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精選13篇)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7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蝸牛的獎杯》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語言故事。講的是擅飛的蝸牛在飛行比賽中奪得冠軍后就開始自我陶醉,不思進取,慢慢地他的翅膀退化了,最終喪失了飛行的能力。整篇文章淺顯易,讓學生通過多讀展開激烈的討論,同時在多媒體地輔助教學下,讓學生們能夠讀懂課文的內容,從而明白課文所揭示的“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一、直觀教學,激發興趣。【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通過讓學生觀看一個又一個簡短的動畫片來吸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孩子們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自己輕聲的讀課文,然后說說自己的體會,接著再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接下來讓學生親臨現場,去觀看這場激烈的比賽。學生在觀看蝸牛參加飛行比賽的動畫片后,再一次朗讀課文,讀的就更有激情了。有聲有色的動畫片,一方面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蝸牛遙遙領先,甩下了所有的對手”這段文字的理解,激發了學生閱讀下文的興趣。
二、憑借語言情景展開聯想,活躍思維。
在初讀的基礎上,教師憑借語言情景展開聯想,活躍思維,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指導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時 ,我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理解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蝸牛的樣子,體會蝸牛飛行本領的高強。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三自然段時,首先要學生看一段動畫,內容是一只蝸牛勉強的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它的頭上還落下了一滴汗。這一場景與前面蝸牛參加飛行比賽得心應手的情況相比,給學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接著就此種反差,學生展開了自主學習,紛紛開動腦筋,提出了心中的疑問,接著就此疑問展開討論,通過討論這種協作的學習方式找尋自己的答案。學生回答中老師起主導作用,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回答相應問題時,老師因勢利導,出示相關的語言文字,進一步指導學生理解關鍵的詞語,從而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學中有樂,樂中有學”。
三、活動延伸,知識升華。
授完課文,我設計了一段課外延伸的環節,讓學生觀看動畫片,老師進行講解:“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們看見天上自由飛翔的蝴蝶,老蝸牛低下了頭,嘆了一口氣,對小蝸牛說……”讓孩子們開動腦筋討論一下,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些什么?動畫的音、視、圖等效果,使學生學習的激情更高漲了,孩子們主動參與討論,積極的上臺戴上可愛的頭飾老蝸牛、小蝸牛,進行即興的表演。一組又一組的演示,使學生更加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而揭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那就是“滿招損,謙受益”。學生不僅欣賞了生動有趣的動畫片,也掌握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老師在整個課堂中創設了情境,使學生融于學習的環境當中,孩子們的交流,孩子們的討論和一次又一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得課堂學習的氣氛活躍,學習的氣氛濃郁。
老師在整節課中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而學習的主體依舊是學生。從這節課可以感受到多媒體課件的恰當運用,可以使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更具有趣味性。
轉載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2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3、通過小記者采訪、小伙伴贊賞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表達、溝通、合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對話激趣,復習字詞:
二、對話互動,感悟文本:
1、學習第一自然段
理解“有力”“自由”
朗讀體會蝸牛的自在、快活。
2、一天,動物王國舉行昆蟲飛行比賽,許多昆蟲都來參加了。學習第二自然段。
理解省略號的作用。
貼圖理解詞語“遙遙領先”,體會蝸牛高超的飛行本領。
朗讀體會蝸牛得獎的喜悅。
小記者采訪獲獎的蝸牛,小伙伴也紛紛來祝賀,它們會怎么說,怎么做?
3、獲得了飛行冠軍,蝸牛從此得意洋洋。它是怎么做的?學習第三自然段。
蝸牛成天這樣為什么?誰來問問蝸牛?
理解、辨析“惟恐”“生怕”的意思,體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朗讀體會蝸牛擔心害怕的心情。
看到蝸牛這樣,作為它的朋友,怎樣勸勸它?
4、這獎杯很大很重,蝸牛背上獎杯再也飛不動了,蝸牛最后結果怎樣?學習第四自然段。
理解“堅硬”“勉強”,所以蝸牛只能慢慢地爬行。
朗讀體會蝸牛的后悔。
三、開放延伸,評價升華:
1、看到再也飛不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什么?
2、看動畫,配音講故事。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3
作者:周潔 轉貼自:江蘇省濱海實驗小學論壇 點擊數:139
《蝸牛的獎杯》導語設計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蝸牛的獎杯》這是一篇極富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課前我準備了一些可愛的昆蟲圖片,課始我是這樣設計的:
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好朋友,認識它們嗎?誰來說說?[同時貼蜻蜓,貼蜜蜂,貼蝴蝶,長翅膀的蝸牛圖]
2. 生活中,你見過的蝸牛是什么樣子的?說說看。[貼現在見過的蝸牛圖]【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3. 看到這兩種不同的蝸牛,你有什么想說的?有什么想問的?
