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精選13篇)
啄木鳥 篇1
教學目的:1.認識14個生字及多音字“干”。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有關、貓頭鷹、喜鵲的知識。3.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滲透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
一、出示課件,引出課題。
師: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幅畫,小朋友想看嗎?(出示課件。一棵哭泣的大樹)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樹在哭。
師:他為什么在哭呀?(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的回答老師都給以適當的鼓勵。)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學習一個故事。(板書課題:)
師:請小朋友認真看課題,里邊有一個生字“啄”,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怎樣記住它呢?(讀課題幾遍)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初識生字。
請小朋友自己到課文中找答案,注意里邊有許多生字藏著,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請小朋友說說有什么辦法。(生:問同學、問老師、查生字條……)
2.教師范讀。(學生指著課文以糾正讀音。通過提問檢查學生閱讀情況。)
(1)師:現在你知道大樹為什么哭了嗎?(生:生病了)誰想讀一讀這一段?(學生讀)
(2)師:蘋果樹生病了,要請醫生來治病,都是有誰來了?他們的心情會怎么樣呢?(學生回答)
師:它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呢?請你選一段話讀一讀。你能把它的心情表達出來嗎?(個別同學朗讀,其他同學評價:是否讀音正確、有沒有讀錯的字、是否能表達出小動物的心情。)
(3)師:做完手術后蘋果樹怎么樣了呢?(學生讀最后一段。)
師:哇,的本領可真大,比貓頭鷹和喜鵲可強多了。小朋友說是不是?(激發學生動腦筋,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問題。)
(學生會有精彩的回答,教師要適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師小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們不能片面地看待它們。如:貓頭鷹會捉老鼠,喜鵲會捉樹枝和樹葉上的蟲子,會啄樹干上的蟲子等。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
4.(出示課件,請讀得好的同學讀。課件:在背景圖上的整篇課文,生字用特別的藍色體現出來。)
三、出示課件識字
1.你能讀出這些詞語嗎? 一棵樹 生病 身體 蟲子 醫生 治病 老鷹 氣球 對不起 喜鵲 樹干 手術 敲門
2.你能讀出這些字嗎?啄 棵 病 體 蟲 醫 治 鷹 氣 對 鵲 干 敲 術
師:你能把你認字的好方法說給大家聽嗎?你能用這些字組詞嗎?
3.你能正確讀出下面句子中藍色的字嗎? 在樹干上捉蟲子。 小朋友們把教室打掃得很干凈。
四、延伸:活動課帶頭飾表演。 回家搜集小動物的圖片和知識,帶到學校講給大家。
啄木鳥 篇2
(美術)目標:1.通過觀察整體范例,培養幼兒觀察及分析比較的能力。2.鼓勵幼兒嘗試用看圖示的方法折,促進幼兒手指小肌肉群的協調發展。3.培養幼兒對折紙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準備:1.從圖書中了解的外型及生活習性。2.折紙‘’整體范例一個,分步范例每組一套。3.彩色正方形紙每人一張,膠水和勾線筆。4.自制大樹一棵。過程:1.通過猜謎,觀察整體范例,引發幼兒對折的興趣。小小鳥兒本領大,長著尖尖長嘴巴。森林里面捉害蟲,飛來飛去工作忙。你要問問它是誰,大樹醫生就是它。2.引導幼兒觀看分步范例圖示,通過答疑幫助幼兒掌握折疊的步驟和方法。3.幼兒邊觀察整體、分步范例,邊嘗試折,教師巡回指導,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4. 將粘貼在自制的大樹上,幼兒互相欣賞、交流各自的作品。
啄木鳥 篇3
教學目標:認識14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愛護小動物。
教學重點:課文內容,理解認識14個生字。
教學難點:課文內容,理解認識14個生字。
教具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病了都要去找醫生,那么樹生病了怎么辦?誰是它的醫生呢?寫課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啄木鳥”。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聽課文錄音。
2. 生自讀課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落?圈出生字。
3. 學習生字。啄 棵 病 體 蟲 醫 治 鷹 氣 對 鵲 干 敲 術
4. 我愿當小老師。
5. 找出這些生字的“鄰居”。
6. 誰還能找出這些字的朋友。
7. 讀課文,組內一人讀一節。
8. 推舉讀得最好的到前面讀。
三. 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齊讀課文 。
2. 你最喜歡那一段。
3. 學習第四自然段。
4. 第四段。
5. 指名讀第四段。
6. 討論: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
7. 那么貓頭鷹和喜鵲為什么不能給老樹治病呢?
8. 指導學生讀2、3自然段。重點指導朗讀,使學生知道老樹是樹干生病了,貓頭鷹能住老鼠,喜鵲只會啄樹枝和樹葉上的蟲字。
9. 齊讀第一段,這一段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了?
10. 學習最后一段。
(1) 指名讀
(2) 說一說有幾句話?都寫了什么?
