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寓言兩則
(一)今天我們學習另一則寓言《守株待兔》。
(二)自學解題。
1.查字典解釋:
守——守候。
根據圖畫理解:
株——露在地面上的樹木的根和莖。(也叫樹樁子。)
討論理解
待——等待。守株待兔——守候在樹樁旁邊等待野兔。
提問:等待什么樣的野兔呢?
2.自讀課文,再講“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候在樹樁旁邊,等待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
三、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讀生字詞。
shǒu zhū cuàn zhuāng
守 株待兔 竄出 樹樁
zī chú
樂滋滋 鋤頭
(二)指名朗讀《守株待兔》。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守株待兔》里的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以后他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1)齊讀課文。
(2)討論回答。
討論第一個問題: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誰能回答得簡單一點?
一只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
——按問題回答: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先說“誰”,再說“怎樣得到”,最后說“一只什么樣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子。
比較兩個句子。思考:他為什么能撿到?第二個句子說得更明白。
第二個問題。
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以后:
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做: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他的想法能實現嗎?為什么?
種田人的想法不能實現。因為野兔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
——你從哪里知道野兔是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的?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竄”是亂跑、亂逃的意思。所以說野兔跑得很快。
“丟下鋤頭”是什么意思。
“丟下鋤頭”就是不種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討論第三個問題:
結果:兔子沒等到,莊稼全完了。
(3)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復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樹立形象靠感受。
1.朗讀《守株待兔》,想想那個種田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討論:那個種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總撞死在樹樁上。
(二)分析錯因要思考。
1.提問:那個種田人錯在哪里?
2.討論。
(1)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撿一只,那是不可能的。
(2)那個種田人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存在僥幸心理,希望還能不勞而獲。
(3)那個種田人丟下鋤頭,守株待兔,兔子沒等到,莊稼也完了。
(4)那個種田人錯就錯在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結果把事情辦糟了。
(三)揭示寓意需提煉。
1.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