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總復習知識點匯總1(第一、二單元)
第一、二單元
1、
聽寫一、二單元的生字詞
2、注音:冶yě煉
鞍鐙ān dèng
凌líng空
裹挾xié
罕hǎn見
杜甫fǔ
驍xīao勇
牦máo牛
浙zhè江
3、形近字
凌(凌空)
倘(倘若)
冶(冶金)
御(抵御)
慣(習慣)
倫(天倫)
陵(山陵)
淌(流淌)
治(治理)
卸(裝卸)
貫(一貫)
輪(輪流)
棱(棱角)
躺(躺下)
峻(險峻)
楞(楞角)
柵(柵欄)
牦(牦牛)
宛(宛如)
堪(不堪)
。ㄓ⒖。
愣(發愣)
珊(珊瑚)
耗(消耗)
碗(飯碗)
湛(湛藍)
驍(驍勇)
魄(氣魄)
撼(震撼)
稞(青稞)
棵(一棵樹)饒(富饒)
魂(靈魂)
憾(遺憾)
4、多音字:
載zǎi(三年五載)
zài
(載重)
踏tā
(踏實)
tà
(踏步)。
燕yān
(燕山)
yàn
(燕子)
似sì
(似乎)
shì
(似的)。
漲zhǎng(漲潮)
zhàng(頭昏腦漲)
柵 zhà
(柵欄) shān(柵極)
秘bì(秘魯)
mì(秘密)
5、有關“馬”成語
馬到成功
馬不停蹄
馬馬虎虎
老馬識途
萬馬奔騰
一馬當先
一馬平川
伯樂相馬
蛛絲馬跡
人歡馬叫
車水馬龍
指鹿為馬
千軍萬馬
單槍匹馬
當牛做馬
6、有關“馬”的俗語
馬后炮馬大哈
牛頭不對馬嘴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8、成語接龍
舉世聞(名)副其(實)事求(是)非分明(明)目張(膽)戰心驚
課文內容我知道
1、《天馬》
1983年,我國旅游局確定以“天馬”作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記。
②、用這個中外馳名的古代藝術品作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志是頗有象征意義的: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中國,正在騰空飛速前進。
③、“不敢肯定”“至少”“在當時”這些詞語的表達都相當準確,同時也傳達給讀者一種細致負責的態度。
④、“天馬”的外形特征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
2、《古詩二首》
比較它們都有什么不同?
《房兵曹胡馬》(唐)杜甫。作者刻畫了雄健之馬。前四句都在描寫馬的形態雄健,是實寫。后四句是虛寫,馬的精神。有這樣的好馬,當然可以橫行萬里為國立功,表現出詩人的志向。
②、《馬詩》(唐)李賀
描寫的是清冷大氣的場面,寫出了靜態中的馬的蒼勁有力,通過“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表達了詩人想要實現理想的迫切心情。
3《鞏乃斯的馬》
①、描繪夏日暴雨下鞏乃斯草原上馬群奔跑的壯觀場面,感受到馬的生命活力與人對自由境界的向往的融洽。
②、課文第二自然的比喻句主要是第三句話,把奔馳的駿馬比做尖兵;比做大將;把大喊大叫的聲音比做小石片跌進奔騰喧囂的大的河的聲音。
4、《雅魯藏布大峽谷》
“最”的含義極限,沒有可超越的。說明程度極深。“非!币彩浅潭壬睿皇菢O限。課文連用7個“最”,反復強調極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景觀的神奇之處。
5、《浙江潮》
①、開頭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笨傤I全文,點示題旨。最后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概括上文,首尾呼應。
②、描寫形與色運用比喻手法“僅如銀線”“玉城雪嶺”。描寫聲勢則在比喻之外,又運用了夸張的手法“際天而來”“如雷霆”“吞天沃日”。形、色、聲、勢四方面由遠及近。
6、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寫出錢塘潮奇特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