10.再讀課文,看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 課堂總結:鳥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是樹的醫生,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五. 作業:把今天學到的課文講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六. 板書設計
啄木鳥
啄 棵 病 體 蟲 醫 治 鷹 氣 對 鵲 干 敲 術
一棵蘋果樹生病了 結了許多大蘋果
啄木鳥 敲 找 捉 學
第二課時 啄木鳥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指名讀課文。
2. 讀詞語。
啄木鳥 一棵 生病 身體 蟲子 醫生 治病 貓頭鷹 嘆氣 對不起
喜鵲 樹干 敲門 手術
二. 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棵 病 體 蟲 氣 說 起 術
2.起讀生字。
3.認識“言字旁”
4.討論這些字的結構、筆順。
5.師指導:“說、起、氣”。
說:師用紅筆標出言字旁,學生練寫。
起:師先示范,學生描紅。
氣:用紅筆標出第四筆,然后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描成紅色?
6.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7.評比:寫得好的獎勵小紅花。
三.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寫了8個字,寫時一定要注意“言字旁”和“氣”字的最后一筆。
板書設計:
啄木鳥
棵 病 體 蟲 氣 說 起 術
啄木鳥 篇4
寧波市江北區實驗小學 蔡波
教學目標 :
1、 理解“捉蟲、年輕力壯、危險、傷害、只好、枝條、干枯”等詞語的意思。
2、 學習課文2----9段,正確體會感嘆句和反問句所強調的不同語氣。
3、 明白大樹枯死的原因,懂得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一個人有了缺點、毛病,應該真心誠意歡迎別人批評,不然,變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一、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啄木鳥和大樹(大屏幕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我們先來復習一下生字新詞。
1、 計算機大屏幕呈現詞語,認讀。
(1)、指名(開火車)讀,及時正音(點擊出現音節)。
(2)、齊讀。
2、 多音字“干”口頭組詞。
大屏幕呈現:干gan( )
gan( )
3、 計算機呈現練習:讀拼音寫字組成詞語。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
( )木鳥 ( )林 ( )病 痛( ) 年輕力( ) ( )害
zhu wei xian ku
( )空 ( ) 干( )
(學生獨立完成后計算機反饋時間和正確率。)
4、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現第一段和插圖),誰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為什么說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呈現“因為…..所以…..” 、“….. ,是因為…...”)。
(二)、學習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鳥又飛到林子里,你們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現動畫:啄木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在一棵大樹上捉蟲,配有“篤篤篤“的聲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現第二段。問:這里的“捉蟲”實際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蟲”換成“治病”,這句話怎么說?
(三)、學習3----8段。
1、 引入:啄木鳥給大樹治病時,它和大樹之間說了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大屏幕呈現動畫并配有課文錄音。)
2、 啄木鳥和大樹說了幾次話?請小朋友自己再讀讀課文3---8段,找出啄木鳥說的話,用“ ”劃下來,找出大樹說的話,用“——”劃下來。
3、 交流,指名讀句子。想一想;啄木鳥、大樹說話時的語氣是怎么樣的?(同桌互讀,討論。)
4、 討論、交流。
(1)、第一次對話:
a、大樹為什么“叫起來”?(看圖想象大樹會怎么痛。)指導讀句子(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得響,讀得快,連著說。)
b、啄木鳥為什么要啄大樹呢?(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啄木鳥怎么樣?指導讀句子(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出啄木鳥親切、耐心的語氣。)
c、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2)、第二次對話:
a、從啄木鳥對大樹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棵大樹已經生病了,可大樹自己知道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b、“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哪會有蟲?”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請你換一種說法。(“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不會有蟲。”(看圖理解“年輕力壯”)
c、這時,大樹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它為什么“生氣”?指導讀句子。
d、面對生氣的大樹,啄木鳥怎么樣?(指名讀句子)
想象:小病不治,變成大病有什么危險?指導讀句子。
(3)、第三次對話:
a、聽了啄木鳥的話,大樹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上這棵大樹的表情,說說它心里會怎么想?
b、大樹覺得啄木鳥話太多了,沒有耐心再聽啄木鳥說話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不耐煩)指導讀句子。
5、 啄木鳥真心誠意地給大樹治病,還耐心地跟它講道理,可大樹卻生氣,不耐煩了,這時,啄木鳥會怎么想?
是的,啄木鳥沒有辦法,它只好飛走了。(大屏幕呈現動畫和字)指導讀句子。
6、 分角色讀2----8段。
(四)、學習第9段。
1、 大樹最后怎么樣了?請小朋友自學第9段(計算機呈現文字,點擊“熱區”能出現有關圖像。)
2、 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樹最后怎么樣了?
3、 想想:大樹為什么會枯死?(前后兩幅圖對照)
4、 齊讀第9段。
(五)、總結全文。
想象:這時,大樹會怎么想?(互相討論,各自寫一寫。)
(六)、作業 。
1、 按課文內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樹上捉蟲。
(2)、我這樣( ),身上( )?
