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學設計(通用12篇)
《青松》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課題
青松
教學課時
兩課時
主備教師
馮美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
反復吟讀,借助插圖在說話練習中理解此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教學掛圖。
教 學 流 程
動態修改部分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3、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誰會背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寫的,是一首古詩。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2、板書課題:18青松
3、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
1、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翹舌音。
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細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想想詩句的意思。
2、引導理解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壓:重壓。
挺:直立而高聳。
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1)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2)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3)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時青松的樣子。
(4)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1)閉上眼想象一下,鵝毛般的大雪不停地下,重重地壓在松樹的身上,但是它依然挺立在那兒,不禁讓我們想到……(生接詩句)。要想知道松樹怎樣的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真是……
(2)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板書:景 不畏嚴寒 情 純潔高尚)
四、指導朗讀、背誦全文
1、朗讀。
全詩朗讀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讀出停頓和重音。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 練習。(2)指名讀,(3)齊讀。
2、背誦。想象一下,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能背誦古詩。
2、完成相關的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名說說詩意。
3、背誦課文。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 粗--且 特--待 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 ) 且——( ) 青——( ) 公——( )
3、擴詞。
高( )( )( ) 青( )( )( )
4、課后去觀察一下松樹,寫一寫松樹的外形、特點或你對松樹的理解。
作業設計
課后去觀察一下松樹,寫一寫松樹的外形、特點或你對松樹的理解。
板書設計
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花時。
心得反思
《青松》教學設計 篇2
教材簡析
《青松》描寫了大雪重壓之下的青松堅挺勁直的形象,贊頌了堅強高潔的品格。
全詩共兩行,前兩行描繪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圖畫。漫天飛雪,氣勢洶洶,不但沒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奮,挺而且直。插圖中有一小株頑強生長在峭壁石縫中的橫生松,厚雪戲謔,毫不畏懼。寧折不彎的氣勢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則言志抒情,艷陽高照之日,大雪勢必消融于無形,青松則更加蒼翠欲滴。
時代背景:
《青松》這首詩是陳毅元帥1960年冬天吟成的。當時,我國經濟發生嚴重困難,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很快渡過了難關。陳毅元帥通過寫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頌了在困難面前不屈服的中國人民。(摘自《小學語文練習與測試》60頁中的“小資料”)
這段簡介通俗易懂,適合二年級孩子的閱讀水平。事實上,1960年是我國人民經受嚴重考驗的一年。在國內,農業遭受特大自然災害,加上黨的工作失誤,使國民經濟面臨暫時困難。在國際上,又遭受帝修反華勢力的聯合圍攻。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妄圖控制中國的陰謀破滅后,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掀起了反華逆流。他們背信棄義地大搞突然襲擊,單方撕毀協定,撤走全部專家,使我們陷于嚴峻的局勢之中,這首詩的出現,是多么鼓舞士氣。陳毅元帥是在鼓舞人們要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惡勢力是要被戰勝的,斷言高潔的品性是絕對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學情分析:
北方的學生對雪壓青松這種自然現象十分熟悉,有背誦古詩和學習《登顴雀樓》的基礎,通過誦讀,能夠完成對詩的初步感知。但是,對詩中的重點詞語如:“挺且直、高潔”可能理解起來有難度。對詩人的志與情的領悟更需要教師進一步的引導。
設計思考:
這首詩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贊頌自然意義的青松、二是贊頌精神意義上的青松。本課的教學如果能達到疏通詩意,結合生活實際與插圖,通過誦讀體會到青松的純潔高尚這一層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考慮到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高林生老師曾經在《水鄉歌》的研討貼中提到:在他們的已知上起步,盡可能引導他們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設計時,做了適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練習冊中提供的時代背景,讀讀背背中的情境圖及教師的導語,激發、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力求達到與作者共鳴的效果,從而深入挖掘詩意,使學生的誦讀積累變得更加有意義。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第一課時
一、舊知導入
1、小朋友們一起背誦我們學過的識字5,誰能說一說,你對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相機板書)《青松》。
3、知道是誰寫的嗎?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學過《陳毅探母》,知道陳毅元帥對母親十分孝順,但是你們可能還不知道,他還是一位文學修養特別高的詩人呢?今天,讓我們從這首詩中了解他吧!
二、初讀求正確、流利
1、小朋友們先聽一聽老師的朗讀。教師范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再看看插圖,你猜一猜這首詩寫了什么?
2、你們想要讀得好,那就從讀準字音開始吧!
3、常規自讀,圈畫生字,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4、指名讀文,檢查字音是否準確。
5、多種形式朗讀,強化字音,評價是否注意了詩的節奏。
三、學習生字
1、本課6個生字,“挺“字要具體指導,注意第四筆是撇,不是橫,右邊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采取學生自學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字形的。
2、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一讀理解詩意
1、上節課,我們能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這節課,我們再來讀一讀,看看這首詩怎樣寫我們熟悉的青松的?請小朋友自己認真讀一讀,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讀懂,實在不懂的一會兒你提出來大家幫你解決?
2、學習第一二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引導學生看圖釋疑。
學生可能對“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導:
請你先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這時的松樹,是個什么樣子?(松樹筆直的站立著)
你能做個挺且直的姿勢嗎?
你的身上壓著厚厚的雪,但是你卻傲然挺立,你能讀出這樣的感覺嗎?找生讀,同桌間讀。
聽了你的讀書,老師知道你讀懂了這兩句詩,加上你的想象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3、學習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過渡:上面的兩句詩,我們知道了大雪重壓下的青松,寧折不彎,多么可敬啊!我們接著讀后兩句,看看陳毅元帥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兩句學法,學生提出問題,組織討論釋疑,
這兩詩中的“高潔”一詞學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讓他發表自己的意見再集體補充。
(3)如果學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導:冬天到了,許多樹木都落光了葉子,松樹怎么樣呢?(樹干筆直,樹葉蒼翠,這就是~高尚。)
看圖:想想雪化之后松針的顏色會怎么樣呢?(更加蒼翠、碧綠,這就叫純潔)
你就是大雪重壓反而更加蒼翠碧綠的松針,你現在帶上這種感覺再讀一讀這兩句詩吧!
