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蘇教國標本教學設計多篇)
你們讀了,有什么體會?你們也關心殘疾人么,可以說說。
第三課時
一. 朗讀指導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
3. 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背誦
1. 放錄音欣賞。
2. 指著板書引背。
3. 各人輕聲背誦。
4. 分組交換背。
5. 全班齊背。
三.寫字指導
四.作業練習
1. 抄寫生字詞。
2. 比一比,再組詞。
忘()你()鄰()古()
盲()您()您()郊()
3. 擴詞訓練。
野()()()喜()()()
居()()( ) 忘( )( )( )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認識生字。
2、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理解詞語。
教學準備: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
歡樂童年往日替
2、檢查自學效果。
3、齊讀生字詞。
4、各自試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分小節,理清脈落。
練習。
看下面四個小節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給盲婆婆送蟈蟈。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7、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
2、激發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和幫助殘疾人。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那兩個人?
(2)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樣?
2、分小節學習。
第一小節
(1)指名讀。
(2)這一小節只有一句話,告訴我們這位"紅領巾"提回蟈蟈時神情怎樣?他為什么這樣高興?他為什么要關心盲婆婆?
(3)小結。
第二小節
(!)指名讀(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3)小結。
第三小節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清波想起歡樂)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這句當中的"歌聲"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圖上盲婆婆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
第四小節
(1)這一小結有幾句話?為什么讓蟈蟈來替他做事呢?
(2)"紅領巾"說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3)指名朗讀,小結。
二、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