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說課
下面我重點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主要安排了復習導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書寫生字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復習導入
我先復習認讀“有力、自由、遙遙領先、得意洋洋”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并相機進行正音。接著選擇其中一兩個詞,結合課文內容說句話。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讀出感情。由于課文是寓言故事,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瑣的分析或抽象地講道理,而是通過創設情境,圖文對照,感受想象來讓學生感受、體味到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的深刻道理。
我準備先創設一個飛行比賽的情境:引出文本第二自然段,讀后說說自己的體會,接著再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讓學生看圖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
“遙遙領先、甩”的意思。播放飛行比賽的動畫,有感情朗讀。有聲有色的動畫片,一方面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蝸牛遙遙領先,甩下了所有的對手”這段文字的理解。引導觀察:參加飛行比賽的昆蟲的翅膀,你發現了什么?引出第一自然段,蝸牛贏得比賽的關鍵是----它有一雙“有力的翅膀”。齊讀一、二兩自然段,從中感悟出蝸牛憑借自己一雙有力的翅膀在一次飛行比賽中,奪得了冠軍。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這只獲勝的蝸牛,此時你的心情怎樣?那你得了冠軍以后會怎么做呢?引出第三自然段”。著重理解:“成天、生怕、惟恐”。利用相關的語句,學生已有的經驗,理解“成天”;“惟恐、生怕”的區別上有一定的難度:我準備充分運用文本,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換位思考,讓學生說兩句話的意思,從而突破難點。
正因為蝸牛成天背著獎杯,日子一長,蝸牛變成什么樣了呢?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這里我重點抓
“退化”,這個詞學生比較難理解,我準備借助圖片,充分發揮了圖片的作用,通過演示蝸牛前后樣子的變化,讓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到原來的蝸牛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現在翅膀沒有了,已經“退化”了。本段要指導學生讀出無奈、后悔的語氣。
三、拓展延伸
讓學生觀看動畫片,老師進行講解:“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們看見天上自由飛翔的蝴蝶,老蝸牛低下了頭,嘆了一口氣,對小蝸牛說……”讓孩子們開動腦筋討論一下,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些什么?動畫的音、視、圖等效果,使學生學習的激情更高漲了,孩子們主動參與討論,積極的上臺戴上可愛的頭飾老蝸牛、小蝸牛,進行即興的表演。一組又一組的演示,使學生更加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而揭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那就是“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
四、書寫生字
我準備引導學生學習剩余的4個生字,其中“翅”字,先教偏旁“支”,提示捺要寫得長,“羽”字寫得瘦、緊寫,要站在捺上面,“蜜”聯系蜜蜂是昆蟲,記住下面是蟲字底。精講多練,準備留5、6分鐘讓學生寫字,同時播放輕柔的鋼琴曲,創設良好的書寫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