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的夢》教學反思
《阿德的夢》教學反思
想象是學生創造力的萌芽,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就是創造。想象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兒童是富于想象的,有人說:“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孩子們在幻想的世界當中,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如果學生的想象發展起來,很可能寫出或說出令我們吃驚的東西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此可見,孩子想象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許有時候看起來,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是作為成人的我們是否想過,瓦特正是有了“為什么蒸汽能把壺蓋頂起來”的思考,才有了后來蒸汽時代的到來;萊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長上翅膀,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的異想,才有了人類飛翔天空的現實……
乘坐飛船可以到火星上旅游了;月球上可以定居了;手提電話不僅能打到天上,而且能看見通話的人了;地球上購物可以不出家門,在地球上也可以預訂月球上的物品了……哦,原來這是阿德的夢!這個夢多么有趣啊!本文是連環畫形式的略讀課文,要把重點放在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以及借助圖畫識字等方面。
孩子們是帶著笑容讀完課文的,當我給孩子們講述可視電話、網上購物、可視手機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本課很好地印證了“興趣是孩子最大的學習動力”。孩子們就象自己在讀連環畫書一樣,快速地吸收了課文的內容,從他們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他們已經將自己變成了文中的主人翁,準備進行奇妙的旅行。
學習課文后教師可對學生進行知識補充,“小朋友們,阿德的夢真神奇,我們中華民族也有一個飛天夢,有一個人就圓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飛天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學生回答后,教師介紹楊利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阿德的夢》教學反思之二
在教學本課的前幾天,我在批改日記的時候就發現有篇日記就是寫自己所做的夢,寫的很形象,很富有特色。這是我萌發了本課不要講的太多,盡可能多的去讓孩子想象,相互交流自己的未來的世界!然后再把自己的一些美妙的想法寫在日記中,加以鞏固。
教這課我盡力創設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的想象盡可能多的盡情發揮,一個個說得意猶未盡。日記中可以看出在孩子們的心中,未來世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科技要多發達就有多發達。所有在現實生活中還不能實現的,在未來的世界什么都實現了。是呀!孩子們對未來充滿著多大的希望呀!孩子們的想象力多豐富啊!我以“阿德心中的未來世界如此奇妙,你們心中的未來世界是怎樣的呢?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為切入口,給學生創造出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
想象其實無處不在,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多給孩子發揮想象的機會和空間。想象就是創造。想象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孩子們在幻想的世界當中,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
《阿德的夢》教學反思之三
乘坐飛船可以到火星上旅游了;月球上可以定居了;手提電話不僅能打到天上,而且能看見通話了;地球上購物可以不出家門,在地球上也可以預訂月球的物品了……哦,原來這是阿德的夢!這個夢多么有趣啊!很明顯,這是一篇充滿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時代意義的短文。作者以生動的筆觸,記敘了阿德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