你能用青松的口氣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你想知道我們松樹的高尚純潔嗎?冰雪馬上就要融化,那時你再來看吧!)
5、討論怎樣停頓才能讀出詩中的意思。
讀一讀,在什么地方停頓更能表現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潔”呢?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找生讀,再相互評價,然后男女生賽讀。
二、再讀體會詩人情感
1、小朋友知道這是陳毅元帥什么時候寫的這首詩嗎?請你們讀讀《練習與測試》中“小資料”中的這段話。說說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經濟困難)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國人民)
2、你現在就是面對困難威武不屈的中國人民,你可以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
3、請小朋友看一看127頁的讀讀背背,圖中是為了建立新中國,在敵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義凜然的烈士們,他們就像腳下的寧折不彎的青松,你還可以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
三、背誦再升華
陳毅的一首詩,我們反復讀竟然有這么多的意思,讓我們先來記住它吧!相信這首詩會激勵你的一生。
四、作業
背誦《紅梅》和《秋菊》。
《青松》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感受輕松的不畏嚴寒,純潔高尚。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通用設計 設計意圖 個性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感受青松的高潔。
二、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看過青松嗎?給大家介紹介紹。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青松的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3、板書課題:18青松
4、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見教參及后附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時”是翹舌音。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說說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樣的青松?詩中怎樣寫得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2、引導理解詩句。
(1)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2)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字的意思(壓:重壓。 挺:直立而高聳。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3)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4)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5)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6)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7)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青松的樣子,與雪前青松比較,引導學生感受青松雪壓不垮、蒼翠挺拔、堅強不屈。
(8)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韻文。
2、指導書寫。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指名說說詩意。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 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 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 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 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 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且--青--公--
3 擴詞。
高青
關于陳毅生平及寫作背景的介紹很重要,對于學生理解青松有幫助。
對詩的理解先重視學生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礎上的理解才更能使文本與學生走近。
學習生字要重視創造性的方法。
教后反思
《青松》教學思路
昨天讀了寒雨的《登鸛雀樓》的教學過程,很受啟發。我想通過上一首古詩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所以我想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
一、初讀古詩。
分組練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準確字音,讀通順詩句。然后進行小組匯報朗讀情況,可以派代表朗讀,也可以小組一起讀,由小組自己決定朗讀形式。朗讀之后可以師生一起點評,指出其中難讀的字或糾正其中讀錯的字。
二、理解詩意。
小組交流,說說讀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詞,組內討論。我想送給他們一些妙計:“看看圖,想想意思。”“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聯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詞。”這些錦囊妙計我想在學生討論遇到困難時送給他們。(打印在紙條上,藏在一個小錢袋里。)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我想孩子們對第一句的理解能結合圖用自己的話來說,對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對“高潔”的理解一定有困難,我想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說說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樣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點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潔凈蒼翠。
三、有感情朗讀、背誦
小組練習,通過點評讓學生讀出青松的“挺”“直”“高潔”。讀的形式多樣化(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讀的機會,在生動的朗讀練習中逐步達到熟讀成誦。
四、指導書寫。
小組交流識字方法,著重對“挺”字的書寫指導。
五、小練筆。
觀察校園里的松樹,寫寫外形,再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寫寫自己的想法。
《青松》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這首詩選自陳毅的《冬夜雜詠》,全詩描寫了大雪重壓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的形 象,贊揚了堅強高潔的品質。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時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 3、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質。教學重點:朗讀、寫字。教學難點:理解詞句子的意思。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學用具:青松圖,錄音。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學生 教師 時間一、初讀句子,讀準字音。1、生錄音讀。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3、個別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1、放錄音。 2、指導讀出節奏。 二、再讀詩句,理解詩意。1、逐句讀讀,看看圖想想詩意。2、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共同討論。 1、出示圖片。 2、指導學生理解不懂得詞句。如:抓住:“挺且直”來體會青松不怕壓力、無比堅強的品質。后兩句著重理解“高潔”的意思,引導學生想象雪后陽光榮榜 普照、冰雪消融后,青松潔凈蒼翠的美好形象。 三、朗讀、背誦。1、蝗錄音朗讀。2、自由練習朗讀。3、個別朗讀。4、小組比賽讀。 5、練習背誦課文。 1、指導朗讀,注意朗讀時語速不宜過快。前兩句要讀得有力,表現青松的堅強氣概。后兩句語速可稍緩,讀出贊美和自豪的感情。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練習書寫生字。 2、獨立完成練習。教學重點:書寫生字。教學難點:獨立完成作業。教學用具:小黑板。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學生 教師 時間一、復習導入。1、認讀詞語。2、背誦古詩。1、出示詞語。 5’二、書寫生字。1、自由識記生字。2、交流識記方法。 3、觀察勝字在田字析中的位置。4、練習描紅、臨寫。5、練習用生字組詞。 1、重點指導識記以下生字:挺:注意生字的筆順。待:注意是雙人旁。2、師范寫。3、師巡視指導。指出不足之處。 15’三、作業設計。1、抄寫古詩。2、加偏旁組字組詞。青( )( )寺( )( )衣( )( )3、寫出你知道的和青松一樣不畏嚴寒的植物。 18、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板書設計: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15’
《青松》教學設計 篇5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青松圖)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樹?一起說出它的名字。(生說“青松”)跟老師一起寫它的名字。(師板書:青松)誰能把這個詞語讀好?(指生讀,“青”、“松”是后鼻音)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個詞。(生齊讀)
2、小朋友們,你所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樣的?誰來介紹它?(指生交流)
小朋友們,這樣的樹你們喜歡嗎?