(3)、這棵樹被蟲子( )。
2、選字填空:
(1)、捉 啄
花貓(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雞在草地里( )小蟲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著花衣裳。
王老師( )病了,還是來給同學們上課。
啄木鳥 篇5
啄木鳥常啄開樹木上的小洞,食洞中小蟲,這是一種益鳥,這也是語文課文中的一段閱讀材料,是一個閱讀題的考點。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森林醫生啄木鳥》閱讀題目,以供大家閱讀。
《森林醫生啄木鳥》閱讀原文一個醫生嘴巴尖,
天天出診到林間;
敲敲聽聽多仔細,
要動手術把頭點。
①上面這個謎語猜一種動物,謎底是啄木鳥。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出來,而且人家揭了謎底后,我還不懂為什么把啄木鳥譽為“森林醫生”。后來我隨一支森林科學考察隊去林區調查研究,通過一位生物學家對啄木鳥的介紹,和我自己對它的觀察,我才真正認識到,“森林醫生”這個稱號,啄木鳥是當之無愧的。
②啄木鳥每天都起得很早,起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給樹木“檢查身體”。它用嘴將一棵棵樹從根到梢篤篤地輕輕敲打一通,聽聽有沒有空聲。經驗告訴它,敲打時如發出空聲,樹干里面一定有蟲,就立刻“動手術”。它的嘴長而直,末端尖銳,不但能啄破樹皮和腐敗的樹干,而且能啄開堅硬的木質部;它的舌骨很發達,包圍著頭骨,舌骨起著特殊的彈簧作用,能使細長的舌頭伸縮自如;舌面富含粘液,能把樹中昆蟲的幼蟲和蟲卵粘住;舌端生有向后倒長的小鉤,能鉤取樹中較大的昆蟲。它的鼻孔上覆蓋著保護性的剛毛,可以防止碎木屑飛入鼻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路線也很科學,工作時總是圍繞著樹干作螺旋式地向上攀登,這樣既可避免重復勞動,又不會有所遺漏。啄木鳥就憑著這套完備的“醫療器材”和獨特的“醫術”專門捕食危害樹木的昆蟲,保護樹木健康地成長。
③由于長期過著樹棲生活,啄木鳥的翼變得既短又鈍,不適于快飛和遠翔,只能在林間通道或林中曠地作短距離滑翔,但是它的足趾卻特別強勁有力,趾的排列也不像一般鳥類那樣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而變成二趾向前、二趾向后,而且具有銳利的鉤爪,因此即使攀緣在筆直的樹干上也不會滑落下來。此外,它的尾羽強韌堅直,羽軸特別粗硬,有彈性,可以當做支柱頂住身體,與兩條岔開的腿形成一個“三足鼎立”之勢,增加了懸立時的穩固性。
④啄木鳥的巢筑在樹洞里,巢內鋪著松軟的木屑,母鳥就在這里產卵育雛。剛孵化出來的雛鳥非常愛吵鬧,雖然住在樹洞里,但在老遠的地方就能聽到它們的叫聲。小啄木鳥常常擠在樹洞口,等候老啄木鳥給它們哺食。為了使雛鳥更快地成長,母鳥必須喂以足夠的食物;而另一方面,為了產后生理上的需要,母鳥也必須進食一定數量的“補品”,所以在育雛期間,啄木鳥能消滅大量的森林害蟲。
⑤啄木鳥有很多種,它們的主要食物大多是森林害蟲。據調查:我國最大的一種啄木鳥——黑啄木鳥,每天能吃掉一千幾百個蟲的幼蟲。解剖14只綠啄木鳥的胃,結果得知,昆蟲占99.83%,其中以螞蟻為最多,占97.79%。上海郊區能見到的斑啄木鳥,也是個除蟲能手。有人在不同的季節里根據22個斑啄木鳥食性的分析結果,發現胃中50.17%是昆蟲,主要有象(甲蟲)、偽步行(甲蟲)、金龜(甲蟲)、天牛幼蟲,其次是蛾、螟蛾等。在樹林中過冬的害蟲,95%是被啄木鳥吃掉的。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護“森林醫生”——啄木鳥。
《森林醫生啄木鳥》閱讀題目1.本文標題“森林醫生——啄木鳥”中破折號的用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把啄木鳥稱做“森林醫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謎語開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中找出說明啄木鳥科學的操作路線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②~③段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足鼎立”一詞中“鼎”字共________筆。
6.本文最后一自然段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說明方法,介紹了啄木鳥的和________。
7.本文主要是說明啄木鳥是一種專以森林害蟲為食物的益鳥,為了說明這一點全文運用了怎樣的手法?采用這種手法的好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醫生啄木鳥》閱讀答案1.破折號的用法是解釋說明;因為啄木鳥專門啄食危害樹木的昆蟲,保護樹木健康的成長。
2.本文以謎語開頭,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讓人們以好奇的心情去了解和認識啄木鳥。
3.“工作時總是圍繞著樹干作螺旋式地向上攀登,這樣既可避免重復勞動,又不會有所遺漏。”
4.主要說明啄木鳥的舌、翼、足和筑巢產卵的特征。
5.十二
6.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和吃掉害蟲的本領。
7.擬人化的手法;好處是把森林醫生的職能寫得既形象又生動,易于被讀者了解和認識。
啄木鳥 篇6
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
1、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2----9段,正確體會感嘆句和反問句所強調的不同語氣。
3、明白大樹枯死的原因,懂得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大屏幕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1、計算機大屏幕呈現詞語,認讀。
(1)、指名讀,及時正音(點擊出現音節)。
(2)、多音字“干”口頭組詞。大屏幕呈現:干gan( ) gan( )
(3)、計算機呈現練習:讀拼音寫字組成詞語。
(學生獨立完成后計算機反饋時間和正確率。)
2、大屏幕出現第一段和插圖,誰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為什么說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呈現“因為……所以……”、“……是因為……”)。
(二)、學習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現動畫:啄木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在一棵大樹上捉蟲,配有“篤篤篤“的聲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現第二段。問:這里的“捉蟲”實際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蟲”換成“治病”,這句話怎么說?