4. 孩子們的思維很是活躍,想象的內容豐富多彩,說了一連串的小問號,這節課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欣賞童話故事《蝸牛的獎杯》。
5. 板書課題,學習生字“獎”。
設計意圖是: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起始階段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這堂課的成敗。語文課中巧妙的揭題,精彩的引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我出示幾種昆蟲的圖片,讓學生認一認,貼圖片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很趕興趣的,可以把他們引入情境。在貼長翅膀的蝸牛圖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蝸牛是什么樣子的,由于貼進兒童的生活實際,孩子們覺得特別親切,緊接著讓孩子們比較這兩種不同的蝸牛,說說有什么想說的?想問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引導學生對兩種不同的蝸牛發表自己的意見,尊重了學生的體驗,誘發了學生的靈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最后板書課題,學習生字“獎”。形象化的圖片和靈動化的質疑,激發起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欲望和興趣,急切地想通過自讀進入自主學文的活動中。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7
《蝸牛的獎杯》教學心得
我執教的是《蝸牛的獎杯》的第二課時,它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篇語言故事。講的是擅飛的蝸牛在飛行比賽中奪得冠軍后就開始自我陶醉,不思進取,慢慢地他的翅膀退化了,最終喪失了飛行的能力。整篇文章淺顯易懂。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展開激烈的討論,同時在多媒體地輔助教學下,讓學生們能夠讀懂課文的內容,從而明白課文所揭示的“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通過讓學生觀看一個又一個簡短的動畫片來吸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孩子們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自己輕聲的讀課文,然后說說自己的體會,接著再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接下來讓學生親臨現場,去觀看這場激烈的比賽。學生在觀看蝸牛參加飛行比賽的動畫片后,再一次朗讀課文,讀的就更有激情了。有聲有色的動畫片,一方面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蝸牛遙遙領先,甩下了所有的對手”這段文字的理解。此外,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三自然段時,首先要學生看一段動畫,內容是一只蝸牛勉強的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它的頭上還落下了一滴汗。這一場景與前面蝸牛參加飛行比賽得心應手的情況相比,給學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接著就此種反差,學生展開了自主學習,紛紛開動腦筋,提出了心中的疑問,接著就此疑問展開討論,通過討論這種協作的學習方式找尋自己的答案。學生回答中老師起主導作用,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回答相應問題時,老師因勢利導,出示相關的語言文字,進一步指導學生理解關鍵的詞語,從而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問題一一解答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回答,配上多媒體的輔助演示,形成了一種開放性、協作性、交互性、多媒體性的課堂。
最后,我設計了一段課外延伸的環節,讓學生觀看動畫片,老師進行講解:“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們看見天上自由飛翔的蝴蝶,老蝸牛低下了頭,嘆了一口氣,對小蝸牛說……”讓孩子們開動腦筋討論一下,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些什么?動畫的音、視、圖等效果,使學生學習的激情更高漲了,孩子們主動參與討論,積極的上臺戴上可愛的頭飾老蝸牛、小蝸牛,進行即興的表演。一組又一組的演示,使學生更加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而揭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那就是“滿招損,謙受益”。
一節課下來,學生不僅欣賞了生動有趣的動畫片,也掌握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老師在整個課堂中創設了情境,使學生融于學習的環境當中,孩子們的交流,孩子們的討論和一次又一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得課堂學習的氣氛活躍,學習的氣氛濃郁。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節課的教學結束了,在這節課當中,學生不僅欣賞了生動有趣的動畫片,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老師在整節課中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而學習的主體依舊是學生。從這節課我們可以感受到多媒體課件的恰當運用,可以使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更具有趣味性。在課改的今天,我們要提倡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做到“學中有樂,樂中有學”,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正好體現了這一點。
]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5
教學要求:
1、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2.誰來說說“獎”怎么寫?
3.交流后學生跟著老師書空。
二.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讀
3.誰來說說她哪兒讀好了?(學生評議)指名讀后再評議。(
4.指名讀后再評議。(指導讀好“很久很久”)
5.誰來說說什么是“自由地飛翔”?
6.蝸牛為什么能自由地飛翔?
7.學生齊讀。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小動物飛行比賽圖)看,大森林里多熱鬧,看到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3.指名讀,討論:哪些詞可以說明蝸牛能得冠軍?
相機指導朗讀:遙遙領先 甩 所有
(指名讀、指名讀、齊讀)
4.齊讀第二段。
5.如果你是這只獲勝的蝸牛,你愿意接受老師的采訪嗎?
模擬采訪:今天,你獲得冠軍后心情怎樣?
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學生自由發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說得好,可是文中的蝸牛可沒這么想,你看:(出示)從此,蝸牛得意洋洋。
2.指導讀好:得意洋洋 (指名、齊讀)
3.出示: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 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
1)誰來讀讀這句話?
2)蝸牛為什么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
3)這真是一只驕傲的蝸牛呀!你覺得該怎樣讀好這句話?