3、有一位爺爺,他叫陳毅,他也很喜歡青松。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關于陳毅的課文,叫做——《陳毅探母》,從那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陳毅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好兒子,沒想到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呢。在一個冬天的夜晚,下著大雪,陳毅睡不著,他就到屋外去,看到燈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動畫,師配樂朗誦《青松》)
4、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陳毅的這首《青松》(板書:18)
請小朋友們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句
1、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116頁,借助拼音自由地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生自由讀)
2、(出示全詩,生字用紅色的字)這些紅色的字是本課的生字,你能讀準嗎?誰來試一試?(指一生讀,相機評價)
3、如果你是小老師,你會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挺”是后鼻音)請你帶大家讀這個字。
4、讓我們來齊讀這些生字,讀兩遍。
5、小朋友們,字音讀準了,詩句能讀流利嗎?自己練練。(生自由練讀)
誰來試一試?(師相機評價)真不錯,沒用老師教就能把古詩讀得正確流利。
6、同學們都知道,詩要想讀得好,就不僅是正確流利了,還要讀好詩的節奏。這首詩該怎樣讀,怎樣停頓呢?小朋友們聽老師讀。(師朗讀后標出停頓符號)你們也想來試試嗎?自己先練練。
誰來讀?(指生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三、理解詩意,感情朗讀
1、那么這首詩到底寫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讀懂呢?請小朋友拿起書,輕輕地讀一讀,想一想。(學生充分自學)
2、(學生自學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聽聽你的同桌對這首詩是怎么理解的?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
3、小朋友們討論得很熱烈,老師也想加入你們,和你們一起來交流。
冬夜里的這場雪下得大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1)(生:很大,我從第一行中的“大雪”這個詞語看出來的。)(出示大雪壓青松圖)
你們看,雖然這是雪后的情景,但從地面上的雪我們也能猜到,這雪下的時候一定很(大),下的時間也一定很(長),用一個成語來說,這真是一場(鵝毛大雪)。下這么大的雪,氣溫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哪個成語?(天寒地凍、冰天雪地)
(2)再讀讀第一行,哪個字也讓你感受到了雪的大?(生:壓)
a、是呀,就是在這樣的天,這么大的雪壓在青松身上。這就是“大雪壓青松”。(ppt出示“大雪壓青松”,“壓”用紅字)(相機板書:雪壓)“壓”字,給你什么感覺?(指生說)
b、你們的感受這么真切!相信一定能讀好這句詩。(出示第一行)
誰來讀?(指生讀,相機評價。)
讓我們一起來讀。
4、子們,這么沉的大雪壓在青松的肩上(板書:雪壓),它怕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青松挺且直”)
(板書:挺且直)
那誰愿做一棵挺且直的青松?(一學生上臺,昂首挺胸,伸開雙手)
通過這么一演,你們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生接)直,在這里挺與直是同義詞,中間用且字連起來。
我想問一問這棵青松:青松啊,寒冷的北風刮來,層層的大雪壓在你的身上,感覺怎樣?(指生說)
你害怕嗎?(生:我不害怕。)
真是一棵勇敢的青松!大家愿不愿意也來做一棵勇敢的青松?
來,孩子們,咱們一起挺起胸,直起腰。齊讀“青松挺且直”。(生齊讀)
來,咱們可以拍拍胸脯,怎么樣,感覺是不是更挺了?
師引讀:青松們,大雪重重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大雪狠狠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大雪毫不留情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恩,老師看到了一棵棵不畏嚴寒、昂然挺立在風雪中的青松!(請學生坐下)
5、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蠟梅花》中的一句話——大雪當(生齊:棉襖),風來(生齊:挺胸膛)。同學們,青松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氣,挺出的是一個男子漢的氣概。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理解,帶著這樣的情感來讀讀這兩行詩。(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6、小朋友們,太陽出來了,你們看,青松身上的冰雪怎么啦?(融化了)(板書:雪化)陽光照耀下說的青松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指生交流)
7、是啊,冰雪融化后的青松,被大雪壓過,洗過的青松,在陽光下更綠了,更美了,挺得更直了,也更加惹人喜愛了。所以陳毅爺爺不禁發出贊嘆: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高潔“是高尚純潔的意思。(板書:高潔)是陳毅爺爺對青松的贊美,小朋友們,如果你是詩人,你要贊美青松的什么?(指生交流)
8、小朋友們,能不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青松高尚純潔的品格?自己先練練,誰來讀?誰再來?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9、小朋友們,此時此刻青松在大雪的重壓之下,不怕嚴寒,毫不畏懼,仍然蒼翠挺拔,你想對它說什么?(指生說)
10、來,孩子們,把你想說的話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出示全詩)自己先練練,誰來讀?(指名讀。師相機評價)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出青松的挺拔,讀出青松的高尚純潔,讀出對它的贊美之情。(生齊讀)
11、讓我們把青松的形象牢牢印在心里吧,能背誦嗎?先試試。誰來背?(指生背)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一起來背誦。(學生齊背)
真好,老師看到的是一棵棵堅強的松樹。
孩子們,今天我們只用一節課的時間學了陳毅的《青松》,其實,關于青松、關于陳毅,還有很多的故事,這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品讀去領悟。希望小朋友都能像青松一樣(教師順手在板書上連線,成為青松圖)擁有高尚純潔的品格,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永遠做生活的強者。你們能做到嗎?
四、指導寫字
1、小朋友們今天詩句讀得好,背得好,老師相信今天的字一定寫得更好。(出示生字)老師指,你們讀。
2、誰想來當小老師,教教小朋友們,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指生交流)
3、指導“壓”。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生字的?和那個字有點像?(莊)
這個小點可真調皮,和我們玩捉迷藏,躲到哪里去了?
