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指導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讓學生感受水鄉美,水鄉的人更美,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詞句訓練:依據“白帆片片像云朵”練習說話。
3、學習“裝”和“湖”,認識新偏旁“衣”,重點指導寫好“裝”。
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教學重點是指導誦讀。要在朗讀訓練中,引導學生領會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意境。再在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識字、寫字。
2、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是隨著對水鄉的逐步認識與更準確的把握朗讀本詩的基調,從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會水鄉美,水鄉人更美的意境,這是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2、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計劃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指導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讓學生感受水鄉美,水鄉的人更美,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第二課時:指導背誦課文,教學生字詞,鞏固學法。本教學設計為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水鄉風光。
2、提問:“這是什么地方?你覺得這里怎么樣?”
【教學是一門藝術,好的開場是藝術的享受,猶如戲劇的“序幕”,能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一下子就可將學生的視線與情感拉進了畫面中,本環節的設計可以誘發學生的想象,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又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翻開書)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此時指導讀好 蕩 飄 裝 咱 蕩清波 飄滿河
2、再讀課文,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水鄉的什么呢?
指名讀,一人讀一部分,其他人注意聽,他們讀正確了嗎?他們向我們介紹了水鄉的什么?指名回答,教師板書:水多 船多 歌多
【這一環節設計,學生初讀以后及時反饋,教師了解情況,目的是培養學生認真讀書,一邊讀一邊思考的好習慣。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印象,為下一步教學作了鋪墊。】
三、誦讀課文,理解內容
【在此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抓住重點詞句,從詞到句再到整篇課文,讓學生讀讀、想想、唱唱,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第一部分
1、指導讀好問句“水鄉什么多?”師生之間一問一答練讀。
2、指導讀好“千條渠 萬條河”。比較“一”與“千、萬”的差別,通過看畫面告訴學生“渠”是人工開鑿出來澆灌莊稼的。通過找出“千”和“萬” 緊緊抓住“一個連一個”知道水鄉的水多,讀好這些詞。
3、“處處綠水蕩請波”是講水美,再次播放多媒體畫面,讓學生再次體會水鄉的水多、水美、水清。這么多的水是一眼看不完的,要慢慢地看,慢慢地欣賞,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名評,再讀。
4、齊讀第一部分。師生共同歸納學習這一部分的步驟、方法,我們是先讀好開始的問句,再抓重點的詞句如“千、萬”“處處綠水蕩請波”美美地讀,細細地品味。再次齊讀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