4)指導朗讀:讀出蝸牛驕傲的語氣(學生練習、指名讀、評議、指名讀、齊讀)
(出示蝸牛圖)你看,蝸牛背著獎杯,還能飛嗎?為什么?請你讀一讀。(指名讀第四句)
4.師:是呀,這么大,這么重的獎杯,背在身上多累呀!再請位同學讀讀。
(指名讀、師生評議、指名讀、齊讀)
5.齊讀第三自然段,要求讀出蝸牛得意洋洋的樣子和背著獎杯很沉重的語氣。
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生接讀第四段。
2.男生齊讀: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3.這時蝸牛的朋友看到它再也不能飛上天了,會對他說什么呢?(指名學生自由交流)
4.學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三.深化延伸
老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在平時的學習中也會有蝸牛這樣的獎杯,當你們得到別人的稱贊或你得到了榮譽,你會怎么去做呢?(指名學生自由交流)
四.總結課文,齊讀課文。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大、不思進取就會落后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感情朗讀,啟發明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復習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嗎?誰能猜出這個謎底是只什么動物呢?(說出謎面學生猜)
2、我們上節課已經初步了解了《蝸牛的獎杯》這篇課文內容,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和第一自然段。誰來說說蝸牛以前是什么樣子的?(顯示蝸牛圖片)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可用自豪的語氣來讀。
二、合作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飛行比賽圖)看,大森林里多熱鬧,看到這些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它們在干什么?有哪些動物參加比賽?誰獲得了冠軍?)
(2)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3)指名回答問題,并討論:①省略號省略了哪些昆蟲?②哪些詞可以說明蝸牛能得冠軍?(相機指導朗讀“遙遙領先”“甩”“所有”等詞語)
(4)齊讀第二自然段
(5)如果你是這只獲勝的蝸牛,你愿意接受老師的采訪嗎?(模擬采訪:①今天,你獲得冠軍心情怎樣?②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說得很好,可是文中的蝸牛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們來看第三自然段。
(2)(多媒體出示蝸牛圖)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蝸牛什么呢?
(3)(出示句子)“它成天……偷了去”。
①誰來讀讀這句話?
②蝸牛為什么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
③這真是一只驕傲的蝸牛,那誰磚把它那種高傲自大,忘乎所以的樣子讀出來?
④同學們讀得真好!那文中的“唯恐”和“生怕”能調換位置嗎?為什么?
(4)(出示蝸牛背獎杯圖)你看,蝸牛背著獎杯,還能飛嗎?為什么?請你讀一讀。
(5)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要求:讀出蝸牛得意洋洋的樣子和背著獎杯沉重的語氣。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蝸牛最終變成了什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組討論、匯報。
三、朗讀全文,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1、齊讀課文
2、小朋友,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
(附板書設計)
7蝸牛的獎杯
驕傲自大
自由地飛翔 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不思進取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7
本課的插圖精美,栩栩如生,不僅為課文增添了許多童趣,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幫助學生讀懂課文,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說插圖是文本的補充。在學完課文后,我引導學生觀察42頁下面的插圖(一只老蝸牛,一只小蝸牛)。我創設這樣一個對話訓練:春光明媚,百花盛開,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出來散步。看到遠處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小蝸牛對媽媽說:“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和它們一樣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這時,老蝸牛不由得嘆了口氣,說:“……”小朋友你們能猜猜老蝸牛會說些什么嗎?學生的回答內容很豐富,也很童趣。
思遠說:“哎,孩子,都怪媽媽太驕傲了,媽媽以前和它們一樣能在空中自由飛翔的,我還在一次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后來,我白天背獎杯,晚上也睡在獎杯里,就變成這樣了!你以后做什么事都不要驕傲啊!”
佳怡說:“孩子,要是在以前,它們可真不是我的對手,飛行比賽中是被我遠遠地甩在后面的,都怪我把獎杯成天背在背上,都是這獎杯害了我啊!”
很顯然,這兩位位學生不僅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明白了故事的道理!
鉦淇說:“大人的事,小孩別管!你以后就好好練習爬行吧!”看來鉦淇的爸爸媽媽平時就是這么教育她的。
隨后我又為孩子們補充了兩句名言:“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讓學生對課文又更進一步內化。結合課后練習,我讓學生對驕傲的小蝸牛說上一句話,他們都說得不錯!
所以,我們應該巧妙地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這樣,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又能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8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認識5個生字,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課前準備:
1、老師準備
制作相關課件
(如果不用課件則準備:一棵大智慧樹貼圖,用卡紙做成的寫有生字的十個大果子,自由飛行的蝸牛貼圖和背著重重的殼的蝸牛圖,獎杯頭飾)
2、學生準備
①預習課文;②聽有關動物的傳說或故事。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要求:讀時,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讀,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通過自主學習和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學習生字,讀準音,記住形,學習部分生字的書寫。
3、用智慧樹上長智慧果及摘智慧果的形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
4、再讀課文,讀通讀順,說說蝸牛原先是什么樣子的,現在又是什么樣子的?