不過我們小朋友可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把它給逮住了。
寫這個字的時候,還有注意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小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寫。
4、指導“挺”。
本課的生字里,最難寫的要數“挺”了。讓我們首先來看看“挺”的字形結構。“挺”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左邊的“提手旁”要讓出一些地方給右邊。這個字的筆畫比較多,看一下,哪一部分容易寫錯啊?可千萬別寫成“延”啊。
寫這個字的時候要先寫兩邊,再寫中間的建字底。誰知道“挺”的筆順?(指生說)好,伸出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寫。(師邊寫邊說要點)
5、最難寫的字都已經解決了,其它幾個字通過自學,一定能寫漂亮。請小朋友們打開《習字冊》完成“挺”“壓”的描紅、仿影、臨寫。
板書設計:
18青松
雪壓挺且直
雪化高潔
《青松》教學設計 篇6
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壓、挺、且、待、化”
3、 學習青松不畏嚴寒、高尚純潔的品質。
學習重點:能理解詩歌的生字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在詩歌的朗讀過程中體悟青松不畏嚴寒、高尚純潔的品質。
教學準備:多媒體。
學習方式:朗讀、感悟。
教學設計即目標達成過程
教學過 程
教學內容(教材、生活等教學資源)重組
教學策略
(互動或講述等)
預期
效果
導
入
課前交流:
麥溪中心校二(1)班的小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和你們一起上課。第一次和你們一起上課 ,為了表示感謝,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份小禮物,禮物呢?保密!我保證上課結束的時候會送給大家。不過我有一個要求,上課時要做到三點:1、注意傾聽2、認真思考3、積極發言。能做到嗎?
好,你們能做到,老師也絕不食言!
(一)認識作者,導入新課
出示陳毅的圖片,引語:同學們,你們看,這是陳毅元帥。陳毅元帥我們在一年級《陳毅探母》就已經認識了他,他很孝順自己的母親。他是一位大元帥,仗打得漂亮。小朋友你們不知道吧,他還是一位詩人,詩寫得非常出色,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陳毅元帥寫的詩。
板書課題:青松
學生讀課題,讀了課題,你們想讀一讀大元帥寫的這首詩嗎?
教師講述,營造氛圍。
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
新
授
步
驟
︵
按
教
學
流
程
分
段
落
書
寫
︶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要求讀正確、通順
2、 個別讀讀課文,隨機出示字卡:壓、挺、且、待、化。
3、 去掉拼音讀詩。
4、 畫出節奏讀。
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過渡:這首詩已經能讀正確、流利了,但朗讀光正確流利還不行,還得讀出感情來。要讀出感情必須把這首詩讀懂了。小朋友自己試試看能不能讀懂了,不懂的地方括起來在旁邊打個“?” 。
(三)理解重點詞語,分句感悟
學生邊默讀邊想。
引語:這首詩,作者分成兩大句來寫,我們先試第一句。
1、 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2、 學生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師隨機板書
3、 根據實際情況交流:壓,隨機分析字形。教師和學生配合做一做壓的動作。在大雪的重壓下青松怎樣?板書:挺(隨機分析字形)、直。引導學生做一做動作:挺且直。
4、 再請學生說說看到的畫面。(大雪重重壓在青松的身上,青松沒有被壓垮,不光挺起胸膛還站得筆直。)
5、 學生想象再個別讀。
過渡:陳毅爺爺是怎樣想的,誰來讀第二句話?
6、 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個別讀。他的想法你理解嗎?學生說說自己理解,根據實際情況教師引導:高潔?
7、 要知道松樹的“高潔”,陳毅爺爺給我們指出了辦法。出示:待。組詞:等待,并分析字形。等到雪化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了,那么雪化的時候是怎樣的情景?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北風停了,太陽出來了,大雪融化了,青松……
8、 結合老師提供的圖片,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9、 教師總結:在大雪的重壓之下,松樹沒有壓垮,反而變得更加潔凈、更加青翠,這就是 “高潔”。
10、 想象了畫面,理解詩意之后再朗讀課文。
過渡: 從小朋友的朗讀中,你們越來越喜歡青松了。陳毅爺爺在他寫的所有詩中也最喜歡它。為什么呢?
(四)了解背景,升華含義
1、 簡介寫作背景:這首詩是陳毅爺爺1960年冬天寫成的,當時我國遭遇了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糧食沒有收成,人們穿不暖、吃不飽,甚至有的地方都餓死了人。在這個困難時期,國內外的敵人也聯合起來想趁這個機會打敗我們中國,這些困難像大雪一樣壓在我們中國人身上。但我們并沒有被壓垮而是勇敢地戰勝了困難,取得勝利!
2、 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現在再來看看風雪中的青松,陳毅爺爺在風雪中看到了大雪中的青松,還僅僅是一棵樹嗎?他還像什么?
3、 了解寫作背景再讀
引語:讀了這么多遍會背了嗎?誰愿意來背一背?
4、 個別背誦、集體背誦
過渡:在不知不覺中,小朋友們已經收到了老師的禮物,我今天送給大家的就是《青松》,猜猜為什么送給大家?
總結:在我們的成長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它們會像大雪一樣壓在我們身上,老師希望你們能像青松一樣挺直、高潔。我想沒有比這個更有意義的禮物了。
5、 引導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過渡:看到大家這么喜歡這個禮物,老師很高興。你們能把它默寫下來
(五)書寫生字 默寫全詩
壓、挺、且、待、化
1、直接描紅(在朗讀的過程中已經分析了字形,只需在田字格中描紅)。
2、 默寫全詩。
以朗讀的指導為主線,由正確到流利再有感情,層層深入、步步推進。
提問、思考。
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自由發表見解。
教師做總結
講述背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朗讀能達到正確、通順
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理解重點詞語“壓”“挺”“直”“高潔”“待”
培養想象能力,提高朗讀水平。
準確領悟、概括主題。
培養感悟能力。
《青松》教學設計 篇7
作者:ygr 發表時間:2004-4-29 閱讀次數:508
【教材分析】
這首詩選自陳毅同志的《冬夜雜詠》,全詩借寫大雪重壓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贊頌堅強高潔品質。以“青松”為題,隱含所抒之情。
【教學要求】
德: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
【教學方法】反復吟讀,借助插圖在說話練習中理解此詩。
【課前準備】課文錄音,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誰會背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寫的,是一首古詩。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2、板書課題:18青松
3、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
1、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翹舌音。
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細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想想詩句的意思。
2、引導理解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壓:重壓。
挺:直立而高聳。
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時修建青松的樣子。
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板書:景 不畏嚴寒 情 純潔高尚)
四、指導朗讀、背誦全文
朗讀。
全詩朗讀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讀出停頓和重音。
大雪|壓青松。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名說說詩意。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 粗--且 特--待 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 ) 且--( ) 青--( ) 公--( )
3擴詞。
高( )( )( ) 青( )( )( )
《青松》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理解詩的意思,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質,并能初步領悟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提示課題
師:同學們,冬天發展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說到寒冷的冬天,你們會想到哪些詞?(生說。)
師:冬天好冷呀。你們在寒冷的冬天見過哪些不怕寒冷的冬天見過哪些不怕寒冷的植物呢?