(三)、學習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現動畫并配有課文錄音。
2、啄木鳥和大樹說了幾次話?請小朋友再讀課文3---8段,找出啄木鳥說的話,用劃下來,找出大樹說的話,用“——”劃下來。
3、交流,指名讀句子。想一想;啄木鳥、大樹說話時的語氣是怎么樣的?(同桌互讀,討論。)
4、討論、交流。
(1)、第一次對話:
a、大樹為什么“叫起來”?(看圖想象大樹會怎么痛。)指導讀句子(指名讀,評議,齊讀.)
b、啄木鳥為什么要啄大樹呢?(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啄木鳥怎么樣?指導讀句子(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c、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2)、第二次對話:
a、從啄木鳥對大樹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棵大樹已經生病了,可大樹自己知道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b、“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哪會有蟲?”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請你換一種說法。(“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不會有蟲。”(看圖理解“年輕力壯”)
c、這時,大樹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它為什么“生氣”?指導讀句子。
d、面對生氣的大樹,啄木鳥怎么樣?(指名讀句子)想象:小病不治,變成大病有什么危險?指導讀句子。
(3)、第三次對話:
a、聽了啄木鳥的話,大樹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上這棵大樹的表情,說說它心里會怎么想?
b、大樹覺得啄木鳥話太多了,沒有耐心再聽啄木鳥說話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不耐煩)指導讀句子。
5、啄木鳥真心誠意地給大樹治病,還耐心地跟它講道理,可大樹卻生氣,不耐煩了,這時,啄木鳥會怎么想?是的,啄木鳥沒有辦法,它只好飛走了。(大屏幕呈現動畫和字)指導讀句子。
6、分角色讀2----8段。
(四)、學習第9段。
1、大樹最后怎么樣了?請小朋友自學第9段(計算機呈現文字,點擊“熱區”能出現有關圖像。)
2、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樹最后怎么樣了?
3、想想:大樹為什么會枯死?(前后兩幅圖對照)
4、齊讀第9段。
(五)、總結全文。想象:這時,大樹會怎么想?(互相討論,各自寫一寫。)
(六)、作業 。
1、按課文內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樹上捉蟲。
(2)、我這樣( ),身上( )?
(3)、這棵樹被蟲子( )。
2、選字填空:
(1)、捉 啄
花貓(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雞在草地里( )小蟲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著花衣裳。
王老師( )病了,還是來給同學們上課。
啄木鳥 篇7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和圖畫,熟悉音樂,分辨樂曲abc結構。
2、在理解故事情節和樂曲關系的基礎上,能初步的隨樂指圖。
3、能注意,認真的傾聽音樂,積極的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啄木鳥手飾一個。
2、錄制的音樂磁帶。
3、粉筆、黑板 。 座位:四豎排
活動過程:
1、隨《小鳥》音樂做律動入室。
2、故事導入 (故事附后)。
3、有一段音樂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你們聽!
4、 教師隨音樂畫故事“啄木鳥”。(老師還能一邊聽音樂一邊把這個故事表示出來,你們看)。
5、完整的聽音樂指圖。
① 教師指圖,幼兒空指。“老師請來了啄木鳥醫生為我們班的果樹治病,請小朋友伸出手指和啄木鳥一起檢查一遍。
② 個別幼兒(2—3名)指圖。“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和啄木鳥一起帶小朋友作檢查吧!”
6、為三段音樂創編不同的律動表演,進一步理解音樂。
① 創編。“如何用動作來表示這三件事?”