5、指導書寫“獎、翅、膀、蜻、蜓”這5個生字。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的基本任務就是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整體感知課文。通過智慧樹上長智慧果及摘智慧果的形式檢驗學習生字新詞的情況,這個形式讓學生感到新奇,又有成就感,學習就更加積極主動了。]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詞語,引導發問
(一)復習詞語,再現形象
①讀一讀。
蜻蜓 蜜蜂 翅膀 自由 飛行 得意洋洋
生怕 惟恐 堅硬 退化 爬行 天長地久
②填一填。
一 ( )蜻蜓 一( )蜜蜂 一( )翅膀
堅硬的( ) 慢慢地( ) 自由地( )
③師:在很久很久以前,蝸牛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
播放“自由飛翔的蝸牛”課件或貼“長著有力的翅膀、自由飛翔的蝸牛”的圖。
師:看,它多神氣!現在的蝸牛是怎么樣的?
讓學生說一說,播放“慢慢爬行的蝸牛”課件或貼“背著堅硬的外殼,慢慢地爬行的蝸牛”的圖。
設計意圖
[復習是延緩遺忘,強化記憶的最佳途徑,本環節的設計,一是為了鞏固識記,二是為積累運用詞語。同時,通過讀詞語,再現蝸牛前后兩種不同形象,為下文教學設下鋪墊。]
(二)引導發問,激發探究
①師:蝸牛原先有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現在卻背上重重地殼,只能慢慢爬行,看到這里,你想問什么?
②學生提出問題
預設①為什么蝸牛會變成現在的這個樣子?②蝸牛背上重重的殼以后心情怎樣,后悔嗎?③蝸牛為什么不把獎杯放在家里,再去和別人比賽?等
(三)疏理問題,點撥學法
①師整理問題,引導學生探究重點問題:為什么蝸牛會變成這個樣子?
②師:這些問題你想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
③師: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要把書讀好,讀讀想想、讀讀議議,自己沒讀懂的問題,可以問問別人,多聽聽別人的意見。這樣你們肯定有更大的收獲。
設計意圖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引導疏理出重點問題,這有利于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啟發學生以讀為本,讀讀想想、讀讀議議、多問個為什么,多聽聽他人的見解,這是在做學法的指導,有利于培養學生和讀書能力。]
二、讀讀議議,體會感悟。
(一)自主閱讀、獨立思考
①默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②指名說一說蝸牛后來為什么背上重重的殼?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靜思默想中與文本交流,獲得思想啟邊]
(二)品詞析句,個性朗讀(學習第二段)
①師:事情還得從那次飛行比賽說開始,請一位同學讀一讀寫比賽情況的段落。
②你從哪兒知道蝸牛勝利了?
引導品讀“遙遙領先”、“甩下了”、“捧走了”等詞。
指導讀出蝸牛飛行本領高,在比賽中獲勝的高興勁。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設計指在訓練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在讀中體會詞句的意思]
(三)巧設練習,個性表現(學習第三段)
①師:看來蝸牛可真了不起,如果你是飛行冠軍蝸牛,你的心情怎樣?會怎么想?怎么做?
指名說一說。(學生可能會說很高興、很得意、很驕傲等)
②蝸牛取得冠軍后他得意洋洋,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請讀讀第三段。引導品味“成天、惟恐、生怕”等詞,體會蝸牛的得意洋洋,指導讀出蝸牛到處炫耀,得意忘形的神情。
③策略:播放蝸牛到處炫耀的課件(聲音隱去)讓學生配音。
(啟發:蝸牛對它的朋友、對手、熟人說了些什么,他們對蝸牛說了些什么)
或演一演:給蝸牛戴上獎杯頭飾,讓它來到小朋友中間,把獲得飛行冠軍的喜訊告訴大家。演后問:你為什么要那樣演?為什么要對那么多人說?
④:練習(選詞填空 惟恐、生怕)背著獎杯的蝸牛,見這個人就說自己是飛行冠軍,只那個人又說自己是飛行冠軍,因為它(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蝸牛一刻也不讓獎杯離開自己,到晚上就睡在獎杯里,因為它(生怕)獎杯被別人偷去。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你還能用“惟恐”或“生怕”說一句話嗎?
⑤師:可是這獎杯很大很重,蝸牛背上它,再也飛不動了。引導讀出獎杯的重和蝸牛再也飛不動了。
⑥:師:就這樣一天又一天,蝸牛天天背著獎杯,向人們炫耀,天長日久結果怎樣呢?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設計旨在訓練學生的個性表達,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想像與表達中進一步體會蝸牛得意忘形,不思進取的樣子。同時,讓讀的形式多樣化,讀出個性,讀出感情。選詞填空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惟恐”與“生怕”的意思,同時也訓練了詞語的運用能力。]
(四) 角色轉化,體會感悟(學習第四段)
①蝸牛的翅膀為什么會退化?
