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地保護弱小。教學重點:薩沙和媽媽之間的對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了解課文大意,讀好薩沙和母親的對話。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板題導入。
1、課前交流。
師:現在我們都是四年級的學生,比起學前班、一年級的學生我們心中是不是覺得現在強大,很能干?
生:是的
師:但是在家里,在你們的父母眼中,你們始終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始終都是需要保護的最弱小的。(相機板書:最弱小的)指導寫字:弱
師:有一個不到四歲的小男孩面對父母的呵護卻度說:我不是最弱小的。相機板書:我不是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大家一起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課題是一篇文章的題眼,通過課題我們能獲得很多,誰來讀讀課題。
生:學生讀題。
師:指導讀好課題。
師:學貴有疑。會學習的孩子讀了課題一定會有收獲和問題。誰來說一說?
生:誰是最弱小的?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文中誰是最弱小的呢?
師:好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從文中找答案吧。
生:讀課文
師:要想讀好書可不簡單。讀書不僅要手、口、腦并用。而且要會對不懂的地方做標記。古人就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
生:學生按要求自由讀文。
師:相機出示文中生詞:悶熱、纖弱、一滴、雷聲大作、大雨如注
師:讀書最關鍵的就是把文章讀得正確、流利,最高的境界就是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去讀。
師:為了把課文讀好,我們先把文中的生字詞這個攔路虎搬走好不好?
生:好
師:指名學生讀出示的生詞。相機糾正:悶熱中的“悶”字讀音“mēn”而不是“mèn”
師:闖過了字詞關,課文讀得又怎樣呢?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嗎?
生:齊聲敢。
師:有信心,好樣的。剛才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我不是最弱小的”是年僅四歲的薩沙說的。他為什么這樣說呢?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故事的開始吧。
生:指名一生讀第二自然段。相機糾正字詞錯誤。
師:會讀書的孩子一定會關注到此段第一句的一個詞。說說是那個詞?
生:美好
師:是的,這個詞是本段的中心詞。來,看看作者筆下的描述能不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感受?
生:讀描寫薔薇盛開的美好語句。
師:是的,美麗的薔薇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開得正艷,此情此景讓人沉醉。可惜呀,這么美好的一幕被隨之而來的大雨給攪擾了。是不是很遺憾?
生:是的
師:誰來讀一讀描寫雨的語句?
生:讀相關語句
師:說一說當時的雨怎樣?用文中的一個詞回答。
生:大雨如注
師:真了不起。理解這個詞嗎?
生:搖頭
師:解說
師:這樣的大雨打在身上肯定不好受,如果有雨衣有多呀!但薩沙的爸爸卻把唯一的雨衣給了媽媽,而媽媽又把雨衣給了年幼的薩沙。看了這一幕,你的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如果說前部分對薔薇花的描寫給人美好的感受,我覺得雨中讓雨衣的場面更讓人感動。
生:下了一場大雨,本來心中還覺得遺憾,但雨中傳遞雨衣的場景讓我深受感動。
生:表面上大雨中傳遞的是雨衣,實則是薩沙一家人在傳遞著濃濃的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