② 請四位幼兒當大樹,一名幼兒當啄木鳥進行練習。
③ 完整練習一遍。
7、 合作表演。
① 請一半幼兒扮啄木鳥,另一半幼兒扮果樹為它治病,表演后換角色。
8、 總結,使音樂《摘果子》出室。
故事:
果園里,有四棵果樹生病了,書葉發黃,一點都沒精神,大樹們個個愁眉苦臉。一天,一只小鳥從這飛過看見大樹那痛苦的樣子就問:“大樹伯伯你怎么了。”大樹伯伯說:“我們生病了,好難受。”小鳥連忙說:“您別著急,我去給你們請醫生。”不一會小鳥就到了啄木鳥家門口,它大聲喊:“啄木鳥醫生快開門呀,那邊的大樹伯伯生病了,你快去看看吧!”說著就領著啄木鳥來到了果園里,經過啄木鳥的一翻檢查原來是蛀蟲在搗亂,啄木鳥伸著長長的嘴巴“篤篤篤”、“篤篤篤”給大樹捉完了蟲子,就這樣大樹伯伯的病好了,沒過幾天就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變得更加漂亮了。
啄木鳥 篇8
一、教學設想:
《啄木鳥和大樹》是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寫大樹自以為年輕力壯拒絕啄木鳥為他治病(捉蟲),最后漸漸干枯。故事說明有病要及時接受治療,否則大病不治,變成大病就危險了。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課文的對話比較精彩,很能吸引人,啄木鳥和大樹的情況都是通過它們的三次對話來展開。如大樹第一次是“叫起來”,第二次是“生氣地說”,第三次是“不耐煩了”,把大樹對自己的病不但不知道,還以為啄木鳥在傷害他寫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而啄木鳥先是“親切地,溫和地說”,后來沒辦法了,就只好飛走了。本課的設計就圍繞這三次對話,讓學生多種形式地讀,如自由讀、同桌讀、分角色讀、挑自己喜歡的角色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領會,讀中明理,讀中感悟,從而真切地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樹所犯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讓自己不犯類似的錯誤,達到教育的目的,也使祖國語言文字的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如“年輕力壯、傷害、稀稀落落、干枯、”等詞語的理解,也通過安排學生朗讀,讓他們體會詞意。同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精心制作了課件,如三次對話的圖片和文字,茂密的大樹和干枯的大樹的對比,使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大病不治,變成大病就危險了”的道理。另外,在設計本教案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每一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精彩起來,達到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的最終目標。
二、教學實錄: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現第一段和插圖),誰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為什么說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呈現“因為------所以------”、“------ ,是因為”)。
生:因為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所以每天在林子里飛來飛去,給那些生病的大樹治病。
生:啄木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給那些生病的大樹治病,是因為它是森林里的醫生。
師:有一天,啄木鳥又飛到林子里,你們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現動畫:啄木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在一棵大樹上捉蟲,配有“篤篤篤”的聲音。)
生:啄木鳥在林子里捉蟲。
生:啄木鳥在林子里給大樹治病。
師:這里的“捉蟲”實際上就是什么意思?
生:“捉蟲”就是“治病”。
師:把“捉蟲”換成“治病”,這句話怎么說?
生(齊說)啄木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在一棵大樹上治病。
師:啄木鳥給大樹治病時,它和大樹之間說了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大屏幕呈現動畫并配有課文錄音。)
師:啄木鳥和大樹說了幾次話?請小朋友自己再讀讀課文3---8段,找出啄木鳥說的話,用劃下來,找出大樹說的話,用劃下來。
同桌互讀,討論:啄木鳥、大樹說話時的語氣是怎么樣的?
1、第一次對話:
師:大樹為什么“叫起來”?(看圖想象大樹會怎么痛。)你能讀出大樹的痛嗎?(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得響,讀得快,連著說。)
生:學生粗的嗓子模仿大樹的語氣朗讀。
師:啄木鳥為什么要啄大樹呢?
生:因為啄木鳥知道大樹身上有蟲子。(指名讀句子。)
師:你覺得啄木鳥怎么樣?指導讀句子(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出啄木鳥親切、耐心的語氣。)
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2、第二次對話:
師:從啄木鳥對大樹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棵大樹已經生病了,可大樹自己知道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生: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哪會有蟲?
師:“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哪會有蟲?”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能換一種說法嗎?
生: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不會有蟲。(看圖理解“年輕力壯”)
師:這時,大樹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它為什么“生氣”?你能讀一讀嗎?
師:面對生氣的大樹,啄木鳥怎么樣?
生:小病不治,變成大病就危險啦!(指導讀句子)
3、第三次對話:
師:聽了啄木鳥的話,大樹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上這棵大樹的表情,說說它心里會怎么想?
師:大樹覺得啄木鳥話太多了,沒有耐心再聽啄木鳥說話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
生:不耐煩。(指導讀句子)
師:啄木鳥真心誠意地給大樹治病,還耐心地跟它講道理,可大樹卻生氣,不耐煩了,這時,啄木鳥會怎么想?
生:啄木鳥只好飛走了。
師:是的,啄木鳥沒有辦法,它只好飛走了。(大屏幕呈現動畫和字)
師:你能說說大樹叫、生氣、不耐煩說明什么?
生:他不想治病,討厭啄木鳥給它治病,他怕痛。
師:關鍵是他不明白什么道理?
生齊說:小病不治,變成大病就危險。
師:大樹最后怎么樣了?請小朋友自學第9段(計算機呈現文字,點擊“熱區”能出現有關圖像。)
師:請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樹最后怎么樣了?(稀稀拉拉,漸漸干枯,蛀得空空的。)
師:想想:大樹為什么會枯死?(前后兩幅圖對照)
師:這時,大樹會怎么想?他臨死前會說一句什么話?
