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孩子》教學設計
學生自己閱讀,觀察畫面想象:撐圓了肚皮后的小豬是什么樣的?饞嘴的貓咪見到小魚后又是什么樣子?
(設計意圖:這一小節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雖然年齡很小,但也能幫助家里做些事情了,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
提問:鄉下孩子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指導學生用愉快、風趣的語氣朗讀和背誦這一小節。
遷移練習:
鄉下孩子除了會挖野菜、逮小魚,看圖想象一下他們還會干什么?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
例:割一把青草,饞壞了美麗的白鵝。
拾一串稻穗,樂壞了驕傲的公雞。
采一束鮮花,把“我”打扮打扮。
……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老師用第一人稱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到鄉下孩子童年的意境,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鄉下孩子天真可愛、聰明伶俐、勤勞能干的性格特點,同時感受鄉下孩子生活在如此環境中是幸福快樂的。激起學生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4、導讀第四小節
師敘述:你們覺得我幸福嗎?你們覺得我快樂嗎?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快樂、幸福?
讓學生自由說一說,然后帶著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農村雖沒有城市的繁華,但這里有充足的陽光,開闊的空間,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有父母親的呵護,所以鄉下孩子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老師要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
四、生活實踐,課堂展現
(城鄉孩子才藝大比賽)
師:鄉下孩子童年生活是幸福快樂的,我們城里孩子童年生活也是幸福快樂的。下面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事多。
例:城里孩子會上網。鄉下孩子會放牛。
城里孩子會滑冰。鄉下孩子會捉魚。
。
小結:不管城里孩子,還是鄉下孩子,他們都很棒。他們都有自己難忘的童年、難忘的童趣,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美好的童年,讓美好的童年伴隨著我們一起成長,一塊長大。
板書設計:
鄉下孩子
像“黃鸝”“野菊”(可愛)
捉蝴蝶吹小曲(聰明)
挖野菜逮小魚(能干)
陽光下曠野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