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青松圖)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樹?一起說出它的名字。(生說“青松”)跟老師一起寫它的名字。(師板書:青松)誰能把這個詞語讀好?(指生讀,“青”、“松”是后鼻音)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個詞。(生齊讀)
2、小朋友們,你所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樣的?誰來介紹它?(指生交流)
小朋友們,這樣的樹你們喜歡嗎?
3、有一位爺爺,他叫陳毅,他也很喜歡青松。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關于陳毅的課文,叫做——《陳毅探母》,從那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陳毅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好兒子,沒想到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呢。在一個冬天的夜晚,下著大雪,陳毅睡不著,他就到屋外去,看到燈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動畫,師配樂朗誦《青松》)
4、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陳毅的這首《青松》(板書:18)
請小朋友們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句
1、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116頁,借助拼音自由地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生自由讀)
2、(出示全詩,生字用紅色的字)這些紅色的字是本課的生字,你能讀準嗎?誰來試一試?(指一生讀,相機評價)
3、如果你是小老師,你會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挺”是后鼻音)請你帶大家讀這個字。
4、讓我們來齊讀這些生字,讀兩遍。
5、小朋友們,字音讀準了,詩句能讀流利嗎?自己練練。(生自由練讀)
誰來試一試?(師相機評價)真不錯,沒用老師教就能把古詩讀得正確流利。
6、同學們都知道,詩要想讀得好,就不僅是正確流利了,還要讀好詩的節奏。這首詩該怎樣讀,怎樣停頓呢?小朋友們聽老師讀。(師朗讀后標出停頓符號)你們也想來試試嗎?自己先練練。
誰來讀?(指生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三、理解詩意,感情朗讀
1、那么這首詩到底寫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讀懂呢?請小朋友拿起書,輕輕地讀一讀,想一想。(學生充分自學)
2、(學生自學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聽聽你的同桌對這首詩是怎么理解的?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
3、小朋友們討論得很熱烈,老師也想加入你們,和你們一起來交流。
冬夜里的這場雪下得大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1)(生:很大,我從第一行中的“大雪”這個詞語看出來的。)(出示大雪壓青松圖)
你們看,雖然這是雪后的情景,但從地面上的雪我們也能猜到,這雪下的時候一定很(大),下的時間也一定很(長),用一個成語來說,這真是一場(鵝毛大雪)。下這么大的雪,氣溫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哪個成語?(天寒地凍、冰天雪地)
(2)再讀讀第一行,哪個字也讓你感受到了雪的大?(生:壓)
a、是呀,就是在這樣的天,這么大的雪壓在青松身上。這就是“大雪壓青松”。(ppt出示“大雪壓青松”,“壓”用紅字)(相機板書:雪壓)“壓”字,給你什么感覺?(指生說)
b、你們的感受這么真切!相信一定能讀好這句詩。(出示第一行)
誰來讀?(指生讀,相機評價。)
讓我們一起來讀。
4、子們,這么沉的大雪壓在青松的肩上(板書:雪壓),它怕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青松挺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