生:我不應該不讓啄木鳥治病啊!
生:我身上真的有病,我錯了。
師: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以后生了病要早點去看醫生,不能小病不治,變成大病就危險了。
………………
三、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來看,事先的教學設想基本上都能實現。整堂課學生都很興奮,發言很積極,能通過自己反復的朗讀,讀懂文章的內容。并且讀的比較多,讀的比較放開。如:大樹的“叫起來”“生氣的說”“不耐煩”等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活龍活現的再現出來大樹的神情。同時,啄木鳥的“親切、溫和”學生也能用自己的朗讀出來表達出來。整堂課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盡頭自始自終都很足。但值得反思的是:
1、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度不高,總怕學生學得不好,體會地不深,因此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扶的太牢,放手的力度還不到家。其實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學會課文,自己讀出“大樹”和“啄木鳥”的不同語氣。課后,我在想:是否安排這樣一個環節:大樹和啄木鳥兩個,你喜歡誰?為什么要喜歡它?請找出理由來說明你的原因。在學生自己準備的基礎上組織他們4人小組討論、交流、反饋。讓他們各抒己見,發表評論,這樣能更進一步的激發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當最后讓學生說說學了本課的收獲時,大部分學生說的都是“自己生了病,要找醫生治,能聯系到自己犯了小錯誤,要及時改正的比少”,從中也讓我看到了學生掌握知識比較刻板,學得不靈活,發散性思維比較差。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創設訓練學生思維的情景,應多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看問題,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但要讓學生弄懂書面上的意思,還要讓學生明白書本所隱含的深刻含義。總而言之,要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時設法讓學生愛看課外書,遇事多動腦筋,多問為什么,多角度思考問題。為此,特意安排了幾個晨間活動課,讓學生討論,分析有關的情況。
3、學生的發言面還不是最廣,有幾個學生甚至整個一堂課都沒有舉手發言。以后的教學應多多注意,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真正讓語文課堂精彩起來。◆[2003-5-20]
啄木鳥 篇9
教學目標:
l認識7個生字。
2認識聲母Z、C、S產練習拼讀音節。
3能正確朗讀兒歌并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l認識7個生字。
2認識聲母Z、C、S產練習拼讀音節。
3能正確朗讀兒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去過馬戲城嗎?你們去那兒干什么?
2出示課題:21看馬戲(指名讀,分組讀,開讀)
3學習“看”
l)指名讀卡片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3)你能給“看”找個朋友嗎?
4過度:有個小朋友也去看馬戲了,還寫了一首兒歌他說了些什么?讓我們來聽一聽。
二、讀兒歌,學生字
1、聽錄音,你從兒歌中聽到了什么?
2、有哪些小動物在馬戲城中表演?
3、出示詞語:八哥、小花狗、小猴子、黑熊
(指名讀,小老師帶讀,同桌對讀,開讀)
4、學習生字:(出示生字,說說你學會了哪個字?)
1)八、(齊讀,指導筆順,書空)
2)哥:(指名讀,開火車讀)
我們在學過的什么字中見過的?(歌)
出示“歌”和“哥”:
歌,歌,什么歌?哥,哥,什么哥?
3)狗:(認識反犬旁)
你喜歡狗嗎?為什么?
4)子:(注意是平舌音)
指導筆順
口頭擴詞
5、讀兒歌,說說這些小動物都能表演什么節目?
6學習生字:幾立
指導筆順
口頭擴詞:立
7、讀兒歌(輕聲讀,指名讀,同桌互讀)
三、練習拼讀
1、認識聲母:Z、c、S(注意平舌音)
2、認識整體認讀音節:nciSt
3、區別聲母與整體認讀音節的不同。
4、練習四聲
啄木鳥 篇10
師:今天我們學新課《啄木鳥和大樹》,誰了解啄木鳥?
生: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
生:啄木鳥是一種益鳥,腳短,嘴尖,有銳利的爪子,舌頭上有鉤子,能把蟲鉤進嘴里。
師:你真會學習,再看一遍解釋。(生看后)作為森林里的醫生(板書:醫生、森林),你說啄木鳥的哪些特征是它給樹治病的條件?
生:嘴尖,銳利的爪子,舌頭上有小鉤。
師:現在我和你討論一個問題:為什么啄木鳥具備這么多提出的條件?
生:這是天生的,是啄木鳥生存的條件。
師: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
生:老鷹、螃蟹、青蛙、黃鼠狼、變色龍、蚯蚓、刺猬、壁虎、穿山甲、烏賊、蝸牛、泥鍬、螳螂、非洲斑馬、駱駝……
師:x x知識“淵博”,這是他平時多看書的結果。動物的許多先天的條件,都與它生存環境有關。好,現在請大家讀第一
段。(生讀)第一段講什么?
生:……
師:你還研究了什么詞?
