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銀河》教學反思三篇
《問銀河》是一首童趣性強,讀起來瑯瑯上口的兒童詩歌。設計本節教學,我緊緊圍繞課標要求,在識字教學中,體現學生自主識字,同伴互助,注意識字方法的指導。閱讀教學則是抓重點語句讓學生在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并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
回顧整堂課能欣喜地看到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在收獲著一種快樂。,應該說在語言文字訓練上還是比較成功的,學生對于詞語的正確搭配,擬人句子的運用,都掌握得較好,最后的仿照原文句式進行說話練習,學生也完成得令人滿意,小組合作識字的收效也頗豐。但成績的背后總能發現更多的不足在時刻提醒自己需要不斷地去改進方法,虛心學習。
不足之一:課件沒發揮應有的作用。由于光線的問題,我精心選取的銀河的圖片在大屏幕上投影模糊,學生對于銀河的神奇和壯美并沒有領略到,使得讓學生看銀河說感受時思維受到限制,并沒有很好的發揮。
不足之二:課堂容量過大,導致各項知識內容落得不夠扎實,總感覺留有缺憾。設計本節課時也曾考慮過這個問題,但為了追求內容的充實,教學的觀賞性還是保留的過多的知識訓練。
不足之三:自身的教學功底不夠過硬,應變能力不強,對于課堂偶發事件的處理還不夠靈活。如學生在小組合作識字時,有一個小組遲遲不結束,(由于該小組長特別負責任)當時自己只是想到了用站在講臺上這種方式來催促他們快點完成,因此也只是充當了一個指揮者,如果此時我能深入到其組內,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那該是多么好的收效!對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這一角色的理解自己還不到位。今后應努力去改變自己,修正自身。
《問銀河》教學反思
《問銀河》一課,內容語言流暢,童趣性強,瑯瑯上口,還配有精美的插圖,能幫助學生讀懂課文,進入詩的意境。因而本文采取讀與說結合的學法,讓學生讀出對大自然的好奇、探究心理。另外,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模仿課文的表達方式再發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求得說中理解,說中感悟。
在授課時,我首先給了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在朗讀中,重點抓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引導學生注意課文在語言表達上的共同點:每段都問了兩個問題;每段開頭都是“銀河呀,在你……”,每個問題幾乎都是“有……嗎?”這種表達方式上的相似,是語言富有韻律,便于朗讀和背誦。
其次,我引導學生按照課文中的樣子,也向銀河提一些問題,進行想象思維的訓練。孩子們有的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那里刮風嗎?你那里下雨嗎?”有的問:“你的河邊有茂密的大森林嗎?有美麗的鮮花嗎?”有的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冬天你的河面也結冰嗎?”等許多有趣的問題。我想,此時我們所看重的應該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維得到了最自由的發散,對所有的問題都應給予贊揚。使學生的思維在自由翱翔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主體意識、創造思維、獨立人格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問銀河》教學反思
《問銀河》 以孩子的口吻對美麗神秘的銀河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體現了兒童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課富于童趣,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