理解“退化、堅硬、勉強” 等詞,體會蝸牛爬行的很難。
②如果你是蝸牛,你獲得飛行冠軍后會這樣做嗎?你會怎么做?
③你看到蝸牛現在的樣子,你想對它說什么?
設計意圖
[轉變角色,讓學生站在蝸牛的角度去想一想,再聯系現實生活想一想,有利于學生體會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從而獲得個性體驗和思想啟迪。]
三、課外延伸,展開想象
1、你還知道哪些講小動物的有趣的故事,推薦給其他小朋友。
2、根據動物的某些特征,展開想象編個故事,或者根據玩具編故事。
設計意圖
[這個作業的設計,讓學生的童心童趣得到釋放,憑著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一定會編出趣味十足的童話故事。]
板書設計:
7、蝸牛的獎杯
有力的翅膀 自由的飛翔(貼圖)
驕傲自滿
?
不求進取
堅硬的外殼 慢慢地爬行(貼圖)
第三課時
(再次讀課文,加深理解,學習生字的書寫,交流自編的故事)
設計意圖
[讓學生交流自編的故事,使課外拓展與延伸落到實處,使語文教學充滿情趣。]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獎杯、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到森林里去走了一趟,認識了一些有翅膀的小動物,你還記得它們嗎?
看圖說說: ( )的蝸牛 ( )的蜜蜂 ( )的蝴蝶
2.指名填空:(在句中貼上相應的圖片)
蝸牛原來能在空中自由地( ),得了( )反而只能在地上慢慢地( )
3.看了這句話,你最想問吳老師一些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來尋找答案?
(蝸牛的獎杯怎么會變成硬殼的?……)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拿出筆找找原因,畫下有關語句
(二)全班交流
1、出示: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
(1) 蝸牛為什么背著獎杯?“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什么意思?
(2) 齊讀“得意洋洋”:誰能把蝸牛的得意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指名讀、齊讀第三段第一句話
(3) 同桌討論,演一演:得意洋洋的蝸牛正在想什么?會說些什么?
(4) 指名上臺表演,師生評議
(5) 齊讀這句話
(6) 吳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歡迎嗎?
(教師朗讀時故意把“生怕”和“惟恐”調換位置)
(7) 學生評議、討論:“生怕”和“惟恐”可以調換位置嗎?為什么?如果你是蝸牛你更擔心別人不知道你是飛行冠軍還是擔心獎杯被別人偷了去?(不能調換,“惟恐”是擔心,有點怕的意思,“生怕”是非常害怕的意思,程度深一些)
(8) 齊讀,再次體會用詞的準確
2、蝸牛的獎杯太重了,所以“蝸牛背上它……(引讀第三句)
蝸牛的獎杯會變成硬殼還有一個原因,誰來說說?(導入第四段)
(1) 出示“天長地久”,理解詞義
(2) 課件演示,理解“退化”的意思
(3) 指導朗讀第一句
(4) 出示: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①想象:蝸牛這時后悔了,現在它在想些什么呢?
②指名朗讀
③小組賽讀
三、總結全課,續編故事
1.小結:蝸牛得了獎杯,得意洋洋,整天背在身上,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2、配樂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3、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
4、今天有很多同學得了獎杯,老師想來采訪這些獲獎的同學:請問,你得了獎怎么想?
5、創設情景,指導說話:(看圖)是呀,可是等蝸牛認識到這一點,后悔已經來不及了。你看,這只老蝸牛來到草地上,看著天空飛翔的蜻蜓、蝴蝶、蜜蜂……嘆了口氣。這時,小蝸牛爬過來,好奇地說:“媽媽,你怎么了?為什么嘆氣呀?”小朋友,你們猜老蝸牛會說些什么呢?愿意把老蝸牛的話寫下來嗎?(哎,孩子,你可別學我……)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現出蝸牛得獎前后身體與心情的變化。
2吸取蝸牛的教訓,懂得要正確對待榮譽,應當把榮譽作為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不能躺在已有的成績上睡大覺。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趣生疑
1、出示謎語,猜謎激趣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
2、(出示蝸牛爬行圖片)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蝸牛嗎?
3、大家談得很好,可是你們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蝸牛還長著一雙有力的翅膀呢!瞧,(出示長著翅膀的蝸牛圖)多神氣的蝸牛!
4、看到這兩幅圖,你什么疑問嗎?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蝸牛的獎杯》。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2、小組合作讀(分小節讀),相互評價,指正。
3、小組展示讀,相機評點。如:生字新詞的輕聲,前后鼻音的讀法。
4、默讀,想想剛才的問題,能不能讀懂?
