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武夷山》一課教案(第二課時)
用心去讀、去想象,我相信,你們的腦海中一定會產生一幅更加美麗的武夷風景畫!
可是生詞寶寶說,只有準確地讀出它們名字的孩子才能欣賞課文,有信心闖過生詞關嗎?(開始課件演示)
福建 溪水 環繞 山勢險峻 峰頂 造型 玉柱 竹筍 一幅畫
古樸 竹筏 靜靜地 緩緩地 感覺 徐徐
這么順利就過關了,掌聲響起來,為自己鼓鼓勁兒!(學生鼓掌)
二、學習課文。
(一) 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聰明的你都能讀明白什么?
2、生默讀全文。
3、反饋:
⑴、 武夷山在南平。
⑵、 武夷山山沿水立,水繞山行。(師板畫)
4、快看圖,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地方呀!喜歡它嗎?
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這一段只有一句話,介紹了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的特點。學生通過默讀能很快地明白。教師以形象的板畫激起了學生讀文、學文的興趣。)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 既然到了武夷山,當然得去領略那三十六峰的風彩了。
2、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①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點?畫出有關詞語。
②邊讀邊想象: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些什么?
3、 學生自由讀文。
4、 反饋:
⑴山的特點:險峻 奇特 (師板書)
⑵看到什么:
我看到了山的造型各異……
我看到了大王峰。(如果想去登大王峰的話,你認為容易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看課文中的插圖:是呀,如果真要去登大王峰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呀!)
5、憑借自己的力量,你們就能讀懂這么多的內容,很了不起!現在老師想和聰明的你們合作讀文,你們愿意嗎?我給這次的活動起了個名兒,叫:我說你接!
6、第一次:按原文“武夷山山勢險峻。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
第二次:在原文的基礎上,加上還有的……(生發言)
第三次:邊說邊演(課件出示) 主要完成第二次的說的內容,加上合適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