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說課稿
教育學指出:一定的情景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表達的環境條件的動力源。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環境中,不僅有益于兒童認知心理的發展,而且能有效地調動兒童的情感參與,將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行之有效的辦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合作意識。采用想象、表演等學生喜歡的形式來激發學生興趣,培植自信心,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釋放出巨大的潛能,從而讓語文教學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
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在設計《云房子》時,針對課文想象豐富,語言富于童趣的特點,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理解、去體驗、去感悟。
一、說教材
《云房子》是國標本蘇教版第三冊的一篇閱讀課文。它用清新、活潑、生動的文字描寫了雨后天空云彩的多姿多態和小鳥的活潑可愛的生動場面。全文采用
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雨后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云朵千姿百態逗人喜愛;有風時,云朵散去,天空更顯潔凈艷麗。另外,天空還有小鳥的歡快飛動。這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與和諧。以小鳥的目光觀察天空的景象,符合兒童心態,體現了童話特點。
二、說學情
三亞市的學生身處風光秀麗的旅游城市。藍天、白云、太陽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而且,每年夏季雷陣雨也是比較常見的。因而,有較為豐富的生活體驗。學習本課時,多創設情景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活動體驗,從而達到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的目的。
三、說教法
1、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了解雨后的天空變化和小鳥活動的情況,感受天空的美麗和小鳥的活潑,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
四、說學法
在理解、感悟課文的基礎上積累語言。充分啟發學生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表達能力,自主創造能力和群體合作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新課程理念指出:“反對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倡導教師與學生一起走向知識,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與協作主動獲得知識。”因此,我根據低年級特點和教材特點,主要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趣
師導入:小朋友,在夏天的午后,一場雷陣雨過后,太陽公公又露出了笑臉,把許多云收了回去,可有一些仍留在天上。瞧,這兒一朵,那兒一朵,真漂亮!(貼出藍天白云的底圖)讓我們插上翅膀,變成一只只美麗的小鳥,飛上藍天,飛到白云身邊吧!(讓學生戴上各自的小鳥頭飾)小鳥們,此時,你們想說什么呢?出示句子:哇!這么多白云!我們來造云房子。小鳥們心情這么興奮,你們能帶著這種興奮的感覺告訴其他小鳥嗎?多請幾位學生朗讀,進行比較、體味。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利用圖片展現情景,讓學生扮演小鳥在天空中遨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情設景,充分感知
在這個環節中分為三個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