生:青松。
師:是啊,它們可真了不起,不少詩人還專門寫詩贊美它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陳毅爺爺寫的《青松》。(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好的導入如優秀演奏家撥出的第一個音符,它擁有迷人的魅力,能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學習生字,讀準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特別注意加點的生字。
(課件出示詩歌,在生字下加點,生自由練讀。)
師:哪個同學來讀讀課文呀?
(請三到五個學生讀,在讀中糾正讀音。)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字,看看用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們。
(生讀后交流)
師:讀詩歌時,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要讀出節奏和韻律,請看大屏幕,聽老師讀。(課件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師配樂范讀。)
師:請同學們模仿老師的讀法再讀課文。
(請三至五位學生讀,師指導糾正后,生配樂齊讀。)
[設計意圖:自讀、個別讀、范讀、范讀、仿讀、配樂讀讓朗讀指導的形式更多元,層次更鮮明,符合二年級學生的閱讀心理需求,利于學生讀準、讀好課文,達到教學目標]
三、理解詩意,體會品質
(課件出示:大雪重壓在青松樹枝上的畫面,讓生理解“大雪壓青松”。)
師:誰能做一做“壓”的動作?從“壓”字上你們能感覺到什么?
(生觀察交流,并通過做動作理解“壓”的意思,體會青松在雪中的艱難處境。)
師:假如現在你們就是風雪中的小青松,你們被大雪壓彎了腰,心里會想什么?你們會對大雪說什么?(生想象交流)
師:這時,你們會怎樣站立在風雪中?
(生做動作:站直、站挺。師出示課件:挺立在大雪中的青松。)
師:大屏幕上的青松在大雪中是怎么站的?
(生觀察交流,理解“挺且直”,體會青松在雪中的頑強表現。)
師:大雪終于融化了,春天來到了,青松變成了什么樣子?
(課件出示:春天的青松。)
師:青松身上有哪些品質值得大家學習?(生說。)
師:是啊,經過風雪重壓和洗禮后的青松沒有被壓垮,反而長得更高大,更茂盛,這就是青松高尚的品質。此時此刻,你們想對它說些什么?
(音樂起,指名說。)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青松傲立雪中和雪后更青翠的景象呈現于學生眼前,化抽象的文字為形象的畫面,有助于學生眼前,化抽象的文字為形象的畫面,有助于學生對文中重點字、詞、句的理解。學生在動用演示、與青松對話、配樂朗讀中,理解得到了深化,情感體驗得到了升華。]
四、課外拓展,領悟情感
師:陳毅爺爺除了贊美青松外,還寫詩歌紅梅。
(課件出示:紅梅傲然開放于雪中及詩句,生自讀。)
師:你們發現紅梅和青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知道陳毅爺爺要贊美它們什么嗎?(生交流)
師:這兩首詩都寫于1950年前。當時,我國正在鬧饑荒,人們幾乎沒有什么吃的。為了活命,人們啃樹皮、嚼草根……可是,堅強的中國人民沒有向饑荒屈服,堅強地和它作斗爭,最終戰勝了困難。陳毅爺爺寫這兩首詩真正想要贊美誰呢?(生交流,師引導)
師:是啊,陳毅爺爺借這兩首詩贊美的是頑強的中國人民。
(生配樂誦讀)
[設計意圖:在學生被青松的美好品質感染和折服時,適度的拓展教學會讓他們走近作者,了解到課文背后的故事。]
五、背誦再升華
陳毅的一首詩,我們反復讀竟然有這么多的意思,讓我們先來記住它吧!相信這首詩會激勵你的一生。
六、作業
背誦《紅梅》和《秋菊》。
《青松》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師生主要活動:
一、揭示課題
1.猜謎
2.板書課題:18青松
3.簡介作者,你對他有什么了解。
二、初讀課文
1.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翹舌音。
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看圖學文。
1.自學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想想詩句的意思。
2.引導理解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壓:重壓。(老師用手壓學生的手掌,你感覺到了什么?這就是“壓”)
挺:直立而高聳。(做動作體會)
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時修建青松的樣子。
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板書:景不畏嚴寒情純潔高尚)
四、指導朗讀、背誦全文
朗讀。
全詩朗讀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讀出停頓和重音。
主要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課堂生活化,并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
課后主要感想:
這篇課文在張文柏處長的指導下備課,應該說自己對文章有很深刻的體會。我用看圖學文的方法學習詩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張處建議:1、把開頭的猜謎活動省略,可以節省時間。2、在學習三四兩行時,可以先看圖再學文。這樣先給學生一個第一印象,讓他們猜猜,雪融化后,青松會怎么樣。
《青松》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小朋友,還記得以前學過的《陳毅探母》嗎?(記得),大家都知道,陳毅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學生自由介紹)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陳毅元帥還是一位詩人呢!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他的一首詩,名叫“青松”。(學生讀準課題)
二、承上啟下,介紹背景:
那你知道,陳毅為什么會寫下這首詩嗎?原來,1949年,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雖然解放了,新中國雖然成立了,但是,由于長期的戰爭,我們國家還比較落后,人民還比較貧窮,一切都剛剛才起步,尤其到了1960年,新中國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收成很不好,全國各地經常有餓死人的事情發生。而國際上,有些國家也對我們中國進行著壓迫和孤立。種種困難,壓在人民頭上,人民生活極其艱難。作為一名國家領導人,看到人民正遭受著苦難,陳毅是多么的痛心和憂慮啊 ,為此,他常常晚上睡不著覺,于是,在一個冬夜,他爬起來,奮筆疾書,寫下了這首《青松》,聽……
[這首詩表面好像在寫植物,其實是有其象征意義的。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通過講解詩人作詩時的歷史背景,在學生們初步了解過去歷史的基礎上,再去學習古詩,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詩詞內容,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詩詞字面上的理解,外加上教師的飽含深情的講解,極具感染力的語言,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行為的踐行,促使他們的情感升華,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無聲息的愛國主義教育。有道是:無聲潤物,情自生。]
三、初讀課文,讀準詩句
1、錄音范讀。
2、自己也來試著讀一讀,讀準字音。
3、指名多人讀準古詩,隨機正音。
四、精讀文字,品味精神
那么,這首詩究竟寫了些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詩里,細細地來品味品味。
(一)大雪壓青松
1、指名生讀。
2、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大雪吧!(出示課文插圖,生自由描述圖中青松身上的大雪是什么樣子?)
