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看雪(第一課時)
【教學意圖:二年級的孩子們喜歡游戲比賽,搶紅旗比賽導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出示詞語,復習詞語。
課件中的詞語:臺灣省 商店 櫥窗 指著 接著 講起 驚奇 時候 故鄉 鋪著 雪毯 銀裝 打雪仗
看!比賽準備開始了。屏幕上的詞語寶寶還記得嗎?(記得)首先請男同學來讀一讀;(男同學讀詞語)女同學敢挑戰嗎?(女同學讀詞語)一起再一次大聲朗讀!同學們的記憶力真好!可是,不知道接下來的學習,也能表現得這么好呢?
【教學意圖:這一環節以生字復現的方式檢查鞏固了第一課時的知識。】
二、整體感知課文。
1、下面老師讀課文,你們就邊聽邊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的,等老師讀完課文后提出來,能做到嗎?
【教學意圖:小學二年級學生最無顧忌,留個空間給他們,他們的神必定無拘無束馳騁縱橫,此時的職責不是強迫“千條江河歸大海”,而是用智慧、用愛心去“潤物細無聲”;他們的視界不是盯住預設的教學程序完成與否,而是用發展的眼光去度量課堂上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2、同學們,你們有不懂的問題嗎?學生提問。容易的問題現由學生幫助回答,全班學生都不能回答的問題就由老師幫助解決。當學生問道,中國臺灣為什么很少見到雪的呢?老師就出示課件(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因為地理環境和氣候的不同,我國北方的城市,包括我們祖國的的首都北京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雪景,南方城市因為氣候溫暖,一般都見不到雪,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和我們中山的小朋友一樣見不到下雪。
三、學習第二段。
1、過渡:你們想知道(課件出示)過春節的時候,中國臺灣孩子們在哪里看到怎樣的雪?他們想去哪里看怎樣的雪?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2、匯報學習情況:
a、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他說的答案對嗎?你們是在哪里找到答案的?(課文第二段)
b、出示第二段(文字配圖):過春節的時候,孩子們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美麗的雪景。那是用潔白的棉花做成的。
齊讀第二段。小朋友們讀得真響亮,又有感情,老師表揚你們。
【教學意圖:二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出示櫥窗里用棉花做成的雪景圖,讓他們很形象地知道了用棉花做成的雪是不能動的,也沒有真的雪那樣好玩,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板書:中國臺灣孩子們 櫥窗 棉花雪
c、他們想去哪里看怎樣的雪?
四、學習孩子們與老師的對話。
1、過渡:他們跟老師說了些什么話?(課件出示)請同學們自由讀3—11段,把孩子們說的話用“——”畫下來,然后同桌之間讀讀這些話。
【教學意圖: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句子,讀句子,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學生匯報情況
3、課件出示四個問句: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提問: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四句話,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問句)怎樣讀好呢?(讀出疑問語氣)
【教學意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句子的特點,鍛煉了思維能力,為讀好問句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