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教學反思
二、注重個體體驗
閱讀是極個性化的行為。因此我們應留給學生充足的個性體驗的空間。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找一找小鳥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再讓他們讀一讀,然后以“誰愿意給大家讀讀你最喜歡的云房子?”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愛的句子讀,并說說從句子中感受到什么,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云房子》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堅持以讀為本。
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本課教學中我想方設法營造一種“我想讀”“我來說”的氛圍,讓學生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說”的渴望。在以“讀”為本的基礎上有所“悟”。
2、關注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個性體驗的空間。
我抓住低年級孩子愛玩、好動、想表現的特點。課堂中,我給學生戴上小鳥頭飾,讓他們成為小鳥中的一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接近了,加深了對課文的體驗和理解。
3、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注重表達、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這節(jié)語文課中,我能以學生為主體,抓住好奇心,充分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意識。教學時還注重生生、師生間的交流,比如在學完第二自然段小鳥造好的五幢云房子后,讓他們用“我們造的云房子,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進行說話。不僅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還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遺憾之處:因為時間比較緊,頭飾的準備得也不夠多,如果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戴上頭飾,也許他們會更活躍些。本次教學雖然我也注意到朗讀面向全體學生,可是在回答問題時就沒有很好地照顧到下層學生,這一點也是我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