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之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綜合識字的方法認讀本課的7個生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引導學生把詩歌讀正確、流利,并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3、正確書寫本課部分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你們認識哪些樹,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2、(出示楊樹圖)你們知道圖上畫的是什么樹嗎?
3、師簡介楊樹:這種樹的名字叫大葉楊,它是楊樹的一種。大葉楊樹葉茂盛,為人們遮風擋雨,特別在夏天,是人們乘涼、游戲的好地方。(板:大葉楊)
4、導入:你們聽過大葉楊唱歌嗎?你們想知道它在唱什么嗎?就讓大葉楊自己來告訴我們吧!
二、正確認讀生字詞,讀準、讀通詩歌。
1、(課件播放朗讀錄音):請大家打開書21頁,認真聽錄音。
2、請大家自己讀讀詩歌,邊讀邊把生字詞找出來,多讀幾遍。
3、同學們,你們都找出了哪些生字詞呢?
(課件出示生字詞)自由拼讀----提醒難音,指名帶讀-----齊讀。
4、(課件出示生字)
我們來開火車,看誰認讀得又快又準。
5、大家能正確認讀生字詞了,相信能把詩歌讀得更準、更通順。
同桌互相讀一讀、評一評。
6、分大組比賽讀詩歌。
三、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楊樹之歌》第二課時
教材及學情分析:
《楊樹之歌》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以“植樹”為主題中的一首詩歌,這首小詩以優美的語言文字形象地描述了楊樹歌唱時的歡樂,贊美了楊樹及像楊樹一樣雖然普通但默默地為人類奉獻關愛和歡樂的品質。詩歌意境美,韻律強,瑯瑯上口。
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理解詩歌內容難度不大?扇绾瓮ㄟ^優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把詩歌中所蘊涵的情感點化出來,真正打動學生的心弦,使“愛綠護綠”的思想隨同文字滲入其內心深處,自然就成了本節課要攻破的教學重難點。
設計思路:
根據學生的實際,結合教材自身特點,我摒棄逐句逐段講解的作法,而是注重從整體入手,注重以讀為本,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成天”、“歡快”、 “響亮”、“悠閑”等重點詞來品析、體會詩歌內容;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善于想象的特點,讓學生借助插圖,通過角色置換“如果你是大葉楊,你會對人們說些什么?”,給予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感受楊樹帶給人們的歡樂和關愛。我還在教學內容的開放上作了大膽的嘗試,即將學生的學習知識由課本延伸到課本外。課文雖寫楊樹,但不拘泥于只談楊樹,我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身邊像楊樹那樣為人們提供方便、帶來快樂的樹。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結合畫面和創編歌詞來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意境,從而感情朗讀,并背誦下來。
2、聯系實際拓展延伸,贊美所有默默地為人類奉獻關愛和歡樂的樹。
3、指導書寫剩下的生字。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 復習生字詞。
2、 檢查詩歌朗讀情況。
二、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一)感知詩歌內容。
1、 同學們自己讀讀這首詩歌,想想詩歌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2、班級交流。
(二)學習第一節。
1、你們從哪里看出大葉楊喜歡唱歌呢?
2、(出示第一節)怎么說大葉楊“成天”喜歡唱歌?(演示重點詞“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