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2、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青松圖)同學們,這棵樹你們認識嗎?這就是我們學校操場上的松樹。你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把它的名字寫下來。
2、讀題:誰來讀一讀(指名讀)這兩個字都是后鼻音,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一下。
3、你喜歡青松嗎?陳毅元帥也很喜歡這種樹。
在一個冬天里,下著大雪,一天晚上,他睡不著就穿著衣服起來,走到屋外,看到燈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出示詩,教師誦讀。
4、喜歡這首詩嗎?喜歡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第18課。(板書18)齊讀課題。
二、一讀古詩求流利:
1、打開課本,借助拼音將詩讀3遍,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后鼻音。
2、表揚讀得認真的同學。指名2人讀。(評價:真不錯,沒有老師教就能把古詩讀正確流利。)
3、同學們,詩要想讀得好,就不僅僅是正確流利了,還要讀出詩的韻味,也就是要讀好詩的節奏、詩的停頓。(出示:畫好的節奏詩。)結合老師畫的,自己再試著練習練習。
4、這次誰再來試試。指名2人讀,男女生賽讀。
三、再讀古詩會詩意:
1、大家的詩讀得越來越好了,老師真佩服你們。那詩會讀了,意思你理解嗎?
2、不理解沒關系,我們小組討論討論,可以先說說你讀懂的,把不懂的詞語用筆畫出來,然后再向別人請教。(活動約3分鐘,教師下每一個小組去了解情況。讓小組內確定一人來匯報已經讀懂的詩句意思和不理解的字詞。)
3、小組匯報。結合學生說的適時板書“挺且直”“高潔”。那等會我們學習的時候可要認真聽了。
4、感悟第一句:
(1)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大雪壓青松”,(出示圖)這場雪下得怎樣?
(2)雖然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從地上的雪我們也能猜想到,這雪下的時候,一定很(生齊:大),下的時間也一定很(生齊:長)。用一個成語來,這真是(生:鵝毛大雪)。下這么大的雪,氣溫一定很(低)。你又想到了哪個成語呢?(雪窖冰天,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3)這句中哪個字寫出了雪大。(壓)
出示:大雪()地壓著青松。可以做做動作。壓著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誰來再讀讀這句。指名3人。(評議:我聽出來了,你把“壓”字讀得特別重,像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青松的枝葉上。/你把壓字讀得很有力。)
5、感悟第二句:
(1)這么大的雪壓在青松身上,它怕了嗎?出示:青松挺且直。
(2)青松是怎樣挺且直的呢?誰能用動作來表示一下?
(請一生上臺來演,生昂首挺胸,生評議。)
通過這么一演,你們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讓學生回位)其實在這里,挺與直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說成同義詞,中間用了一個“且”把兩個字連起來,“且”就是而且的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句,并做出動作。
(3)同學們,青松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氣,挺出的是一個微笑的強者。面對著青松,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評:你真了解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