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沉香救母》--西風獨自涼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沉香救母》是一個民間神話傳說,本文是故事的第一部分,記述的是沉香從父親口中得知母親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壓在華山腳下,他立志救出母親,于是上山拜師學藝,刻苦練功,終于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武藝學成后歷盡千辛萬苦趕去華山解救媽媽。教學中我采用了如下一些方法。
一、激發興趣,重視訓練
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是比較多的,對字詞的鞏固、積累是相當重要的,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有效地進行字詞訓練,這就能減少課外機械地識記,抄寫,提高識字的效率。而這篇課文相對來說又是比較長的,怎么讓學生感興趣地來學習了。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把《沉香救母》之一、二作為一個整體和學生一起學習。想到孫雙金老師的話,孩子是喜歡聽故事的。于是一上課,我就把這2
篇課文當成一個故事講給了學生聽。顯然,不管是看過、聽過還是事先不了解的學生都被這個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因此,在第一課時中當我提出這個學習要求的時候,學生興致高漲。于是我出示了課文中的一些難讀的字詞,先指導學生讀正確,再讀好,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好課文中的長句。一節課時間,大部分學生就能把《沉香救母》之一、二讀通讀準了。
二、創設情境、以演助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彼员菊n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學生通過細細品讀文本的第二自然段,感受到他一心救母的急切心情,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沉香都毫不在乎。那該是一種多么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呀!接下來,創設情境,想象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