生:我研究了“治病”這個詞,啄木鳥治的是樹的病,不會給人或動物治病。
生:……“每天”這個詞,因為啄木鳥必須飛來飛去找有病的樹,如果它不飛,總不可能叫樹跑來吧。
生:……“森林”……,不在森林里,啄木鳥找不到蟲吃。在草地上或其他地方的蟲不合啄木鳥的口味。
師:你們都研究得非常不錯。現在把第一節連續讀兩遍。
(生念)
師:第一次念得不錯,我提個小建議:“的”字應念輕一些。
(跟讀——齊讀)
師:啄木鳥和大樹的故事應該從哪一節開始?研究一下,用手指表示。(第一次學生意見分歧較大,師讓學生再讀課文,再研究,第二次大多數同學答案正確)
師:啄木鳥說了好多話,它勸大樹干什么?(治病)你認為哪句話對大樹對你最重要?用——劃出來。(師看到劃對的學
生,讓他去檢查本組同學是否劃對)
師:齊念劃出來的句子。(生念)危險是什么意思?
生:……
師:對于大樹來說,危險指什么?
生:……
師:我們看看大樹原來是什么樣的?(師畫樹)書上用哪個詞來寫大樹的?(師板書:年輕力壯)
生:……
師:大樹年輕力壯,樹干粗壯,枝葉怎么樣?
生:綠、密、茂、盛。
師:大樹怎么說?(指名說,指導有感情地說)
師:大樹第一次怎么拒絕的。(板書:叫,你叫叫看?)
生:……(師連著指名幾位男生叫,后指名女生叫)
師:好,這么多男同學怎么比不過一個女同學?(男孩不服氣,紛紛舉手要讀,積極性很高)那么男同學一起讀。(男生讀)
師:好,再考男同學一個問題:大樹第一次是叫,第二次是生氣,第三次是怎樣了?
生:不耐煩。
師:不耐煩什么意思?耐煩什么意思?
生:……
師:不耐煩的語氣誰能讀得正確?(指名讀,指導評價,全班練習)
師:請你說說大樹叫、生氣、不耐煩說明什么?
生:他不想治病。
生:他討厭啄木鳥給它治病,他怕痛。
師:關鍵是它不明白什么道理?
生:“小病不治,變成大病就危險”啦!
師:我現在請一位同學把大樹危險的樣子畫出來。(指名一位同學上來畫)其余同學我們來劃出文中寫大樹危險的詞語。
(指名上來寫名詞)
(生寫“稀稀拉拉,漸漸干枯,蛀得空空的”)
師:現在我們來念念看。(生念)
師:x x念得很好,再讀一遍,我聽聽誰能像他那樣讀得好,邊讀邊想大樹臨死時會說一句什么話?(生有感情地讀)
師:他臨死會說什么話?請寫在書上,寫好的起立念給大家聽。
生:啊!誰叫我自作自受?
生:啄木鳥,我以前對不起你,快來給我治病吧!
生:上帝啊,快叫啄木鳥來救我吧!
生:我以前不聽啄木鳥的話,我真該死!
生:我太后悔了,當初不該不聽啄木鳥的話。
生:天啊!快來救救我吧!
師:好,今天寫小作文《大樹臨死前的話》。◆
啄木鳥 篇11
大班音樂欣賞: 啄 木鳥
活動由來:
欣賞就是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過程。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音樂欣賞題材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在選擇音樂作品時充分考慮音樂對兒童的可感性、可接納性。《啄木鳥》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分。適合4—5歲的幼兒欣賞。a段音樂平穩、流暢,猶如啄木鳥在逐一檢查哪些蘋果樹病了。b段音樂節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篤篤篤”地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較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如往日那樣欣欣向榮,充滿朝氣。中班幼兒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課前進行過有關于樹木的病了該怎么辦的問題的討論。
物質準備:關于樂曲的多媒體課件、音樂、代表啄木鳥的翅膀。 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是自愿坐在自己認為看著比較舒服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師:果園里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黃,一點精神也沒有。它會請誰來治病呢?
第一遍,欣賞音樂。
師:“小朋友們,聽了音樂后你想到了什么?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遍,欣賞課件,
師:原來是有只啄木鳥到了果園給蘋果樹治病了,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給蘋果樹治病的?
