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的夢》教學反思
阿德的夢在現在已經都實現了。因此,最后我設計了“我的未來世界夢”,讓學生自由的說一說“你心中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由于時間不足,這一環節沒有達到我的預設。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最大的遺憾就是評價語不夠到位。許多預設的效果在教學中都沒有生成,造成了預設與生成的不平衡。豐富對學生的評價語、評價形式多樣化、朗讀指導要到位,這些都是我今后應該努力的地方。
《阿德的夢》教學反思
這是小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閱讀課文:乘坐飛船可以到火星上旅游了;月球上可以定居了;打電話不只是通話。而且能看見通話的人了;地球上購物可以不出家門,在地球上可以預訂月球上的物品了……哦,原來這是阿德的夢!這個夢多么有趣啊!我先帶者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與他們一起入阿德的夢境,分享阿德的幸福與快樂,然后讓孩子閉上眼睛來個“白日做夢”。再向小伙伴們說說自己的“夢”,課堂氣氛還是非常的活躍。其中的幾個環節讓我感觸最深:
一:視野寬廣
當我說的現在中國的載人飛船也上天了,你們知道了嗎?還沒說完,就有許多同學“神五”“神六”脫口而出,有的干脆站起來說“我知道2003年10月 15日,楊利偉駕駛神五成功發射……”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哦,這些小家伙們知道的還不真不少,這讓我感到他們平時對這些方面一定非常關注,他們的表情、語氣中帶著自豪,為中國自豪,他們的視野并非只局限于書本。
當提到阿德的夢,你認為哪些已實現了,哪些還沒有?你有哪些了解?
生:“可視電話”已實現了,雙方打電話不僅能聽見聲音,而且還可以通過視頻看見對方。
生:“網上購物”也可以了,我媽媽經常從網上買化妝品、衣服,還給我買了許多開發智力的玩具呢,比超市里的經濟,還便捷。……許多同學還搜集了有關的天文知識,侃侃而談。可以看出孩子們不只有夢,更有實現夢想的強烈愿望。
二:想象力豐富
想象是學生創造力的萌芽,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就是創造。有人說“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孩子們幻想的世界中,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
教學中有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心目中的未來世界什么樣?
先給了他們兩分鐘時間做“白日夢”,先后前后交流,最后學生發言:
生:我想未來的世界人們居住的不這么密集,都分布到其它星球上去了。到處是綠色、大樹、草地。出門就能呼吸到帶著花香、草味、濕潤的新鮮的空氣。
生:我夢想我們未來有一個非常寬敞、舒適的家,家里設置的非常溫馨。
生:我夢想以后會有一種特制的傘,走在炎熱夏天的馬路上,撐開它就非常的涼爽。
……
原來想象無處不在,關鍵怎樣引導孩子們走進想象的空間,讓孩子的想象盡情發揮。在孩子們心目中,未來世界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去哪,就能去哪里,科技要多發達就有多發達。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孩子的心目中的一切是鮮活的,可以和自己對話的,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愿變成現實的。想象展開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帶給了孩子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阿德的夢》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