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蜜蜂引路
1、談話激疑:同學們,當我們想去一個地方,卻不知道路怎樣走,你通常會想什么辦法呢?(學生交流),那你們聽過蜜蜂也能當向導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板題) 3、聯系事情結果,引發學生讀書興趣。 思考:列寧能找到養蜂的人嗎?從列寧的話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養蜂人的? 結合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節,體會故事情節的生動性。通過朗讀理解養蜂人的“驚訝”。 1、啟發學生思考:你認為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強調抓住課文的相關內容,把自己的理由說得有理有據。 教學板書設計列寧——蜜蜂(向導)——養蜂人花叢(路邊) 認真思考園子(附近) 仔細觀察小房子(旁邊) 做出判斷 經典題型設計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驚奇——經常——愉快——仔細—一聊天——興奮—一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小山 一( )房子 一( )火車 一( )草地—( )園子 一( )蜜蜂 一( )飛機 一( )手絹 教學反思教學《蜜蜂引路》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蜜蜂真的會引路嗎?”并組織學生討論。一部分學生認為從文章的最后一句話中可以知道蜜蜂會引路的,因為列寧說:“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向導就是領路的人,蜜蜂是向導,所以蜜蜂會引路。另一部分同學認為因為列寧仔細觀察,又認真地想:蜜蜂的家一定也是養蜂人的家,只要跟著蜜蜂回去的路走,一定能找到養蜂人的家。列寧是這樣找到養蜂人的家的,雖然蜜蜂也有功勞,但主要還是列寧自己的功勞。我告訴他們每位同學都能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從這個意義上說,兩方同學都是勝利者,但是認為“蜜蜂不會引路”同學的表現更佳,因為他們能認真讀課文,細心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另一方同學應該向他們學習。課文中,列寧這種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值得大家學習。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積極思考,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