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磨課 體驗成敗——記《體育世界》磨課過程
“好課還需磨礪出。”這是我有幸代表順德區勒流骨干教師培訓班語文班的一名代表上完一節匯報課后情不自禁發出的感嘆。雖說上課很痛苦,但是對于教師的成長來說,絕對是件好事,因為痛苦的備課、上課過程,可以使人充分認識到該如何嚴肅認真地對待一堂課,學會怎樣備課,怎樣上課。這一次磨課的體驗,緊張和酸楚伴隨我整整一個多月,磨課的過程絕對稱得上是痛苦并快樂著的,我覺得應該記錄一下,進行必要的回顧和整理,這肯定有助于自己今后更好的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
那是骨干教師班第三階段培訓開始的第一天,語文班的班主任汪老師跟我說決定由我代表語文班在街道內上一節匯報課,應該說能作為一名代表上一節公開課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但興奮之余更多的是擔心和害怕,擔心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這個任務,害怕在眾多的老師面前丟臉,說實話當時覺得壓力挺大的。
怎樣才能很好的完成這個任務呢?以前累積的一些經驗告訴我上好一節效果較好的公開課,第一步應該是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課型最重要,我這個人思路還算清晰,課堂上和學生能較好的溝通,并具有一定的親和力,但自己最大的毛病有時候課堂上話多,應變能力略差一些。針對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我認為自己應該選擇條理比較清晰,活動性較強的課型來上比較合適,在綜合考慮的情況下,我選擇了二年級(下)開放性單元《體育世界》的第一課時。
試教一
時間過得真快,離上匯報課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由于剛開學的時候特忙,所以雖然重視這件事,但也只是簡單的研究了本課教材的教學目標和在各個小學教學網站收集了一些這節課的資料,總覺得自己收集的這些材料都比較簡單,普通,沒有一點新意,所以也沒深入的研究下去。當汪老師打電話來問我什么時候試教時,我隨口說下星期四吧。既然已答應了就必須作好各項準備工作,因此我把自己從網上下載過來的教案進行簡單的整理以后,臨時拼湊成一份教案,在短時間內召集了本組的全體學員進行研究,研究后再進行整理、制作課件。兩天后,也就是在正式試教的前兩天,我匆匆地在掛職學校找了個班來試教,并邀請了全校的語文老師和校長來聽課。由于對學生備得不充分,不了解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可想而知這節課的結果,完全打亂了我預設,本來我想讓學生通過當小老師的辦法來認讀生字,結果學生不掌握操作辦法耗費了較多的時間;以致課只上了三分之二就下課了,上完教案預設的內容足足拖了十五分鐘堂。
這節課毫無疑問是失敗的,這充分說明如果一個教師在備課中沒有對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就設計教學的環節,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能成為一句空話。課后,通過同同事們的探討,使我對本課的失敗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其實這節課中對學生備得不充分只是一個部分,更重要的是我對本課教材缺乏統籌的把握,本課設計只是老師的一廂情愿,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安排各環節教學的時間,不能讓學生融入自己設計的教學情景中,注定要失敗的。
有了失敗的經驗和研究的方向,對我來說確實啟發很大,我重新研究了教材,覺得教材的結構和目標很明確: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先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的運動項目,生動形象的圖畫開始教學,再由此引發開去,引導學生關注競技場上的體育、生活中的體育,最后再回到學生身邊,引導學生觀察、體驗、表達,讓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由此我對教案進行了修正,首先對本課的教學環節做了必要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