5、交流。
三、情境體驗,品味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板貼蝸牛飛行圖)我們一起來看,這就是蝸牛很久很久以前的樣子,那時,它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飛起來可帶勁啦!課文中第一自然段是這樣寫的。(出示)引讀第一自然段,突出“有力”。
②標出“自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你什么時候感覺到非常自由?
③以前,蝸牛憑著一對有力的翅膀,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心情一定很—————!口頭填空:這時,它是一只的蝸牛。
④誰愿意做這只快樂的蝸牛,讀好這句。
⑤配上動作和表情再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過渡:有一次,動物王國舉行飛行比賽,很多小動物都參加了,小蝸牛也去了,它們比賽結果怎樣?大聲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會有很多發現。(生讀第二自然段。)
②讀了這段,你發現了什么,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你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③板貼會意,理解“遙遙領先”:假如這里是當時飛行比賽的現場,蜜蜂、蜻蜓、蝴蝶分別飛在這里(板貼),小蝸牛該飛在哪兒?誰來給小蝸牛擺擺位置。
小蝸牛超過別人很多,沒有人能趕上它,這就叫“遙遙領先”。指導讀詞。
④小蝸牛戰勝了哪些對手呢?它的對手僅僅是蜻蜓、蜜蜂和蝴蝶嗎?還會有哪些對手?
(引導生體會“……”在此處的用意。)
⑤口頭填空:這時,它是一只的蝸牛。
⑥小蝸牛憑借著有力的翅膀,顯示了出色的飛行本領,捧到了冠軍獎杯,此時此刻,它的心情怎樣?
⑦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二自然段,分享一下蝸牛此時的激動與自豪吧!
⑧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只獲勝的蝸牛,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3、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蝸牛得獎后有怎樣的表現呢?和同桌一塊讀讀第三自然段,從中找一個詞來形容蝸牛的表現。
交流、板書:得意洋洋。誰來讀這個詞?把它放到句子中讀一讀。
②引讀第一、二、三句話,老師納悶了:這蝸牛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它究竟想干什么?現在你就是這只蝸牛,背著金燦燦的在獎杯,想到哪里去?對別人說些什么?(生戴上頭包飾表演)
③聽了蝸牛的話,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蝸牛?
口頭填空:的蝸牛
④指導朗讀第一、二句話。(這真是只驕傲自滿的蝸牛,誰能把它那種高傲自大,忘乎所以的樣子讀出來。)
⑤天已經黑了,小蝸牛,快放下獎杯到軟軟的草地上休息吧!
(生扮演小蝸牛回答。)
⑥比較:惟恐與生怕
這段話中有一對近義詞都有“害怕”的意思,亮出你的火眼金睛找一找。
(從句出標出“惟恐”、“生怕”)
讀讀這兩句話,比較一下哪個詞表現得更怕,它們的位置能調換嗎?
小結。
⑦口頭填空:的蝸牛。
⑧蝸牛天天背著獎杯舒服嗎?引讀第四句話。
看來,它把成績和榮譽看得太重了,咱們都是它的好朋友,勸勸它吧!
4、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蝸牛再也飛不能動了,更糟糕的是,(引讀第一句,板貼蝸牛爬行圖)
②、查查字典,“退化”是什么意思?蝸牛的翅膀為什么會退化?同桌討論,交流。
③引讀第二句,能自由飛翔的蝸牛淪落到連走一步都很困難的境地,它現在的心情怎樣?口頭填空:的蝸牛。
④看到這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三、拓展延伸,體味形象
1、小結,
板書: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你還知道哪些勸戒人們不能驕傲的名言或故事嗎?
3、名言大放送: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不能說明現在,更不能說明將來,我們千萬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
——雷鋒
課后隨想: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強烈的學習欲望是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關鍵。先請學生猜謎,介紹現在的蝸牛,再通過兩幅圖片的對比,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急于探究蝸牛形體發生變化的原因,迫不及待地投入學習。在此基礎上,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被有效地激發了。此外我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蝸牛擁有翅膀時的自由與快樂,從而能進入情境,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多種情境,融理解、想象說話、朗讀于一體,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快樂放飛,在想象說話中加深理解感悟,使學生進一步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11
學習內容:《蝸牛的獎杯》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主備人:梁麗霞
本周習慣養成:學會合作,學會傾聽 學習小主人:
學習目標:
1.認會課后10個生字,辨析生字字形。讀準多音字在文中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自學導航
一、 輕松第一關(15分鐘)
wo jiang chi bang guan
蝸牛 獎杯 翅 膀 爬行 冠 軍
qing ting mi feng hu die jian ying
蜻 蜓 蜜蜂 蝴蝶 飛行 堅 硬
wei kong mian qiang
唯 恐 生怕 勉 強 得意洋洋 遙遙領先
1、熟讀上面的詞語,然后把課文讀通順。
2、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詞,再讀三遍。
3、再次讀一讀課文,做到流利,有感情。
4、小組內輪流領讀。a1 b1 a2 b2
5、小組內分段推火車領讀。a1 a2 b1 b2
二、迅速第二關(20)
1、我會給生字分類
左右結構的字有:
上下結構的字有:
2、我們找出了容易寫錯的字:
3、筆順我知道
4、我能獨立按筆順書空3遍。
5、我幫助同桌按筆順書空3遍。
6、小組內輪流領讀按筆順書空。
7、背誦書空生字。組長統計背誦個數。
8、描紅生字。
三、延伸:多音字組詞(5分鐘)
( ) ( )
強 冠
( ) ( )
展示匯報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12
設計策略:本課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飛行能力的故事。課文將深刻的道理寓于樸實淺近的語言之中,教學時我沒有做繁瑣分析,而是讓學生充分讀書,還組織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在趣味中發現、研讀、品位,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容,感悟形象,品位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已經一起初讀了一篇有趣的童話《蝸牛的獎杯》,文中的字詞還記得嗎?
