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姑娘》教案
作者:佚名 轉貼自:高密教育資訊網 點擊數:111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研究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多數學生對蠶缺乏感性認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看圖介紹,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出示蠶的圖片)這是什么?板書:蠶(強調平舌音)
2、誰見過蠶?能指著圖來介紹一下嗎?
3、從字形看,蠶是“天下一條蟲”,那它究竟能發揮什么作用呢?
4、(出示文中蠶姑娘)你們喜歡這些可愛又有用的蠶寶寶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顯示課題,讀題)蠶姑娘。
二、練習檢查,讀通課文
1、按要求練讀課文,(1)第一遍自己大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號,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讀幾遍。(2)第二遍與同桌按自然段輪讀,同時指出對方讀得錯誤或不流利的地方,并練習改正。(3)第三遍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讀一遍,互評:讀得正確、流利的打*
2、檢查自讀情況。
(1) 出示文中去拼音的生字詞語,開火車讀。
(2) 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師評價。
(3) 指名一學生讀第二、三自然段,自我評價。
(4) 指名一桌學生讀第四、五自然段,學生評價。
(5) 男小朋友齊讀第六、七自然段,女小朋友評價。
三、媒體輔助,讀懂課文
1、 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讀,想一想,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 播放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認識“蠶卵”,直接感受“蠶卵里鉆出蠶姑娘”的情景。
(3) 讀后小結:這一段告訴我們蠶是在奏從蠶卵里鉆出來的。
2、 第二~五自然段。
(1) 課件出示各階段照片,生動形象地演示蠶生長的過程及形態變化。
(2) 討論蠶的形態變化及生長過程。
(3) 自由讞課文二、三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中哪些語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4) 比較四、五自然段的異同,并仔細觀察蠶姑娘“發胖—發亮”的變化 。
(5) 誰能不看書,把四、五自然段蠶姑娘的變化說一說?
(6) 連讀二~五自然段,把蠶姑娘的四次變化在腦子里想一想。
3、 第六~七自然段
(1) 指名讀六~七自然段,播放錄象。
(2) 把看到變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