3、老師想把“大雪壓青松”改成“大雪鋪青松”,你們看行嗎?(生:不行!)為什么?(生:把“壓”改成“蓋”、“鋪”,就感覺不到雪的重、厚、多了。)
4、師:哦,你看松樹身上那厚厚的大雪,它們好像在惡狠狠地對青松說:_____________________.(生自由想像說話)
5、感情朗讀:你能通過朗讀,把大雪對待青松的兇狠讀出來嗎?
(二)青松挺且直
過渡:面對大雪的重壓,青松有沒有被嚇倒呢?
1、指名讀第二行。
2、師:哦,我已經讀懂這行詩了:雖然大雪是那么大,那么厚,可是青松_____________________。(生說第二行詩意)。
3、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此時的松樹吧:(生自由說看到的松樹:站得直直的,像勇敢的戰士,像堅定的勇士,像頂天立地的巨人,像威武的將軍……)
4、 我們好像聽到青松在堅定地對大雪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能用朗讀來為大家描畫一下松樹挺拔英武的風采嗎?
6、感情朗讀第一、第二行:
(1)指名兩生分飾大雪和青松,分別表演并朗讀這兩行詩句,演并讀出大雪的“壓”和青松的“挺且直”。(學生評點)
(2)女生飾大雪,男生飾青松,分讀這兩行。
[學習第一、二行詩句時,主要運用了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孩子們分別想象大雪和松樹心里的想法,不知不覺中將兩者人格化,凸顯出大雪的兇狠和松樹的堅強,更由大雪的“壓”反襯出松樹的“挺且直”。其后的表演朗讀,更讓敵對的雙方形象化,也因此將課堂氣氛引向高潮]
(三)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師:雖然,我們面前的青松是挺且直的,但他是否能堅持到底,取得最后的勝利呢?那還要等雪全都融化之后才能知道,這就叫做(生齊讀):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那么,想象一下,太陽出來了,雪滴滴嗒嗒開始融化了,青松這時是什么樣子呢?(青松像洗過了澡,更干凈,更蒼翠了,水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松樹很漂亮;雪融化成水,青松喝足了水,挺得更直了。……)
3、師(高興地):青松終于抗過了大雪的壓迫,取得了最后的勝利。這時,你心里對青松有什么感覺呢?(佩服、覺得它了不起……)
4、你能不能送幾個成語給青松,來贊揚一下它呢?(堅強不屈、不屈不撓……)
5、青松這種堅強不屈、不屈不撓的精神,詩的第二句中用了一個詞語來概括(生找出:高潔)
6、師小結:對,青松面對重重壓迫,不屈不撓,永不服輸,這是多么高尚而純潔的精神啊,這就叫高潔。
7、感情朗讀第三第四行。
[“高潔”是對一種精神一種品質的形容和概括,極其抽象。如何對二年級的學生闡釋清楚?以上教學環節由想象雪后青松的挺拔美麗,到進一步體會到青松的威武不屈,稱贊青松,再到通過學生找詞,教師語言描述,了解“高潔”的意蘊,可謂簡潔準確,水到渠成。]
五、聯系實際,深化主題
師:小朋友,詩學完了,此時,讓我們好好想一想,陳毅元帥心系百姓,滿懷憂慮,在寒冷的冬夜起身寫下這首《青松》,有什么含義嗎?(他希望人民都能向青松學習,堅強不屈;他是為了鼓勵人民勇敢地面對困難;他相信人民一定也能像青松一樣經受住重重困難……)
師(高興地):事實也確實像陳毅元帥所希望的,最終,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抵抗住了種種的困難,很快度過難關,迎來了現在這樣的好時代!
