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3、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初步體會青松的品格。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興趣
1、出示青松圖片,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樹嗎?
2、板書:青松
你們見過青松嗎?你認識的青松是怎樣的?
出示:“松竹梅歲寒三友”指導讀,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3、你們喜歡青松嗎?陳毅爺爺也非常喜歡青松,你們知道陳毅爺爺嗎?
陳毅爺爺不但會帶兵打仗,還非常有才華。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大雪紛飛,陳毅披著衣服走到屋外,看到燈光下的青松,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師飽含深情朗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求流利
1、生自由讀古詩,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誰來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生字。
3、詩中的生字都認識了。讀古詩肯定不成問題了,誰來試一試?
學生朗讀,師相機正音。
4、要想讀好詩,不僅要正確流利,還要讀出韻味,也就是要讀好詩的節奏詩的停頓。那么這首詩該怎樣讀出它的節奏和停頓呢?你們做老師來讀,我來畫好嗎?(生讀師畫)
再次練讀,讀出詩的味道。
三、再讀古詩會詩意
小朋友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說書讀多了,自然就領會其中的意思了。剛才我們已經把這首詩讀了好多遍了,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了嗎?
1、自由讀讀,邊讀邊想每句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再互相說一說。
2、指名回答,你讀懂了哪一句,就先說哪一句,不懂的句子或詞兒也可以提出來大家討論。
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這是怎樣一場大雪呢?看圖想象一下大雪的場景,指名學生說。
是呀,那雪多大呀!每片雪花兒都有鵝毛般大,不一會兒,世界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積雪一定——(很厚很厚),天氣一定——(很冷很冷)。
可是,就在這冰天雪地里,在這寒風暴雪里,卻挺立著一棵——青松。(指第一句)誰來讀好這一句詩?(指名讀。讀出雪很大,天很冷,雪壓在身上很重的感覺)
這么重,這么厚的雪壓在身上,青松有什么反應呢?(生:青松挺且直)
青松是怎樣“挺且直”的呢?誰愿意做青松?(學生表演)
通過這么一演,我們都知道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實在這里“挺”和“直”意思相近,中間用“且”連接起來,“且”就是而且、并且的意思。
讓我們也來學學青松,把胸挺起來,把腰直起來!挺直腰板,你們看起來多有精神多自信啊!想想,你們曾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這么自信地昂首挺胸的呢?
是啊!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多讓人驕傲呀!這是自豪地“挺直”、自信的“挺直”呀!而青松呢?它是在什么情況下仍然“挺且直”的呀?
在狂風暴雪里,在冰天雪地中,青松遇到這么大的困難時還挺直自己的身體,這種“挺直”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敬佩啊!讓我們一起再讀讀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