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的疑惑
果然,不到放學,中午管理班的時候,孩子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了,在孩子們閱讀之前,為激起他們的興趣,我給每篇都作了一些“小提示”:
比如《古詩兩首》:想找到春天嗎?告訴你們,春天就在這兩首詩里!
《蠶姑娘》:小朋友們都養過蠶,也一定會喜歡讀這篇課文。
《快樂的節日》:是一首歡快的歌,沈老師小時候每逢六一節都會唱的歌。
《蝸牛的獎杯》:這個故事會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也會帶給你很多思考。
《狐假虎威》: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有名的一個成語故事,今天我們終于可以讀到它了。
《母親的恩情》:會背《游子吟》這首小詩嗎?(孩子們都興奮地背起來)。這首詩是中國的詩歌中在世界上流傳最廣,也最多人讀過的一首小詩。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詩呢?
《沉香救母》:不用說,《寶蓮燈》一定看過!(孩子們更興奮了)。《木蘭從軍》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孩子們有點摸不著頭腦)
《歌唱二小放牛郞》:誰會唱?學生們紛紛唱起來。
等提示完,我才發現,犯了一個錯誤:我的提示太多了!讓孩子們自己來提示,讓他們自己來發現問題,豈不更好!不過既已問過,只好作罷,好在大多數“提示”都是學生爭著在提問,或者爭著在說自己已知的經驗,萬幸。
第二天,等著看結果,有一點激動地翻開孩子們的回家作業本,作了如下統計:
《古詩兩首》2
《蠶姑娘》5
《月亮灣》1
《快樂的節日》7
《雨后》34
《誰的本領大》7
《蝸牛的獎杯》11
《狐假虎威》15
《母親的恩情》2
《沉香救母》29
《木蘭從軍》8
《學棋》1
《“黑板”跑了》4
《晚上的“太陽”》2
《“閃光的金子”》2
《歌唱二小放牛郞》13
《鳥島》3
《臺灣的蝴蝶谷》4
《歡樂的潑水節》7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0
《猴子種果樹》6
《會走路的樹》4
《問銀河》2
果然不出所料,《沉香救母》名列榜首!或許在這個統計中,還存在著很多偶然因素,但是,作為孩子的第一遍通讀,這個結果又是必然的,既是意料之中的,當然也預想到原因,看來白紙黑字終究難敵這個世界的五彩繽紛啊…… 我不禁有一些悲哀。看到這樣的結果,我想,不必問孩子為什么這樣選,答案無非就是:“因為我喜歡看動畫片,因為看了《寶蓮燈》,很好看,所以我才選它。”真的,無非是這句了吧。
又是中午管理班,又讓學生讀書,看著他們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搖頭晃腦,時而專心致志,時而又開懷大笑,忍不住把這個問題又悄悄地問了問,而結果,卻出人意料!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第一個孩子說:“我喜歡《沉香救母》,因為沉香救母心切。”
我問:“什么叫救母心切?”(我奇怪孩子難道已經懂了什么叫“救母心切”)
第一個孩子:“救母心切就是救母心切,就是因為他救母心切我才喜歡這篇課文。”(不管他懂不懂救母心切,我想,對救母心切是否理解,并不在于他是否會解釋這個四個字的詞語)
第二個孩子說:“因為沉香吃了很多很多的苦,書上說‘歷經艱險’,為了救媽媽,他能吃這么多的苦,所以我喜歡這篇課文呀!”
第三個孩子舉手很久了,而且早就忍不住要說了:“因為,我告訴你老師為什么喜歡,因為沉香這樣做,如果是我的媽媽也這樣了,你說,我會不會這樣做?那我告訴你,我當然會的!”雖然很羅嗦的幾句零碎的話,但當時就讓我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