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鳥說課
這是課改實驗人教板第三冊第七單元“環保”專題中的一課。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么時候愛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在課文的最后“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可以知道我同樣也是愛鳥的。本課給人最強烈的感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課后的“我會讀”是一個詞語積累的練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知鳥和愛鳥,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新課標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為:體會父親因為愛鳥所以懂鳥的情感,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
一、媒體導課,激發興趣。
作為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采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課始出現樹林,播放鳥的叫聲,喚醒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然后揭示課題《父親和鳥》。
二、自讀課文,感悟體驗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運用多種朗讀方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
反饋學生讀的情況時,指導學生感悟出父親“喃喃地說”該怎么讀,在學習詞語時,先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為朗讀做鋪墊。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可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導。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師提問:朗讀了課文,你覺得父親對鳥怎樣?從哪里看出?通過討論深入體會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
2、讀最后一句話,與小組同學討論:為什么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感情。