[這本應是課文教學的難點,但由于有了課伊始時老師的那段背景介紹,再加上在之前所有環節中對大雪和青松一惡一善兩種力量的深刻認識,學生們很快就能將人與物一一對應起來,難點迎刃而解。]
六、朗讀全詩,傳達心聲
齊誦:讓我們用誦讀來贊揚可敬的青松,更用誦讀來傳達我們對偉大中國人民的崇高敬意。(感情朗讀全詩)
七、學習生字(略)
教材簡析:
《青松》描寫了大雪重壓之下的青松堅挺勁直的形象,贊頌了堅強高潔的品格。
全詩共兩行,前兩行描繪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圖畫。漫天飛雪,氣勢洶洶,不但沒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奮,挺而且直,寧折不彎的氣勢怎不叫人肅然起敬。三四行則言志抒情,艷陽高照之日,大雪勢必消融于無形,青松則更加蒼翠欲滴。
時代背景:
1960年是我國人民經受嚴重考驗的一年。在國內,農業遭受特大自然災害,加上黨的工作失誤,使國民經濟面臨暫時困難。在國際上,又遭受帝修反華勢力的聯合圍攻。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妄圖控制中國的陰謀破滅后,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掀起了反華逆流。他們背信棄義地大搞突然襲擊,單方撕毀協定,撤走全部專家,使我們陷于嚴峻的局勢之中,這首詩的出現,是多么鼓舞士氣。陳毅元帥是在鼓舞人們要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惡勢力是要被戰勝的,斷言高潔的品性是絕對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設計思考:
這首詩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贊頌自然意義的青松、二是贊頌精神意義上的青松。本課的教學如果能達到疏通詩意,結合生活實際與插圖,通過想象、誦讀體會到青松的純潔高尚這一層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考慮到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高林生老師曾經說過:在他們的已知上起步,盡可能引導他們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設計時,做了適度的整合,充分利用孩子們的換位想象,教學情境圖及教師的導語,激發、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力求達到與作者共鳴的效果,從而深入挖掘詩意,使學生的誦讀積累變得更加有意義。
《青松》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2、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青松圖)同學們,這棵樹你們認識嗎?這就是我們學校操場上的松樹。你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把它的名字寫下來。
2、讀題:誰來讀一讀(指名讀)這兩個字都是后鼻音,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一下。
3、你喜歡青松嗎?陳毅元帥也很喜歡這種樹。
在一個冬天里,下著大雪,一天晚上,他睡不著就穿著衣服起來,走到屋外,看到燈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出示詩,教師誦讀。
4、喜歡這首詩嗎?喜歡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第18課。(板書18)齊讀課題。
二、一讀古詩求流利:
1、打開課本,借助拼音將詩讀3遍,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后鼻音。
2、表揚讀得認真的同學。指名2人讀。(評價:真不錯,沒有老師教就能把古詩讀正確流利。)
3、同學們,詩要想讀得好,就不僅僅是正確流利了,還要讀出詩的韻味,也就是要讀好詩的節奏、詩的停頓。(出示:畫好的節奏詩。)結合老師畫的,自己再試著練習練習。
4、這次誰再來試試。指名2人讀,男女生賽讀。
三、再讀古詩會詩意:
1、大家的詩讀得越來越好了,老師真佩服你們。那詩會讀了,意思你理解嗎?
2、不理解沒關系,我們小組討論討論,可以先說說你讀懂的,把不懂的詞語用筆畫出來,然后再向別人請教。(活動約3分鐘,教師下每一個小組去了解情況。讓小組內確定一人來匯報已經讀懂的詩句意思和不理解的字詞。)
3、小組匯報。結合學生說的適時板書“挺且直”“高潔”。那等會我們學習的時候可要認真聽了。
4、感悟第一句:
(1)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大雪壓青松”,(出示圖)這場雪下得怎樣?
(2)雖然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從地上的雪我們也能猜想到,這雪下的時候,一定很(生齊:大),下的時間也一定很(生齊:長)。用一個成語來,這真是(生:鵝毛大雪)。下這么大的雪,氣溫一定很(低)。你又想到了哪個成語呢?(雪窖冰天,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3)這句中哪個字寫出了雪大。(壓)
出示:大雪地壓著青松。可以做做動作。壓著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誰來再讀讀這句。指名3人。(評議:我聽出來了,你把“壓”字讀得特別重,像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青松的枝葉上。/你把壓字讀得很有力。)
5、感悟第二句:
(1)這么大的雪壓在青松身上,它怕了嗎?出示:青松挺且直。
(2)青松是怎樣挺且直的呢?誰能用動作來表示一下?
(請一生上臺來演,生昂首挺胸,生評議。)
通過這么一演,你們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讓學生回位)其實在這里,挺與直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說成同義詞,中間用了一個“且”把兩個字連起來,“且”就是而且的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句,并做出動作。
(3)同學們,青松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氣,挺出的是一個微笑的強者。面對著青松,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評:你真了解青松。)
(4)能把你的這種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嗎?讀一二句。(評:真是一棵勇敢的松樹!好一棵在風雪中挺拔的青松。)
6、感悟三四句:
(1)天晴了,太陽暖暖地照射著大地,松樹上的冰雪開始——(融化了,)看,陽光照耀下的青松是什么樣的?(冰雪融化后松樹的葉子顯得怎么樣?它的身子怎么樣?有沒有被大雪壓倒?)
(2)冰雪融化后的青松,在陽光下更綠了,更美了,挺得更直了,這就叫高潔,高尚純潔。所以陳毅爺爺不禁發出贊嘆:(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指名一人讀。)
此時,你想怎樣贊美青松呢?(漂亮在什么地方?葉子更綠了。)
評:不怕寒冷就是高潔。
評:是的,依然挺拔就是高潔。
評:經歷風雪后,松樹的葉子反而更加蒼翠碧綠就是它的高潔之處。
(3)讓我們用贊美、敬佩的語氣來讀一讀,讀出青松的高尚純潔。
7、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找到關鍵的詞來讀一讀,做動作,邊看圖邊想象的方法學習了這首詩,在今后的學習中你也可以用上這樣的方法去學習。
四、三讀古詩傳感情:
1、(音樂起)你們知道嗎?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中國連續三年發生了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全國的大部分田地都收不上來糧食。沒有糧食可以吃,這讓無數的中國人民,受到了生命的威脅!可是,堅強的中國人民沒有害怕,沒有屈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困難,很快地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你覺得我們中國人民怎么樣?……(不怕困難)
2、中國人民面對困難,毫不屈服,多么堅強,多么了不起呀!不就像這高尚、純潔的青松嘛!于是,在1960年的那個冬天,陳毅爺爺提筆寫下了《青松》這首詩——師生配樂齊讀。
五、指導背誦:
1、同學們,你們在今后的成長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它們會像大雪一樣壓在我們身上,老師希望你們能像青松一樣挺直、高潔。(邊畫青松圖)
2、老師把這首詩送給大家,希望大家能牢牢地記住。下面同桌試著背一背,可以邊背邊加動作。
3、我們站起來集體背一背,也可以加上動作。(配樂)
六、寫字指導:
1、出示:壓、挺、且、待、化(開火車讀)
2、你認為哪個字難寫。
3、教師范寫:挺、待。
4、學生描紅、臨寫。
準備:先畫好兩個田字格。習字冊發給學生。
《青松》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3、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初步體會青松的品格。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興趣
1、出示青松圖片,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樹嗎?
