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古詩兩首》
練習
1.填空。
離離,一歲一。野火,春風。
籬落疏疏一徑深,。。飛入無處尋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書寫
1.學習書寫“枯、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回顧
背誦古詩〈草〉。
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
3.說: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朗讀
1.自由讀: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色有什么新的發現?
2.指導讀: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高興、喜悅)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3.競賽讀: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詩歌語言凝練,富于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利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語感。】
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背、齊背。
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給學生提供“二度創作”的題材,不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里的一棵奇葩,教師要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培養課外積累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評價
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展示交流,互相評價:根據組內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使學生學會評價,在互相學習、借鑒、欣賞中共同進步。】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離離:草木長的得很茂盛的樣子。
枯:枯萎。
盡:完、全。
宿:投宿
籬落:稀稀落落的樣子。
徑:小路
尋:尋找
相關鏈接
相傳《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的一首應考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一定要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