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云房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分為造云房子、用云房子、失云房子三個部分。這篇課文通篇采用擬人的寫作手法,把自然界的太陽、小鳥等人格化,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把“云房子”描畫得如在眼前,十分逼真,通過對小鳥動作行為的細致描寫表現了小鳥們的歡樂。課文充滿對美好自然環境的熱愛,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愛護環境的教育。整篇文章富有童趣,符合兒童心態,同時也是進行語言積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美文。
二、教學目標
針對教材的分析和《新課程標準》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希望實現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個一類字,認讀六個二類字,理解生字新詞。學會用“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這個句式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愛觀察、會想象的良好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已提出的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品讀課文,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之情。及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組織句式遷移訓練,學會用“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這個句式想象說話。
四、教法學法分析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二年級的學生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考慮到教材和學情,并結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種教學方法來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1、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語文教學要加強朗讀訓練,所以在教學中我會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低年級學生自主讀書的習慣。在每次安排學生讀書前我都會提出明確的要求,讓他們邊讀邊想,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和探究精神。
2、創設情境,想象體驗
低年級小學生極易受環境和他人情緒的感染,出于對這一點的考慮,我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展示雨后天空的變化,讓學生身臨其境,收獲真實的體驗。我還會讓學生扮演成小鳥,融入課文,以小鳥的身份去欣賞雨后的天空和云房子的美,在情境中觀察、想象和表達。
3、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如果從頭到尾都用談話法進行教學,學生勢必會感到乏味,為了改變單一的師生交流,我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間架起橋梁,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實現自我價值。
4、讀說結合,積累遷移
我在教學第二自段時設計了讓學生運用“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這個句式造句,進行仿說練習,在第三四自然段教學時要求學生以小鳥的身份進行說話練習。這種說話訓練既能積累語言、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又能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謂一舉三得。
五、教學過程
我計劃分兩個課時來教學這篇課文,整體上采用順序講讀的方法,教學過程分為情境導入——初讀課文——讀說結合——細致品讀——總結鞏固五個環節,下面分別說說這五個教學環節。
(一)情境導入
《云房子》這則童話故事,它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卻又不是生活的完全寫實,所以揭示課題是教學的第一步。首先,課件出示各式各樣的的房子讓學生觀賞。由此向學生發出疑問:我們在生活中見過許多種房子,有磚瓦房,有鋼筋混凝土的房子等,可是有誰見過“云房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到童話王國去找一找“云房子”吧!課件出示動畫范讀的視頻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