出示詞語:有力的翅膀 自由地飛翔 遙遙領先 得意洋洋 唯恐 生怕 天長日久 慢慢地爬行 復習
2.評:詞語掌握真不錯,不知道小朋友的課文掌握得怎么樣了呢?
3.過渡:看,這就是從前的蝸牛,它有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那它又是怎樣獲得這金光閃閃的獎杯的呢?快過去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吧。(飛行贏來的)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們覺得蝸牛表現得怎么樣?
(出色、厲害,飛得很快、很棒,得到了飛行冠軍……)
2.小朋友都用了各種各樣的詞來說我們的蝸牛表現出色,老師這兒有個詞“遙遙領先”不是很明白,誰來說說看?
(甩下了所有對手,贏得了冠軍獎杯)
(1) 我們還是一起到飛行現場去看看吧。(這是蜻蜓,這是蜜蜂,這是蝴蝶,就只有這三個昆蟲嗎?還會有些誰呢?天牛、七星瓢蟲、知了、飛蟻、螢火蟲……)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那我們的小蝸牛該“貼”在哪兒呢?誰來展示給大家看看?板書:……
(2)(評:蝸牛在這兒,同意嗎?)(如果不是很遠,可以貼的再遠些)(哇,這么遠啊,那些昆蟲都被蝸牛甩在后面看到了,蝸牛真的是遙遙領先)板書:遙遙領先
(3)老師懂了,小朋友們真會讀書,這就叫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3.那這一節你會讀好嗎?指導讀“遙遙領先”“所有的”
(甩的不是很多遠)(還有對手在旁邊呢)
三、學習第三段
1.過渡:蝸牛憑著自己高超的飛行本領贏得了冠軍獎杯,小動物們可佩服它了,都跑來向它祝賀,聽著小動物的祝賀,它可得意了,真是“得意洋洋”。
(1)出示“得意洋洋”誰能讀好這一句。指導朗讀“得意洋洋”
(2)“得意洋洋”你還會換個詞語來說說嗎?
老師也給小朋友“洋洋得意”“得意忘形”
(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什么?)(形就是樣子,得意的連自己原來是什么樣子都不記得了)
師領讀
2.師:這獎杯真是讓蝸牛得意極了,那它是怎么表現的呢?小朋友通過自己讀就能知道,請你們讀讀課文的第三段。
(1)蝸牛是怎樣表現的呢?先說給同桌聽聽,待會兒再告訴大家。
(小朋友找到了嗎?誰來說說看?)
(是啊,我們的蝸牛可得意了,那現在就請小朋友當一回得意的小蝸牛,老師來做蝴蝶)我來采訪采訪你們。
師:蝸牛大哥,你背上背的什么呀,那么大?那你為什么一直背著呢?(還有哪個蝸牛想接受采訪)
(是獎杯,我怕別人不知道我是飛行冠軍)
師:蝸牛大哥,來來來,我來幫你把背上的東西拿下來,看你背著多累呀!快拿下來,好好休息休息。
(不用了不用了,要是被人偷了就不好了)師:哦,我知道了,看來我們的蝸牛把獎杯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2)小朋友,在這兩名話中還藏著一對近義詞呢,你們找到了嗎?
是啊,“唯恐”和“生怕”,雖然他們是一組近義詞,但是“唯恐”是擔心,有點怕的意思,“生怕”是非常怕的意思,程度深一些。我們可不能搞錯了哦!
(3)讓我們讀好這兩句吧。(有點得意,得意極了)
3.板畫蝸牛,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蝸牛?
4.蝸牛的身體是那樣的柔軟,可是這獎杯很大,很重,蝸牛背上它——再也飛不動了。
指導朗讀(不夠重,不累)(好大好重的獎杯,背上它真夠累的)
能把這一節連起來讀嗎?難度可高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 師:這一背,蝸牛背了多久呢?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快到第四自然段去找答案吧。多久(天長日久)詞卡出示。 背了也不知多久。2. 讀詞(速度要慢一點)(好漫長的時間啊!)
