最大的“書”指的是巖石,
3、知道川川是個愛刨根問底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10個生字。教學難點:會寫12個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的最大的書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還有比它更大的書?到底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最大的“書”。
板書:最大的“書”
2、師指導讀題,(讀出最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把字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次,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同學和老師。
2、帶拼音出示生字全班齊讀生字。
3、去掉拼音 “開火車”讀檢查學生讀音情況。
4、把生字放進句子里去了,自由練讀,分組讀,練讀難讀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小組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本最大的“書”究竟是什么?讀后小組討論。
2、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巖石一層一層的,像一冊厚厚的書。”解決“書”為什么加引號
3、讀了課文你覺得川川是個怎么樣的孩子?
四、.寫字指導。
1、教師范寫"底",講解寫字要領:
2、底:第三筆是豎撇,第五筆是"豎提",上下都有點。
3、學生描黑,臨寫。
4、還有哪些字有"豎撇"?學生練寫"冊"、"厚。、"質",教師針對寫字情況進行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讀懂課文,了解“書”的內容和作用。
2、能力目標: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對話。
3、情感目標:在對話中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對話,了解“書”中的內容和作用。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搜集的有關化石和巖石的相關資料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著名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的,“讀一本好書,就象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書能帶我們環游世界,能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今天,咱們繼續和川川一起,去讀一讀《最大的“書”》。
板書:最大的書。(故意漏寫雙引號)
學生糾錯:書沒加雙引號。
師順勢問: 為什么加引號?
板書:巖石
二、細讀課文,感悟重點
(一)找出問句,讀懂課文。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川川是個愛刨根問底的孩子。請小朋友們,快速讀讀課文,把川川提的問題找出來,并劃上波浪線,看誰速度最快?(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
2.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現在請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看看你從中了解到哪些知識能解決川川的哪個問題。讀完后小人小組交流一下。
(二)指導朗讀,讀好對話。
1、學生在班里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隨機進行點撥,并指導朗讀。著重讀好人物的對話。(叔叔是自豪,川川是好問。)
三、情境表演,體驗情感。
競賽朗讀,評選出朗讀小明星(“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
1、小組內分角色讀課文。評選出小組中的“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