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之歌》說課
教材簡析:
《楊樹之歌》是"植樹"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首詩歌.全詩共三節,用第一人稱述說了楊書樹成天喜歡歌唱的可愛形象,人們在大葉楊下的快樂生活,大葉楊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借贊美楊樹,贊美各地可能雖然普通,但默默地為人類奉獻關愛的樹.
學情分析:
學生比較喜歡閱讀詩歌,因為詩歌音韻兼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學生的閱讀方法有限,在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創造等方面欠缺.在教學中我采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巧妙的語言引導渲染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品讀,從而體會文章的感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學習樂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這里,有目的檢查學生識字的渠道及識字效果的鞏固.及時交流方法,使每位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于枯燥的練習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所學的生字也得到了鞏固.
同學交流合作,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學會反思,正確地認識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同時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學會思考.學生積極動腦想象,動口表達.其實,想象是對學生創造力的一種鍛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充分地練說,尊重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的情感體驗,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語言的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 既豐富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思維的廣闊性和創新精神.想象畫面來朗讀,就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為了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欣賞,讓學生完整地朗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獨特體驗,創造性地再現課文,讓學生通過"讀"有所"思",有所"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魅力","明白樸實的道理","提升閱讀的樂趣".
《楊樹之歌》教學設計
蒲江縣實驗小學 曹俊玲
教學重點
1,練習運用聲旁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7個,初步學習寫字兩個"之,爽".
2,了解人類與樹木之間共生共息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圖片 課件 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請你們欣賞后告訴老師歌曲唱的是什么 播放課件(小白楊).多么動聽的歌呀,快來告訴大家,唱的是什么 (生答)對,歌里唱的就是這些白楊樹.今天我們也來學一首小詩《楊樹之歌》(板書課題,"之"用綠筆).齊讀課題,誰能說說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識字效果.
過渡:同學們快打開書讀一讀小詩,找一找答案吧.
1,自由讀課文.(教師將帶有生字的樹葉貼貼在黑板上)
2,課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了小詩,預習了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齊讀生字.
4,你們是怎么認識的,誰到前面來說一說
5,游戲:貼綠葉
請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認識哪個,就來拿哪個,然后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認識它的,讀出音節,讀對了,請你將樹葉貼在大樹上,給它增加一片綠意.(同學們上來拿樹葉)
6,(生字:楊 之 蝴 蝶 陪 聊 染 ) 摘到后站成一排,讀音 組詞(可以指名組詞當小老師).
用"陪伴"說話.
大家都認識了嗎 小老師來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