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和大樹
③一個人身上有了缺點、毛病,應歡迎別人指出,及時改正;不然,變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四、作業。
做課堂作業5、6題。
[教案述評]
林艷老師于1996年參加臺州市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比武獲二等獎。《啄木鳥和大樹》一文第二教時的教案是這次比武的教案,體現了“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特色。
一、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目的是教育學生懂得有缺點應該及時改正的道理。林老師為扣緊這一目標,突破這一重難點,在課中展示教學目標。緊接著要求學生劃出啄木鳥和大樹的三次對話,教師重點抓住啄木鳥說的“小病不治,變成大病就危險啦!”這一富有理性的重點句,層層剖析,理解到位。大樹三次說的話,教師重點抓住大樹的態度變化:叫--生氣--不耐煩。大樹不聽啄木鳥的勸告,后來年輕力壯的大樹枯死了,這究竟為什么?教師讓學生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理由。這篇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教師因勢利導,采用選擇題的形式,讓學生辨析,這樣既降低了坡度,又符合低段兒童的認知規律。
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課堂教學宴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得主動、活潑。教學中教師抓住“年輕力壯”和“枯死”兩個詞設計了對比性練習,讓學生看圖回答。緊接著問“年輕力壯的大樹枯死,這到底為什么”?這樣傲體現了圖、文、練三者緊密結合的教學流程,使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又很快把學生引入新知識的發展區,激起學生探究課文的欲望。本文的語盲文字訓練,教師不是架空指導,而是讓學生劃、圈、注、比、讀、議、評。尤其是大樹三次說的話,態度越來越壞,教師著力引導學生聯系啄木鳥說的話去領悟。然后,通過朗讀指導,讓學生讀出大樹態度變化的語氣。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語感,而且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