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武夷山》教案
教學要求:1、朗讀課文,體會武夷山“入詩入畫”的感覺,感受祖國之美。
2、認識15個生字,繼續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在文中識字,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1、感受武夷山的美麗,體會“入詩入畫”。
2、采用多種識字方法鼓勵學生獨立識字。
教具準備:課文錄音;課件;字卡;武夷山錄像;8套學習袋。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什么樣的故事呢?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神話故事聽。好嗎?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山上住著一位姓彭的老人,當時,洪水成災,百姓沒有安寧的日子。于是,老人就帶領村民開山治水,人們尊稱他為“彭祖”
彭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彭武(出示“武” )一個叫彭夷(出示“夷”)。彭祖活到80歲的時候,被玉帝召上天去了。臨走時只留下了一把斧子、一柄鋤頭和一彎弓箭,囑咐兒子要開山治水,造福人民。兄弟兩個記著父親的話,開山治水,把這一帶裝點成人間仙境,村民過上了五谷豐登的好日子。彭武、彭夷去世后,人們為了報答他們的恩情,就以兄弟兩個的名字命名他們住的這座山,同學們,你知道這座山叫什么嗎? (板書:武夷山)讀課題。
今天和老師一起去武夷山旅游。高興嗎?
[用談話的形式引入,自然貼切。課題出示的過程分散了識字,既了解了山名字的由來,同時又進行了趣味識字]
二、學習課文
1、(火車聲音)坐上開往福建的列車,我們火車上先聽一聽對武夷山的介紹吧。請你打開書30頁,拿起書,跟著錄音默讀一遍課文。
播放課文錄音 問:簡單說說武夷山哪里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通過聽讀進行聽讀識字,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
2、自己試著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就想辦法認識它。
3、小組共同商量用什么好方法解決自己不認識的字。
4、兩個人合作讀一遍課文,然后對同桌說說你最喜歡武夷山的什么地方,讀一讀你喜歡的那句話。
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5、喜歡山的同學分別讀句子
生: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
生:武夷山山勢險峻。
生:最險的是大王峰,從峰底向上有人工開出的石階,一直通向峰頂。
(出示課件。指名讀一讀 )和老師一起去觀賞武夷山的山,好嗎?
出示山的課件
看完了山,請你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你看山的感受。
帶著你的感受,再有語氣的讀一讀這段。
生:武夷山的溪水繞著山峰轉了九個彎,所以叫九曲溪。
生:溪水很清,清的可以看見溪水的沙石。
生:溪水很靜,靜的像一面鏡子,兩岸的山峰、綠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風景畫。
(出示課件3段。自由讀一讀)說說你想象中的武夷山的水是什么樣子?
我們欣賞武夷山的水,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樣。(出示水的課件)
好美啊!再讀讀,看誰讀出了水的清,水的靜,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