3. 師:蝸牛把獎杯在身上,一天天,一年年結果怎樣了呢?
(去讀讀課文找找答案)
4.提問:什么是退化?(慢慢地委縮了,最后都沒有了)
小蝸牛你把頭伸出來容易嗎?(很難,不簡單)就是勉強。
5.師:小朋友,你們都很會讀書。
此時的蝸牛只能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的爬行了,多可憐哪!
那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嗎?
6.指導讀(讀得慢一點)(蝸牛真是自作自受)(多可憐啊,想看一眼外面的世界都困難)
7.那你覺得 板畫 這時的蝸牛是怎樣的一只蝸牛?
五、小結
看著這只可憐的蝸牛,那你現在想對它說些什么呀?老師也想對蝸牛說:出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最后希望小朋友吸取蝸牛的教訓,知道在榮譽面前不能驕傲,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六、作業
1.把你想對小蝸牛說的話寫下來。
2.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句。
3.課后將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并請他們評一評。
《蝸牛的獎杯》教學隨筆 篇13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小朋友你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的蝸牛長什么樣子嗎?
生:很久很久以前的蝸牛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
生:很久很久以前蝸牛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
師:(貼蝸牛飛行圖)這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蝸牛的樣子。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7課《蝸牛的獎杯》。
生齊讀課題。
師:一次,森林里的小昆蟲舉行運動會,都有誰來參加了呢?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找那些昆蟲來參加了比賽?
生自由讀課文,交流。
生:蜻蜓、蜜蜂、蝴蝶來參加了比賽。
生:會飛的蝸牛也來參加了比賽。
(師按照學生的回答貼圖)
師:還有其他的昆蟲參加嗎?
生:有,螳螂也來參加了。
生:蛾姑娘參加了比賽。
生:還有七星瓢蟲也參加了比賽。
師:你們怎么知道還有這么多的小昆蟲也來了?
生:因為課文里有一個省略號,表示還有許多其他的昆蟲也來參加了。
師:小朋友真會讀書,它們比賽的內容是什么?
生:比飛行。
師:比賽的結果怎么樣呢?誰來幫它們排排順序。
指名上黑板貼圖:蝸牛、蜻蜓、蜜蜂、蝴蝶。
師:同意他的做法嗎?
生:不同意。蝸牛應該離他們還要遠一點。因為課文里有一個詞語“遙遙領先”,說明蝸牛飛得很快,其它小昆蟲離它很遙遠。
師:(從貼蝸牛圖)誰愿意讀讀這一自然段,像蝸牛一樣顯顯自己的本領?
指名學生讀課文,讀完其他學生掌聲評價。
師:你為他的朗讀鼓掌了,說說為什么?
生:我覺得他讀“遙遙領先”特別好,我好象看到了蝸牛一個人飛在最前面。
師:你能學著他的樣子也來讀讀嗎?
生讀課文。
師:當蝸牛捧著獎杯從高高的領講臺上走下來的時候,蝴蝶、蜜蜂、蜻蜓把蝸牛團團圍住,他們要為蝸牛送去祝賀。小朋友,如果當時你在那,你想對蝸牛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蝸牛說“蝸牛你飛行的本領可真高,我佩服你!”
生:蝸牛你贏得了獎杯,我好羨慕你啊!
生:蝸牛你得了冠軍可不要得意啊!
生:蝸牛,你收我做徒弟吧,我也要學飛行。
生,我要回去繼續練習飛行,以后向你挑戰。
師:那么得了冠軍的蝸牛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交流。
師:得了獎的蝸牛怎么想的?
生:它感到很高興,得意洋洋。
師板書:得意洋洋
師:得意洋洋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表演一下。
生上臺表演。
師:看了剛才地表演,你會讀這句話了嗎?(出示:從此,蝸牛得意洋洋!)
指名讀、齊讀。
師:得意洋洋的蝸牛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它成天……生怕被別人偷去。)
生:蝸牛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
生:白天蝸牛把獎杯背在身上,晚上自己就睡在獎杯里。
師:在這段話里有兩個表示害怕的詞語,小朋友你發現了嗎?
生:是“惟恐”和“生怕”。
師:對他們都是害怕地意思。
生:我有一個問題,蝸牛為什么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是冠軍?
師:請你再讀讀這句話。
生朗讀。
師:小朋友,蝸牛到底想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冠軍。
生:想。
師:你會把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嗎?
生:蝸牛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他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冠軍。
師:那么,小朋友再讀讀這段話,想想蝸牛到底是害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飛行冠軍多一些,還是害怕獎杯被別人偷去多些?
生讀,交流。
生:我覺得蝸牛更害怕獎杯被別人偷去,因為它整天帶著獎杯。如果想讓別人知道是冠軍不一定需要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