小朋友聽的時候,仔細聽樂曲的變化。
師:這首樂曲有什么變化,可以分成幾段,每一段都講了什么事?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長出新的葉子。
2、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段音樂:蘋果樹長了蟲子,身上很難受,請小朋友用動作表演一下。
啄木鳥是怎樣為蘋果樹檢查的,請小朋友用動作表演一下。
(2)欣賞第二段音樂: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請小朋友用動作表演一下。
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聽音樂表演一次。
(3)欣賞第三段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
3、聽音樂進行表演。
(1)幼兒自選角色進行表演。
(2)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結束。
教 育 反 思: 由于之前關于“音樂欣賞”的活動內容幼兒接觸較少,所以在活動中,幼兒不能很好的感知音樂,所以表現的不是很充分。所以我選材上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幼兒初嘗音樂欣賞的階段,應該選擇一些較容易理解的音樂素材!這樣孩子們在經歷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后,對于這節課所選取的音樂在理解上就會更透徹了。 在自由分組進行創編舞蹈時,老師除了給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外,當時我應該將課件持續播放,這樣子孩子們可以在動畫及音樂背景下,更容易把握音樂所要表達的故事,所以導致最后孩子們的舞蹈創編跟音樂分段及節奏結合的不是很好。 自始至終孩子們的情緒一直都是很快樂的,尤其在最后分組創編舞蹈的時候孩子們的興奮達到了最高點,我想情感方面上孩子們是得到了滿足的。
啄木鳥 篇12
教學目的:1.認識14個生字及多音字“干”。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有關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知識。3.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滲透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
一、出示課件,引出課題。
師: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幅畫,小朋友想看嗎?(出示課件。一棵哭泣的大樹)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樹在哭。
師:他為什么在哭呀?(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的回答老師都給以適當的鼓勵。)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學習一個故事《啄木鳥》。(板書課題:啄木鳥)
師:請小朋友認真看課題,里邊有一個生字“啄”,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怎樣記住它呢?(讀課題幾遍)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初識生字。
請小朋友自己到課文中找答案,注意里邊有許多生字藏著,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請小朋友說說有什么辦法。(生:問同學、問老師、查生字條……)
2.教師范讀。(學生指著課文以糾正讀音。通過提問檢查學生閱讀情況。)
(1)師:現在你知道大樹為什么哭了嗎?(生:生病了)誰想讀一讀這一段?(學生讀)
(2)師:蘋果樹生病了,要請醫生來治病,都是有誰來了?他們的心情會怎么樣呢?(學生回答)
師:它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呢?請你選一段話讀一讀。你能把它的心情表達出來嗎?(個別同學朗讀,其他同學評價:是否讀音正確、有沒有讀錯的字、是否能表達出小動物的心情。)
(3)師:啄木鳥做完手術后蘋果樹怎么樣了呢?(學生讀最后一段。)
師:哇,啄木鳥的本領可真大,比貓頭鷹和喜鵲可強多了。小朋友說是不是?(激發學生動腦筋,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問題。)
(學生會有精彩的回答,教師要適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師小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們不能片面地看待它們。如:貓頭鷹會捉老鼠,喜鵲會捉樹枝和樹葉上的蟲子,啄木鳥會啄樹干上的蟲子等。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
4.(出示課件,請讀得好的同學讀。課件:在背景圖上的整篇課文,生字用特別的藍色體現出來。)
三、出示課件識字
1.你能讀出這些詞語嗎?啄木鳥 一棵樹 生病 身體 蟲子 醫生 治病 老鷹 氣球 對不起 喜鵲 樹干 手術 敲門
2.你能讀出這些字嗎?啄 棵 病 體 蟲 醫 治 鷹 氣 對 鵲 干 敲 術
師:你能把你認字的好方法說給大家聽嗎?你能用這些字組詞嗎?
3.你能正確讀出下面句子中藍色的字嗎?
啄木鳥在樹干上捉蟲子。 小朋友們把教室打掃得很干凈。
四、延伸:活動課帶頭飾表演《啄木鳥》。 回家搜集小動物的圖片和知識,帶到學校講給大家。
啄木鳥 篇13
學生對小動物有天生的興趣。在學習完《啄木鳥》這課后,我讓學生向課外延伸,收集一些有關動物的常識,在班上交流:
[師:同學們,鳥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是樹的醫生,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你們還知道有關動物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
生1: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生2:蜜蜂能傳播花粉,采花釀蜜。
生3:蚊子會吸人的血,還會傳播疾病,蜻蜓會吃蚊子,是益蟲,我們不能把蜻蜓捉來玩。
生4:壁虎也能吃蚊子,我們也要保護它。
生5:豬的全身都是寶,豬肉可以吃,豬糞可以當肥料,豬的蹄子還可以治病呢!
師:(驚訝地)哦!是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有一次,我家殺豬,我爺爺把豬蹄子撿起來晾干。我問他干什么用?他告訴我可以用來治風濕病。
(教室里響起了的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知道的可真不少啊!真不虧是我班的“小博士”。誰再說說呢。(生爭先恐后地搶著說,又掀起了一個高潮)
生7:蟬會吸樹汁,是害蟲。
生4:不對,不對。蟬是好的。蟬殼可以當藥材 。藥店里就有賣。(一生趕緊糾正)
生1:老師,為什么蟬有的會叫有的不會叫呢?
師:**同學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不想知道答案呢?
生(齊喊):想!
師:這是因為蟬有公的,也有母的。公蟬身上有發聲器,母蟬身上沒有,所以不會叫。這也是平常我們說的“啞巴蟬。”]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整節課學生興趣很高,都爭著把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知識告訴大家。課堂一直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師生關系融洽,教師在課堂中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并且從學生那里獲得所不知道的知識)
評析:
新課程強調教學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在這節課里,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豐富了教學內容,樹立了保護動物的意識,教師和學生增長了見識,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