2、板書:青松
你們見過青松嗎?你認識的青松是怎樣的?
出示:“松竹梅歲寒三友”指導讀,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3、你們喜歡青松嗎?陳毅爺爺也非常喜歡青松,你們知道陳毅爺爺嗎?
陳毅爺爺不但會帶兵打仗,還非常有才華。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大雪紛飛,陳毅披著衣服走到屋外,看到燈光下的青松,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師飽含深情朗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求流利
1、生自由讀古詩,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誰來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生字。
3、詩中的生字都認識了。讀古詩肯定不成問題了,誰來試一試?
學生朗讀,師相機正音。
4、要想讀好詩,不僅要正確流利,還要讀出韻味,也就是要讀好詩的節奏詩的停頓。那么這首詩該怎樣讀出它的節奏和停頓呢?你們做老師來讀,我來畫好嗎?(生讀師畫)
再次練讀,讀出詩的味道。
三、再讀古詩會詩意
小朋友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說書讀多了,自然就領會其中的意思了。剛才我們已經把這首詩讀了好多遍了,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了嗎?
1、自由讀讀,邊讀邊想每句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再互相說一說。
2、指名回答,你讀懂了哪一句,就先說哪一句,不懂的句子或詞兒也可以提出來大家討論。
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這是怎樣一場大雪呢?看圖想象一下大雪的場景,指名學生說。
是呀,那雪多大呀!每片雪花兒都有鵝毛般大,不一會兒,世界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積雪一定——(很厚很厚),天氣一定——(很冷很冷)。
可是,就在這冰天雪地里,在這寒風暴雪里,卻挺立著一棵——青松。(指第一句)誰來讀好這一句詩?(指名讀。讀出雪很大,天很冷,雪壓在身上很重的感覺)
這么重,這么厚的雪壓在身上,青松有什么反應呢?(生:青松挺且直)
青松是怎樣“挺且直”的呢?誰愿意做青松?(學生表演)
通過這么一演,我們都知道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實在這里“挺”和“直”意思相近,中間用“且”連接起來,“且”就是而且、并且的意思。
讓我們也來學學青松,把胸挺起來,把腰直起來!挺直腰板,你們看起來多有精神多自信啊!想想,你們曾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這么自信地昂首挺胸的呢?
是啊!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多讓人驕傲呀!這是自豪地“挺直”、自信的“挺直”呀!而青松呢?它是在什么情況下仍然“挺且直”的呀?
在狂風暴雪里,在冰天雪地中,青松遇到這么大的困難時還挺直自己的身體,這種“挺直”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敬佩啊!讓我們一起再讀讀第一句。
閉著眼睛再讀一讀,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樣的青松?你想對它說什么?
說得好!風雪有什么可怕!困難在勇敢者的心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寒風吹不倒!大雪壓不彎!昂首挺立于風雪之中,這就是青松!讓我們都做一名勇敢者,一起再來讀好這一句詩!
4、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我們再來看后兩行,剛剛就有同學說了“待到雪化時”的意思,就是等到雪融化了的時候,跟大雪壓著時的青松相比,你覺得雪化之后,陽光照耀下的青松,又有哪些不同呢?
生:雪化后的青松更高。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更綠了。
生:青松一定更好看了。
生:青松在陽光下可能還閃著光。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挺得更直了。
生:被雪洗過的青松,可能更干凈了。
師:更干凈了,就是潔,更挺了,就是高。又不僅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壓過,洗過的青松,在陽光下更綠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漢的氣概了,也更加惹人喜愛了。這就是松的高潔之處,不同于其它樹木之處。
師:那現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的意思了嗎?學生說。
四、總結拓展激情感
孩子們,讀了陳毅的這首《青松》,你對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呢?
生:青松不怕寒冷,不怕大雪壓,真叫人佩服。
生:青松被大雪壓著,還挺得那么自信,那么勇敢,真厲害。
生:我也要向青松學習。
生:青松在困難面前,一點也不害怕。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中國連續三年發生了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全國的大部分田地都收不上來糧食。沒有糧食可以吃,這讓無數的中國人民,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可是,堅強的中國人民沒有害怕,沒有屈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困難,很快地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
師:此時,你想說什么嗎?你覺得中國人民怎么樣?
生:中國人民真了不起呀!
生:中國人民真堅強呀!
生:中國人民不怕困難,不管多苦,都是勇往直前的!
師:是呀!中國人民面對困難,毫不屈服,多么堅強,多么了不起呀!不就像這高尚、純潔的青松嘛!于是,在1960年的那個冬天,陳毅爺爺提筆寫下了《青松》這首詩——(師生齊讀)。
師:這首詩贊美的是勇敢的青松,更是堅強的——生齊答:中國人民!
其實,陳毅爺爺不僅僅一首《青松》來鼓勵和贊揚中國人民,《青松》只是他寫的《冬夜雜詠》中的一首,另外還有許多首,比如《紅梅》和《秋菊》(出示小黑板),小朋友們有興趣課后再讀一讀。
五、教學生字助默寫
教學生字,重點指導:壓、挺
六、作業超市求鞏固
1、背誦默寫古詩
2、讀《紅梅》、《秋菊》
3、寫幾句話,贊美你心目中的青松。
附板書:
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