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說課稿
我執教的是《蝸牛的獎杯》的第二課時,它是小學語文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獎杯成了堅硬的外殼,只能在地上爬行,告訴我們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文本語言生動鮮活,是訓練學生朗讀、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好教材。與課文相配的兩幅插圖中蝸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從學生的發展和我班學生實際情況考慮,根據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按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看圖,引導想象,緊扣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進行對話,在充分的體驗中懂得“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
3、繼續學習本課生字“蜻 蜓 蜂”,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從文本來看,借助看圖,引導想象,緊扣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進行對話,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這兩句話中“唯恐”和“生怕”雖然是近義詞,但擔心、害怕的程度不同,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體會,因此領悟、體會這兩個詞在句中的意思成了本課的難點。
本課時主要通過鞏固復習;讀中感悟,學習課文;創設情境,理解寓意和學寫生字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具體設想如下:
第一環節:鞏固復習
首先我引導學生認讀課文中的詞語,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為繼續學習課文作準備。
第二環節:朗讀感悟,學習課文
1、讀讀悟悟,體會以前蝸牛翅膀的有力
教學一開始,我就出示兩張對比鮮明的蝸牛圖,讓學生在強烈的對比中激起探究欲望。隨后,我放手讓學生自讀一、二兩個自然段,組織學生交流讀后感受。我適時點撥學生抓住“有力、自由地飛翔”體會以前的蝸牛翅膀有力,飛行自如。順勢板書自由地飛翔。考慮到學生對于“遙遙領先”一詞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緊扣這個詞,讓學生再讀句子,找找能體現“遙遙領先”意思的詞語,悟悟詞義,知道“遙遙領先”是所有這些參加飛行比賽的對手都被蝸牛甩得很遠。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將飛行本領高超的蝸牛深深印入腦海。
2、讀讀品品,感悟得獎后蝸牛的得意
這是本文的重點,及難點所在。教學時,我創設自主閱讀的空間,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然后引導學生交流閱讀感受,學生憑借自己的閱讀能力體會出蝸牛獲得冠軍獎杯后得意洋洋的心情。緊接著,我以“得意洋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與文本深入對話,找找描寫蝸牛得意洋洋的句子,多讀讀,多悟悟。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全班交流,我相機點撥,抓住關鍵詞“成天、唯恐、生怕”等體會蝸牛的得意洋洋,再引導學生想象蝸牛成天背著獎杯碰到小動物們會說些什么,從而體會到蝸牛從此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著炫耀自己,把榮譽看得很重的心態。在教學中,我預計“唯恐、生怕”這兩個詞文言色彩較濃,學生的理解估計不到位,因此,我引導學生自讀這兩句話,并為“唯恐、生怕”找找近義詞,初步感知蝸牛內心擔心、害怕的心情。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蝸牛對于“別人不知道自己是飛行冠軍”和“獎杯被別人偷去”這兩件事更擔心哪件事。學生在交流中不僅能體會到語意大體相同而選用不同的詞語表達,更顯得準確鮮明,而且蝸牛對獎杯、榮譽看重的心態更深地烙在學生腦海中,然后指導學生讀出蝸牛既得意又擔心的心情就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礎上,我通過學生朗讀、并觀察插圖,讓學生將又大又重的獎杯與柔弱的蝸牛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感悟到獎杯的沉重以及蝸牛飛不起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