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馬戲》說課設計 4份
①自己試讀第二自然段。
②小組讀。
③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看計算機課件)
④齊讀。
教師小結:
課文在給我們介紹“猴子爬竿”這個節目時,先給我們介紹了節目名稱,又介紹了猴子的動作的樣子,最后介紹了觀眾的反應,讓我們如同親眼看見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這個節目的精彩。其余節目也很精彩,你們能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2)出示第三、四自然段,學生集體試讀第三、四自然段。
(3)喜歡“黑熊踩木球”和“山羊走鋼絲”這兩個節目的同學分別朗讀第三、四自然段并說出自己以怎樣的心情或語氣來朗讀,通過學生互評,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重點詞句,如描寫黑熊緊張的詞句:小心地移動;大木球剛滾過中心點,蹺蹺板的那一頭就掉下來了.……
(4)請再仔細讀讀課文,你一定發現觀眾在觀看這兩個節目時有不同的反應。讓我們再像課文中的觀眾一樣,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為山羊表演的絕技大聲喝彩!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感受“哄笑、喝彩”,從而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
【朗讀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句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讓學生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能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做到以讀代講,以讀激qing,以問帶讀,以讀促思,展開想象,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教師把講解和朗讀有機結合,做到講中有讀,讀中有講。碰上部分學生不理解,啟發學生邊讀邊聯系課文進行想象,并運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通過一讀再讀,讓學生在讀中自悟,切實體會到這場馬戲十分精彩,并且在讀中培養語感。】
(五)、以演促讀,內化語言
1、“同學們,馬戲團想在我們班聘請幾位節目解說員,面試的題目就是請你為“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走鋼絲”這三個節目中的其中一個節目解說,請大家選擇其中的一個節目準備,中間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
2、學生準備后看課件解說節目。
【學生學習書面語言其主要途徑是范文語言的內化。復述是讀書內化的重要過程。通過復述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增長知識,同時可以全方位地積淀語感經驗。本課設計的這一游戲環節——學做解說員,不提復述兩字,使學生在游戲中的輕松氛圍中完成復述。這樣,規范的書面語言反復進入學生的口語,就會自然地同化、改造學生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重構語言模式。】
(六)、啟發想象,延伸仿說。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問嗎?
2、你們觀察過嗎?課文第二、三、四小節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3、觀看課件:“小狗做數學”、“猴子騎車”、“馬鉆火圈”。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仿照前三段的寫法,選其中一個節目,把它說具體。
【“說話”是我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尤為重要。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并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間的差距,創設一個讓學生仿說的情境,這樣不但讓學生產生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
第二課時說課設計
《精彩的馬戲》是語文思想品德第四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共六段。第一段寫媽媽帶我去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第二到第四段以相同的結構寫了猴子爬竿、熊踩木球、山羊走鋼絲三個節目。第五段簡單介紹猴子騎車、馬鉆火圈、小狗做數學題三個節目。第六段寫了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真有辦法。它要求通過課文的學習學會本課的十二個生字,會讀兩個多音字,理解“喝彩、穩穩當當”等16個詞語的意思,初步懂得一段話由幾句話組成,先講什么,后講什么,要有一定的順序;開始培養學生讀懂一段話的能力。通過對課文的深入了解,體會馬戲的精彩表現在什么地方,作者又是如何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的,并從動物能表演那么精彩的節目是馬戲團叔叔阿姨訓練的結果,知道還是人最有辦法。我們在感謝動物給人們作了精彩表演的同時,更應該感謝馬戲團叔叔阿姨的辛勤勞動。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